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天线抱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88246阅读:1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天线抱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天线抱杆。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固定移动天线的方式有落地单管塔、屋顶拉线塔、增高架、屋顶支撑杆等多种方式。落地单管塔高度在20m?50m之间,既可提供较高的天线高度,也可安装各种不同类型的天线,适合于在郊区及农村等比较空旷的场所。屋顶塔为安装于建筑物天面上的铁塔,高度在1m?25m,有一层至三层的平台。其特点是结构稳固,适应于安装各种不同类型的天线。在建筑物高度不够时,多采用这种架设方式。增高架与屋顶塔类似,但结构较为简单,一半由三根或四根直立铁杆加上链接件构成,没有平台,也相当于几根较长的支撑杆安放在一起并互相链接的结构。增高架高度一般在8m?15m之间,是一种介于屋顶塔与支撑杆之间的天线架设方式。支撑杆也叫桅杆,有四米、六米、八米、十米等不同长度,使用六米支撑杆的较多。其主要特点是天线架设占用地方小,位置选择灵活,安装简单容易,维修调试方便。
[0003]目前,约一半以上的基站采用支撑杆方式,但此种方式,如果应用在室内测试场景存在很大的缺陷:
[0004]支撑杆虽然相较铁塔等安装简便,但固定后仍然不可随意移动,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0005]支撑杆需固定在女儿墙上,对紧固点的选择有严格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天线抱杆,用以解决目前实验室测试环境中,天线间的距离、隔离度等经常需要调整,支撑杆的不可移动性造成测试不够灵活,影响测试效果的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移动天线抱杆,包括:
[0009]具有预设厚度的底座;
[0010]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固定移动天线和射频拉远单元的管体;其中,
[0011]所述管体为空心柱状体,且所述管体与所述底座的第一侧边有预设距离;
[0012]所述管体位于平行于所述第一侧边的直线的中点处;
[0013]且所述管体到所述第一侧边的距离大于所述管体到第二侧边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为相对的两侧边。
[0014]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厚度为I厘米,所述底座的各边边长均为70厘米。
[0015]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与所述底座的第一侧边的距离小于10厘米。
[0016]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包括:
[0017]套管和中心管;
[0018]所述套管焊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中心管插设在所述套管中。
[0019]进一步地,所述套管沿轴向间隔预设距离依次设置有多组开孔,每组所述开孔均位于垂直于套管轴向的同一截面上;
[0020]每组开孔均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开孔,且每组开孔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开孔的中心分别与垂直于套管轴向的截面的中心连线形成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且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成第一预设角度;
[0021]所述中心管在位于所述套管内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开孔;
[0022]所述中心管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开孔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开孔相对应并插设固定销,固定在所述套管中。
[002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孔为至少两个,位于垂直于中心管轴向的同一截面上,且相邻的两个第二开孔的中心分别与垂直于中心管轴向的截面的中心连线形成第三直线和第四直线,所述第三直线和所述第四直线成第二预设角度。
[00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30度,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为15度。
[0025]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万向轮,多个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四周边缘处;
[0026]且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所述底座的第一侧,且所述第一侧为与所述管体所在侧相对的一侧。
[00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8]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可以移动的移动天线抱杆,使得天线间的距离、隔离度等能根据需求,随时进行调整,此种形式的抱杆设置方式,具有安装简便、在移动时安全迅速、静止时稳定可靠的特性。
【附图说明】
[0029]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所述移动天线抱杆的示意图;
[0030]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安装有RRU的所述移动天线抱杆的示意图;
[0031]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所述移动天线抱杆的示意图;
[0032]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所述移动天线抱杆的示意图一;
[0033]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所述移动天线抱杆的示意图二 ;
[0034]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所述套管上的第一开孔分布示意图;
[0035]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移动天线抱杆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37]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实验室测试环境中,天线间的距离、隔离度等经常需要调整,支撑杆的不可移动性造成测试不够灵活,影响测试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天线抱杆。
[003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述移动天线抱杆,包括:
[0039]具有预设厚度的底座100 ;
[0040]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100上、用于固定移动天线和射频拉远单元(RRU) 300的管体200 ;其中,
[0041]所述管体200为空心柱状体,且所述管体200与所述底座100的第一侧边有预设距离;
[0042]所述管体200位于平行于所述第一侧边的直线的中点处;
[0043]且所述管体200到所述第一侧边的距离大于所述管体200到第二侧边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为相对的两侧边。
[0044]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可以移动的抱杆,在测试时,根据移动天线的应用情况,通过调整抱杆的位置而使移动天线处于合适的位置;同时,在室外应用时,可以将此种方式的抱杆作为临时应急使用,简化了移动天线的固定。
[0045]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为最简单的抱杆实现方式,所述管体200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底座100上,移动天线和射频拉远单元300分别布置在所述管体200上,所述射频拉远单元300和所述移动天线通过馈线进行连接,因所述射频拉远单元300的重量比移动天线重,在进行二者的固定时,射频拉远单元300需固定于管体200的内侧(即靠近底座中心的一侧)使重心集中于底座100中心点,这样有利于保持整体结构的重心,使得整体结构安装完成后更稳固。
[0046]应当说明的是,所述底座100优选为金属材质,且为了保证所述底座100的结构强度,所述底座100的厚度至少为I厘米。
[0047]优选地,所述底座100的形状为正方形,且各边边长均为70厘米,其中,为了保证射频拉远单元300的重心与所述底座100的中心的一致,所述管体200与所述底座100的第一侧边的距离应小于10厘米,且位于与第一侧边平行的直线的中心点的位置。
[0048]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管体200与底座100为固定方式连接,当需要使用不同高度的管体200时,需制作多种形式的抱杆,为了使得一个底座100具有多种用途,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所述移动天线抱杆包括:具有预设厚度的底座100 ;
[0049]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100上、用于固定移动天线和射频拉远单元300的管体200 ;其中,
[0050]所述管体200为空心柱状体,且所述管体200与所述底座100的第一侧边有预设距离;
[0051]所述管体200位于平行于所述第一侧边的直线的中点处;
[0052]且所述管体200到所述第一侧边的距离大于所述管体200到第二侧边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为相对的两侧边;其中,
[0053]所述管体200包括:
[0054]套管210和中心管220 ;
[0055]所述套管210焊接在所述底座100上,所述中心管220插设在所述套管210中。
[0056]应当说明的是,将所述管体200设置为固定的套管210和活动的中心管220,在需要更换不同高度的抱杆时,只需更换中心管220的尺寸即可,所述移动天线和RRU均固定在所述中心管220上,且RRU固定于所述中心管220内侧使重心集中于底座100的中心点。
[0057]在实施例二中,所述套管210的高度只要满足能牢靠的固定所述中心管220即可,在节省原料的情况下,所述套管210优选为20厘米。为了避免所述中心管220在所述套管210中产生晃动,只需将所述套管210的截面尺寸制作的稍大于中心管220,保证中心管220能插设在套管210中即可。
[0058]应上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二中,在使用不同尺寸的抱杆时,需进行中心管220的更换,这需要制作多个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