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花塞和一种高压点火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13950阅读:来源:国知局
心凸电极环中的中心电极上端面凹进。中心凸电极环上凸的横截面最好呈长轴向的半椭圆形。或者,在做中心电极时将其高度再增加一个中心凸电极环的上凸高度,然后在加高后的中心电极上端精车而成中心凸电极环,同时将中心凸电极环中的中心电极上端面凹进。中心凸电极环的上口面高于主体配件上端面,一般至少高3毫米。侧凸电极环和中心凸电极环是金属或金属合金的,而最好是贵金属或贵金属合金的。相同的侧凸电极环和中心凸电极环的长轴向半椭圆的截面形状,兼顾了高压放电电极的性能取向和寿命取向。侧凸电极环下口平面与中心凸电极环上口平面,在燃烧室的高温环境中基本平行。
[0017]将各处倒圆角后的侧电极下端焊接在主体配件的上端面上,互相接近但不接触的侧凸电极环和中心凸电极环之间就形成了放电间隙。焊接后,其一将侧电极根部周围的焊缝打磨光滑而利减小此处的沿面电阻值;其二将焊接侧电极处以外的主体配件上端面内缘用激光切割倒角,倒角宽度为主体配件上端面宽度的0.5?0.8倍,且倒角与主体配件中心轴最好成30度角。这样,主体配件上端面不易再因棱角而与中心电极上端暴露的外壁发生放电现象。另外,电镀后的侧电极表面最好再涂覆一层耐高温抗氧化强附着力的绝热层,以便进一步降低并稳定侧电极的温度。
[0018]环筒空间19内填充流态能固化的隔热材料,隔热材料固化后与其两边的陶瓷绝缘筒外壁和安装螺纹部内壁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固化后的隔热材料上环形面至少比主体配件上端面低3毫米。在陶瓷绝缘筒上端厚度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绝缘筒上凸环,绝缘筒上凸环的上缘最好位于陶瓷绝缘筒上端由内向外的三分之二厚度处,其上口面介于中心凸电极环上口面与主体配件上端面之间。这样,整体上呈岔口状的主体配件上端口与绝缘筒上凸环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截面呈"V"字形的环状沟槽。绝缘筒上凸环和环状沟槽共同能有效防止爬电。现有的火花塞环筒空间19已基本被隔热材料所填满,故其不存在积碳积脏而隔热材料又能对其包围的部分保温。在陶瓷绝缘筒下端设置有喇叭口状的绝缘筒下凸环。因为陶瓷绝缘筒下部周围设置了后边所述的屏蔽筒,故屏蔽筒内壁和端子电极(中心电极)外壁之间就存在了电场,进而陶瓷绝缘筒下部外表面就存在一定浓度的正离子。那么,应在自下而上的绝缘筒环沟内至少套有一个橡胶圈,橡胶圈最好是硅胶的,其未套前的内径略小于绝缘筒环沟内径,橡胶圈套在绝缘筒环沟内后能与其紧密接触。只有这样,在陶瓷绝缘筒下部外表面才能更好地防止爬电。
[0019]用金属或金属合金制作一个上口小而中下部大的屏蔽筒且电镀,其最大外径不大于主体配件紧固螺母的对边宽度。屏蔽筒外翻口的上口外径等于主体配件下口旋压前的内径,紧邻屏蔽筒外翻口下边的屏蔽筒细颈部内径等于陶瓷绝缘筒下部外径。屏蔽筒外翻口和屏蔽筒细颈部一起呈莲花口形,莲花口形利于屏蔽筒细颈部更好的被旋压紧。屏蔽筒下口为莲花形内插口,其下口面一般不超出端子电极(中心电极)下端面。屏蔽筒上钻有可以使其内外空气对流的散热小孔。当屏蔽筒是用导热良好的铜或铜合金制作时,可以不要散热小孔,因散热小孔能泄漏一定量的电磁场而产生干扰。装配时,衬垫板位于屏蔽筒外翻口的上面,屏蔽筒细颈部内壁与陶瓷绝缘筒外壁间预先涂覆有陶瓷泥而利于导热,而后将主体配件下口部向内旋压紧。这样,陶瓷绝缘筒中部和主体配件下口部的热量均可通过屏蔽筒而散失。
[0020]限流电阻应选用无感高压高频电阻,其可串联于陶瓷绝缘筒内的高压负极电路,也可串联于一种火花塞之外的高压电回路中。因有屏蔽筒对高压帽的支撑作用,故当限流电阻置于陶瓷绝缘筒内时,其尽可能靠陶瓷绝缘筒下部的低温区而利其散热。
[0021]有了屏蔽筒的屏蔽干扰作用,原来侧重抗干扰的限流电阻可适当减小其阻值而增大高压放电电流。从而强化一种火花塞打火的初始火花,以利点火。
[0022]而对于一种高压点火线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23]一种高压点火线是与一种火花塞配套使用的,其整体结构是一条高压同轴电缆一端连着火花塞高压帽(本发明其它处均简称高压帽),另一端连着高压电发生器插头(本发明其它处均简称插头)。高压帽主要由高压帽芯帽、高压帽屏蔽帽和高压帽基体构成。高压帽芯帽内径等于一种火花塞端子电极(中心电极)球形帽的最大直径,高压帽屏蔽帽内径等于一种火花塞屏蔽筒下部的外径。高压帽芯帽和高压帽屏蔽帽都是用金属或金属合金做的并电镀,它们的口部均是莲花形插口。高压帽芯帽上开有注胶后能固定自身的芯帽固定孔。高压帽屏蔽帽上开有开口外翻的高压帽电缆开口,以及还铆有注胶后能连接其内外基体的大头铆钉。高压帽电缆开口的口内径等于电缆绝缘层外径。
[0024]将高压同轴电缆的一端扒开一小段电缆屏蔽层后,再剥去一小段电缆绝缘层而露出电缆芯线。电缆绝缘层的端面凹进,其端部外壁至少开有一个高压帽端环沟。上述电缆绝缘层的端面凹进和高压帽端环沟,在注硅胶后能有效防止电缆芯线与电缆屏蔽层间的高压电沿电缆绝缘层与高压帽基体的交界面放电。然后把电缆绝缘层穿入高压帽电缆开口后,再将电缆芯线光滑地焊接在高压帽芯帽的外壁,以及将电缆屏蔽层光滑地焊接在高压帽电缆开口的外壁,最后将它们注胶成一体,注胶最好为注硅胶。
[0025]另外,在高压帽屏蔽帽内的高压帽基体上还设置有高压帽小绝缘环和高压帽大绝缘环。高压帽小绝缘环的上口直径小于绝缘筒下凸环的下口直径,配套时且刚好插入绝缘筒下凸环与端子电极(中心电极)之间的空间。高压帽大绝缘环的上口直径大于绝缘筒下凸环的外径而小于屏蔽筒下口内径,配套时且刚好插入绝缘筒下凸环与屏蔽筒之间的空间。这样,高压帽小绝缘环、高压帽大绝缘环与绝缘筒下凸环在端子电极(中心电极)、高压帽芯帽与屏蔽筒之间就形成互相交叉的绝缘体结构,故能有效地防止高压放电。
[0026]当一种火花塞自带限流电阻时,高压同轴电缆另一端的插头结构和上述的高压帽一样,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0027]当一种火花塞不带限流电阻而插头带时,因限流电阻要发热而插头壳体的制作不宜再用注硅胶的办法。插头主要由陶瓷基筒、插头芯插针、插头外插筒、芯插针固定板、电缆端绝缘子、固定板卡簧和限流电阻构成。插头芯插针和插头外插筒是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并电镀,限流电阻选用无感高压高频电阻,插头外插筒的右端口部是莲花形内插口。陶瓷基筒左端有内翻的基筒内翻环,其左端中部还向外锥形凸出。陶瓷基筒右部内径比其中部和左部的内径稍大,且在其内径变化的台阶右边内壁有一卡簧槽。基筒内翻环内径不小于高压同轴电缆的外径,其能有效阻止电缆屏蔽层与电缆芯线间的高压电沿陶瓷基筒内壁的爬电。
[0028]插头外插筒内径等于陶瓷基筒外径,其长度小于陶瓷基筒的长度,且其左端底部中心有向外锥形凸出的插头电缆开口,插头电缆开口的口内径等于高压同轴电缆外径。插头外插筒套在陶瓷基筒的外壁上。芯插针固定板是用绝缘材料制作的,其直径等于陶瓷基筒右端的内径,且其左右两面自生有固定板凸环而防爬电。
[0029]将高压同轴电缆的另一端扒开一小段电缆屏蔽层后,再剥去一小段电缆绝缘层而露出电缆芯线。电缆绝缘层的端面凹进,其端部外壁至少开有一个插头端环沟。组装前单独将上述开有插头端环沟的电缆绝缘层外壁处注胶而成电缆绝缘子,电缆绝缘子的最大直径不大于陶瓷基筒的中部内径,注胶最好为注硅胶。电缆绝缘子和电缆绝缘层的端面凹进能有效地阻止电缆绝缘层外壁的爬电。
[0030]组装时,插头芯插针固定在芯插针固定板的右边中心,限流电阻右端固定在芯插针固定板的左边中部,且其右端与插头芯插针的左端光滑焊接在一起。电缆芯线与限流电阻的左端光滑焊接在一起。在没有制作高压帽时,将高压同轴电缆的一端依次穿过陶瓷基筒、基筒内翻环和插头电缆开口。最后用固定板卡簧把芯插针固定板卡在陶瓷基筒的右部内壁,同时将电缆屏蔽层光滑地焊接在插头电缆开口上,插头护套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