电机的电刷以及相应的电刷保持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67696阅读:来源:国知局
发明的电刷保持件的两种配置的两个示意性图示,显示了弹簧和电刷之间的接触区域的不同位移。
[0046]相同、相似或类似的元件从一幅图到另一幅保持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0047]图3a到3c,4a,4b和5a以及5b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刷保持件21,其包括本体22和固定在本体22上的至少两个电刷架23,每一个电刷架用作用于电刷25的座。在对应于局部视图的附图中,显示了单个电刷架23。每一个电刷25被装配为在电刷架23内部轴向地滑动,以与图2中所示的电机转子的集电器27配合。出于该目的,提供有臂的螺旋弹簧42倾向于朝向集电器27的接触板26推动电刷25,所述板26由集电器的本体支撑,集电器的本体由电绝缘材料制成,例如塑料材料。电机例如为机电车辆的起动器的电机。替代地,电机也可以是交流发电机的形式。
[0048]更具体地,如在图3c和4a中清楚可见的,电刷保持件的本体22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承载板28,和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放置在承载板28两侧的两个部件30。该本体具有中心开口 32,转子的轴穿过该开口 32。本体22包括开口,以使其可例如通过螺钉(未图示)固定在起动器的盖上。
[0049]另外,详细显示在图2中的每一个电刷25包括本体34,本体34具有基本上平行六面体形式,具有称为前表面的表面35,该表面35设计用于摩擦抵靠集电器27。与前表面35相反的后表面38包括用于弹簧42的两个支撑表面39,弹簧42设计沿集电器27施加力在本体34上。更具体地,如后文所述的,弹簧42为设置有臂74或82的螺旋弹簧,臂74或82设计用于与电刷25的支撑表面39接触。
[0050]本体22还包括固定区域44,其与被称为连接辫线45的导电元件的端部固定。辫线45的固定区域44位于两个支撑表面39之间,在本体34的垂直于前表面35和后表面38的侧表面上。两个支撑表面39对应于设置在固定区域44两侧的凹部50的基部。固定区域44因而被定位在通过凹部50界定的突出部上,凹部50在图中为“V”形形式,以便于弹簧42的臂的引导。
[0051]对于图示在图2的底部处的电刷25,辫线45的固定区域位于支撑表面39的后部处,在与电刷25的前表面35相反的侧上。换句话说,如果电刷25的承载连接区域44的面的表面从上方看被界定为由穿过支撑表面39的直线分隔的两个空间,则至少部分连接区域44在位于后表面38侧的空间侧。
[0052]对于图示在图2中的上部处的电刷25,辫线45的固定区域44完全位于支撑表面39后面。在该例子中,支撑表面39和电刷25的前表面35之间的较小的距离DS等于电刷25的功能距离DF。该距离DF对应于前表面35和固定区域44的最靠近前表面35的端部之间的较小距离。
[0053]在这两个实施例中,固定区域位于在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的侧表面上。所述连接辫线的固定区域至少部分地位于穿过支撑表面的平面和距离前表面最远的侧表面的端部之间,在两个支撑表面之间。
[0054]固定区域所位于的侧表面具有对应于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的长度的高度,和对应于两个连续侧表面之间的长度的宽度。
[0055]在在图2中的位于顶部的电刷实施例中,固定区域沿侧表面的长度方向位于两个支撑区域之间,并且沿高度方向位于后表面和支撑表面之间。
[0056]应注意到,与图1中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电刷的功能距离相比较,电刷25的该类型的配置使得可以增大功能距离DF,并且因此增加电刷25的使用寿命。
[0057]在图2中的位于底部的电刷的实施例中,固定区域沿侧表面的长度方向位于两个支撑区域之间,并且沿高度方向位于支撑表面的水平处。水平意思是,辫线的固定区域包括比支撑表面更靠近前表面的一个部分和比支撑表面更靠近后表面的另一部分。
[0058]与现有技术的功能距离相比较,该类型的配置总是使得可以增大功能距离DF。另夕卜,与图3中的实施例中的相比较,其使得可以在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具有较小的电刷电阻。
[0059]在这两个实施例,辫线的固定区域位于侧表面的宽度的中间(中央)。这使得可以将电流分配在电刷的整个前表面上,并且因而增加电刷的使用寿命以及电刷的性能。重要的是将辫线保持在电刷的中央部以避免具有。
[0060]电刷25中的一个的辫线45将该电刷25电连接到盖,在该例子中经由金属凸片48,金属凸片48固定在电刷保持件的本体22的承载板28上(参见图4a)。出于该目的,辫线45有利地由铜或铜合金制成,以便于焊接在凸片48上。该辫线因此确保经由起动器的金属壳体接地。另一铜辫线45,其与另一个电刷(未图示)一体,将该另一个电刷25电连接到电源,如果适当的话,经由起动器的接触器的端子。
[0061]如在图4a和5a中清楚可见,电刷架23为框架的形式,该框架在电刷25的前侧和后侧敞开。该框架由上壁52和两个侧壁54界定,该上壁52与本体22间隔开,两个侧壁54垂直于壁52。这些侧壁54包括开口 55,以允许辫线45以及螺旋弹簧42的臂通过。每一个电刷架23还包括两个折片57,该两个折片57位于电刷架23的前表面的两侧。这些折片57具有根据集电器27的外周的形式。
[0062]为了最大化电刷的可用长度,挖切部58优选地设置在侧壁54中,在开口 55的延伸部中,远至电刷架的前表面和折片57,以允许辫线45尽可能靠近集电器27位移。在该例子中,折片57确保用于电刷的上引导部和用于电刷的下引导部之间的连接,上引导部由上壁52和侧壁54的位于开口 55上方的部分形成,下引导部由侧壁54的位于开口 55下方的连接到支持部60的部分形成。
[0063]如图3b和4b中可见,支撑部60在侧表面54两侧延伸。该支撑部60在每一侧包括用于将电刷架23固定在电刷保持件21的本体22上的固定系统62。如图3c中所示,每一个固定系统62由得自支撑部60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的分支63形成。这些分支63根据本体22的厚度穿过本体22,并且在它们的端部处抵靠本体的承载板28朝向彼此弯折。一旦电刷架23已经被经由固定系统62装配在电刷架的本体22上,则通过电刷架的侧壁54和上壁52以及本体22的其上支撑有电刷25的表面来确保电刷25的平移引导。在该例子中,如图3a中可见,电刷25支撑抵靠设置在本体22的上表面中的通道65的基部。
[0064]支撑部60在其一侧上承载用于螺旋弹簧42的保持系统67。根据图3a到3c中的实施例,保持系统67由三个齿68-70形成,弹簧42的端部保持在三个齿之间,弹簧42在后文更详细描述。两个齿68、69位于相同的平面上,而第三齿70位于两个第一齿68、69之间。另外,齿70相对于齿68和69升高,即其位于相对于两个齿68和69偏移的平面上。
[0065]在该实施例中,螺旋弹簧42由具有小直径的金属线形成。如图3c中所示,弹簧42具有端部72和两组螺旋部73,端部72以定位在保持系统67的齿68-70之间的“U”形形式弯折,两组螺旋部73每一个得自“U”形的彼此相对的支干中的一个。每一组螺旋部73终止与具有返回部75的臂74,返回部75在图3a中可见,并且设计为支撑抵靠电刷25的支撑表面39。
[0066]在图4和5中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保持系统67由销77形成,销77具有基本上矩形横截面,弹簧42绕所述销定位,在图6中详细显示。该弹簧42包括卷绕部80,其由围绕其自身卷绕的扁平带的多个基本上同心的螺旋形成。卷绕部80终止与带的扁平端81。该扁平端81由彼此平行的两个臂82延伸,该两个臂82设计用于支撑抵靠电刷的后表面的支撑表面39。这些臂82每一个位于扁平端81的边缘中的一个的延长部中。
[0067]每一个臂82包括第一直部分84和第二直部分85,第一直部分84在弹簧的扁平端81的平面上延伸,第二直部分85沿与卷绕部80间隔开的方向延伸。直部分85通过具有圆形形式的弯折部分91连接到部分84。该直部分85还通过具有圆形形式的第二弯折部分92连接到第三直部分86。
[0068]根据一个实施例,直部分84与直部分85—起形成约90°的角度A,而直部分86与直部分85 —起形成约135°的角度B。
[0069]臂82的该类型的配置使得可以保证弹簧的臂82抵靠电刷25的后表面38的良好支撑表面,而与电刷25的磨损状态无关。实际上,如在图4b中清楚可见,当电刷25尚未磨损时,弯折部分92确保弹簧42的臂82抵靠电刷25的后表面38的接触。当电刷25磨损并且臂82已经旋转移位时(参见图5b),直部分86确保弹簧42的臂82抵靠电刷25的后表面38的接触。
[0070]为了制造臂82,具有矩形形式的材料的部分被从材料的带的扁平端移除,以获得彼此平行的直部分,所述直部分与带的端部一起形成“U”形形状。这些部分然后根据臂82的所需形式被弯折。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