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卡座端子及其应用的卡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S頂卡座端子及其应用的卡座。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现有的S頂卡座端子通常包括一与S頂卡接触的凸起触点01,所述凸起触点01向下延伸形成一定的弯曲,以供S頂卡平滑退出。
[0003]然而,随着移动终端轻薄化的发展,应用于移动终端上的S頂卡种类日益增多,现有的S頂卡按体积大小依次为Mini SIM卡、Micro SIM卡和Nano SIM卡,当小型SM卡需要应用于较大的S頂卡座时,通常需要配合S頂卡还原卡套02才能使用。如将Micro SIM卡或Nano SIM卡还原为Mini SIM卡的还原卡套02,以及将Nano SIM卡还原为Micro SIM卡的还原卡套等。
[0004]还原卡套02的出现为不同大小的S頂卡提供了与同一 S頂卡座通用的可能性。但是,在用户放置空还原卡套02时,由于此时S頂卡座端子的凸起触点并未顶止在S頂卡上,S頂卡座端子处于自然伸展状态,其弯曲部所在的自由端位于还原卡套02内侧棱边03的上方(如图2所示),这样,当用户将还原卡套02拉出时,容易造成S頂卡座端子挂在还原卡套02的内侧棱边03所在的内侧壁上,并被还原卡套02挂翻,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且该动作有折断S頂卡座端子的风险,导致用户无法继续使用,且增加了移动终端制造商的售后成本。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S頂卡座端子。它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性高。
[0006]本发明所述的S頂卡座端子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SIM卡座端子,包括:
[0008]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包括一用于与S頂卡接触的凸起触点和由所述凸起触点向下弯曲形成的接触部端部;
[0009]辅助部,所述辅助部包括一自由端,所述自由端的高度以当S頂卡还原卡套装配于S頂卡座内时,自由端低于S頂卡还原卡套的内侧棱边为限;
[0010]当辅助部受到S頂卡还原卡套的内侧棱边向下的压力下移时,所述接触部跟随辅助部一起下移。
[0011 ]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SIM卡座。
[0012]本发明所述的S頂卡座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3]SIM卡座,包括一基座和设于基座上的若干S頂卡座端子,所述S頂卡座端子包括:
[0014]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包括一用于与S頂卡接触的凸起触点和由所述凸起触点向下弯曲形成的接触部端部;
[0015]辅助部,所述辅助部包括一自由端,所述自由端的高度以当S頂卡还原卡套装配于S頂卡座内时,自由端低于S頂卡还原卡套的内侧棱边为限;
[0016]当辅助部受到S頂卡还原卡套的内侧棱边向下的压力下移时,所述接触部跟随辅助部一起下移。
[0017]本发明所述的S頂卡座端子及其应用的卡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8]所述辅助部的自由端的高度低于S頂卡还原卡套的内侧棱边,使得当用户拉出空SIM卡还原卡套时,辅助部受到S頂卡还原卡套的内侧棱边向下的压力下移,接触部通过跟随辅助部一起下移,使所述SIM卡座端子的接触部和辅助部均不会挂在还原卡套的内侧棱边所在的内侧壁上,不会导致S頂卡座端子被还原卡套刮翻或折断,有效避免了 S頂卡座端子的损坏,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同时无形中节约了移动终端制造商的售后成本。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0020]图1是现有的S頂卡座端子的立体图;
[0021]图2是当S頂卡还原卡套装配于S頂卡座内时,现有S頂卡座与空还原卡套位置关系的剖视示意图,其中所述SIM卡座应用了图1所示的SIM卡座端子;
[0022]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S頂卡座端子的立体图;
[0023]图4是图3的俯视图;
[0024]图5是当S頂卡还原卡套装配于S頂卡座内时,图3中的S頂卡座端子与空还原卡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5]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S頂卡座的立体图;
[0026]图7是图5去掉基座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的S頂卡座端子。包括:
[0028]接触部1,所述接触部1包括一用于与S頂卡接触的凸起触点11和由所述凸起触点向下弯曲形成的接触部端部12 ;
[0029]辅助部2,所述辅助部2包括一自由端21,所述自由端21的高度以当S頂卡还原卡套3装配于S頂卡座内时,自由端21低于S頂卡还原卡套3的内侧棱边31为限;
[0030]所述接触部端部12的高度高于S頂卡还原卡套的内侧棱边,且所述接触部1于接触部端部12或靠近接触部端部处与辅助部2形成一联动结构,以使当辅助部2受到SIM卡还原卡套的内侧棱边31向下的压力下移时,所述接触部1跟随辅助部2 —起下移。
[0031]所述辅助部2包括形成于接触部1两侧的分支,所述两侧的分支于自由端汇合。
[0032]所述接触部1于凸起触点11和接触部端部12之间形成第一导引部13,所述辅助部于自由端21与联动结构之间形成第二导引部22。所述第一引导部21的最下方高度低于第二引导部22的最上方高度,以使当拉出S頂卡还原卡套时,所述S頂卡还原卡套的内侧棱边可由辅助部2平滑过渡到接触部1上。
[0033]所述第二导引部22还包括位于自由端一侧的平滑过渡面221,当所述S頂卡座端子安装在S頂卡座上时,所述平滑过渡面221所在的自由端一侧位于S頂卡座内侧面,使当SIM卡还原卡套3退出S頂卡座时,所述S頂卡还原卡套3的内侧棱边31能首先接触平滑过渡面221,进一步防止S頂卡座端子被还原卡套3刮翻或折断。
[0034]所述联动结构可以为接触部端部12或靠近接触部端部处的接触部部分与辅助部2的固定连接结构。
[0035]若采用固定连接结构,可采用包括一体成型、焊接、粘连等方式。
[00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联动结构为接触部端部12或靠近接触部端部处的接触部部分搭接于辅助部2下方的连接结构。具体的说,所述接触部1于接触部端部12或靠近接触部端部位置处横向延伸形成一挡条14,所述挡条14顶止于辅助部2的分支下方。采用搭接的结构可以将所述接触部1和辅助部2分体式设置,当接触部的凸起触点11受到S頂卡压力时,可以埋于辅助部2内部,而不会带动辅助部2下移,相较于接触部1和辅助部2固定连接的方式而言,可有效防止因接触部抵触SIM卡,而使辅助部自由端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