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组合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140586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4至图6,所述各插座连接器100均包括一上端子模块10、两相互对称的下端子模块20、两中屏蔽板30、一对接模块40和一屏蔽壳体50。
[0094]请参阅图5至图9,所述上端子模块10包括一上基部11、两组上导电端子12、一上外壳13和一下外壳14。上基部11具有一矩形状的固定部111,固定部111的后表面向后凸伸出一定位柱112。固定部111的上表面开设有呈前后排列的贯穿固定部111下表面的两个第一固定孔113,固定部111下表面的中部开设有一第一插接孔114,固定部11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后部均凸伸出一间隔凸块115。固定部111左右两侧面后部的上部均向外凸伸出一呈矩形状的相互对称的第一连接部116,两第一连接部116上均开设有若干呈前后排列的贯穿第一连接部116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连接部插接孔1161。两第一连接部116的末端均连接有一相互对称的本体部117,两本体部117的上表面均超出固定部111的上表面,从而固定部111与两本体部117及两第一连接部116的上表面之间分别围设形成一第一开槽118。两本体部117的下表面均超出两第一连接部116的下表面,从而固定部111与两本体部117及两第一连接部116的下表面之间分别围设形成一第二开槽119。两本体部117的前表面均为一向外侧后方倾斜的斜面,两本体部117前表面中间的下部均向前凸伸出一与本体部117前表面垂直的上卡固部1171,两本体部117的下表面均向下凸设有若干固定柱 1172。
[0095]所述上外壳13具有一上外壳基板131,上外壳基板131上开设有呈前后排列的两第二固定孔132。上外壳基板131的前端缘连接有向下弯折延伸的上外壳前板133。上外壳基板131的两侧缘均向下弯折延伸出一上外壳侧板134,两上外壳侧板134的后部均开设一上外壳缺口 135,两上外壳缺口 135的顶壁上均向下凸伸出若干呈前后排列的上外壳插脚 136。
[0096]所述下外壳14具有一下外壳基板141,下外壳基板141上开设有两个呈前后排列的第三固定孔142,下外壳基板141上于两第三固定孔142的中间冲设出一向上弯折延伸的下外壳插脚143。下外壳基板141的前端缘连接有向上弯折延伸的下外壳前板144。下外壳基板141的两侧缘均向上弯折延伸出一下外壳侧板145,两下外壳侧板145的前部均向外冲设出一侧板弹抵部146,两下外壳侧板145的中部均开设一限位槽147,两下外壳侧板145的后端缘均向后凸设有若干下外壳固持脚148。
[0097]两组上导电端子12分别固定于上基部11的一本体部117内,各上导电端子12的后端均凸伸出本体部117的后表面,各上导电端子12的前端呈横向排列的凸伸出本体部117的前表面。具体地,各上导电端子12的前端呈横向排列的凸伸出上卡固部1171的前表面。
[0098]所述上外壳基板131设于固定部111的上表面,上外壳前板133设于固定部111前表面的上部,第二固定孔132与第一固定孔113对应连通,两上外壳侧板134分别固设于固定部111左右两侧面的上部,两上外壳侧板134后部的下部伸入第一开槽118内,第一连接部116的上部设于上外壳缺口 135内,各上外壳插脚136分别插设于一连接部插接孔1161内;下外壳基板141设于固定部111的下表面,下外壳前板144设于固定部111前表面的下部,下外壳插脚148固设于第一插接孔114内,第三固定孔142与第一固定孔113和第二固定孔132对应连通,两下外壳侧板145分别固设于固定部111左右两侧面的下部,两下外壳侧板145的上端伸入第二开槽119内,第一连接部116的下部卡设于限位槽147内,两下外壳侧板145上端的内侧面分别贴设于两上外壳侧板134下端的外侧面。
[0099]所述两下端子模块20相互对称,各下端子模块20均包括一第二基部21和一组下导电端子22。第二基部21呈矩形状,第二基部21的前表面为一向一侧倾斜的倾斜面,第二基部21前表面中间的上部向前凸伸出一与第二基部21前表面垂直的下卡固部211。第二基部21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定位孔212。
[0100]两组下导电端子22分别固定于两第二基部21内,各下导电端子22的后端均凸伸出第二基部21的后表面,各下导电端子22的前端呈横向排列的凸伸出第二基部21的前表面。具体地,各下导电端子22的前端呈横向排列的凸伸出下卡固部211的前表面。
[0101]所述中屏蔽板30具有一基板31,基板31的前端缘为一向一侧倾斜的倾斜面,基板31前端缘的中部向前凸伸出一两侧面与前端缘垂直的固持板32,基板31前端缘于固持板32的两侧均向前凸伸出一弹臂33。基板3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4,基板31的后端缘向后凸伸出若干呈横向排列的插接脚35。
[0102]请参阅图5、图6、图10和图11,所述对接模块40包括一对接部41、一上卡持板42、一下卡持板43、一导引板44和两接地脚45。所述对接部41呈矩形状,对接部41的前表面向内开设一对接凹槽411,对接凹槽411的后壁上向前凸伸出一超出对接部41前表面的舌板412,对接部41上表面的前部均向内开设一呈V形的第一缺槽413,对接部41下表面的前部均向内开设一呈V形的第二缺槽414,第一缺槽413和第二缺槽414的中部均与对接凹槽411连通。对接部41的上表面开设一与第一缺槽413连通的上缺槽415,上缺槽415底壁后部的两侧均向下开设一固持孔4151。对接部41的下表面开设一与第二缺槽414连通的下缺槽416。对接部41的后表面向前开设出一延伸至舌板412前部并贯穿舌板412左右两侧面的收容槽417,对接部41的后表面于收容槽417的上方向前开设有呈横向排列的延伸至舌板412上表面前部的若干上端子槽4121,对接部41的后表面于收容槽417的下方向前开设有呈横向排列的延伸至舌板412下表面前部的若干下端子槽4122。具体地,对接部41的后表面向内开设一安装凹槽418,所述收容槽417、若干上端子槽4121和若干下端子槽4122从安装凹槽418的前壁向前开设而成。对接部41的左右两侧面的中部均向内开设一呈前后延伸的固持开槽419,固持开槽419的中部向内开设一与对接凹槽411连通的开孔4191。
[0103]所述上卡持板42具有一矩形板状的上卡持基板421,上卡持基板421左右两侧的后端缘均先向外再向下弯折延伸出一固定脚422。上卡持基板421的前端缘连接有至少一先向前下方弯折延伸再向前上方弯折延伸最后再向上弯折延伸的上弹性部423。具体地,上卡持基板421的前端缘连接有三个呈横向排列的先向前下方弯折延伸再向前上方弯折延伸最后再向上弯折延伸的上弹性部423。
[0104]所述下卡持板43具有一下卡持基板431,下卡持基板431的左右两侧缘均向上弯折延伸出一^持侧板432,卡持侧板432的前端缘向前延伸并超出下卡持基板431的前端缘,下卡持基板431的前部开设一缺口 433,下卡持基板431于缺口 433的后壁上连接有至少一先向前延伸再向前上方弯折延伸然后再向前延伸的第二连接部434,在第二连接部434的末端缘连接有一先向前上方弯折延伸再向前下方弯折延伸末端再向下弯折延伸的下弹抵部435。具体地,下卡持基板431的于缺口 433的后壁上连接有若干呈横向排列的先向前延伸再向前上方弯折延伸然后再向前延伸的第二连接部434,各第二连接部434的末端缘均连接有一先向前上方弯折延伸再向前下方弯折延伸末端再向下弯折延伸的下弹抵部435。
[0105]所述导引板44具有一呈板状的导引基板441,导引基板441的左右两侧缘均向下弯折延伸出一导引侧板442,导引基板441的前部开设一开槽443,开槽443的后壁上向前凸伸出一先向前延伸再向前下方延伸的止挡片444。
[0106]所述两接地脚45相互对称,两接地脚45均具有一固持基部451,固持基部451的外侧缘向下弯折延伸出一焊接片452,固持基部451的前端缘连接有一先向前并向外延伸再向内并向后弯折延伸最后再向后弯折延伸的弹性接触部453。
[0107]所述固持基部451分别固设于对接部41的两侧,两弹性接触部453分别从对接部41的左右两侧伸入对接凹槽411内。具体地,两固持基部451分别固设于对接部41左右两侧的一固持开槽419内,两焊接片452的分别贴设于对接部41的左右两侧面,两弹性接触部453分别从两开孔4191内伸入对接凹槽411内。所述上卡持基板421设于上缺槽415内,两固定脚422分别固设于一固持孔4151内,各上弹性部423分别设于第一缺槽413内。所述导引基板441固设于上卡持基板421的上表面,导引侧板442分别贴设于对接部41的左右两侧面的上部,止挡片444设于一弹性部423后端的顶面。所述下卡持基板431设于对接部41的下表面,两卡持侧板432分别固设于对接部41的左右两侧面,两卡持侧板432内侧面的中部分别与焊接片452的外侧面抵接,两卡持侧板432内侧面的上部分别与导引侧板442的外侧面抵接,各第二连接部434分别设于下缺槽416内,各下弹抵部435分别收容于第二缺槽414内。
[0108]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屏蔽壳体50呈矩形框状,由一顶板51、一底板52、和两侧板53围设而成,屏蔽壳体50的前端面由中间向两侧倾斜。所述顶板51的中间冲设有一顶板缺口 511,顶板缺口 511的两侧缘均向下弯折延伸出一上卡固片512,所述底板52的中间对应顶板缺口 511处冲设有一底板缺口 521,底板缺口 521的两侧缘均向上弯折延伸出一下卡固片522。顶板51上开设有呈前后排列的两第四固定孔513,底板52上对应两第四固定孔513处分别开设有一第五固定孔523。所述顶板51、底板52和两侧板53的后端缘均向后凸伸有若干固持脚54。
[0109]请参阅图3,所述紧固片200具有一呈纵向延伸的紧固基板201,紧固基板201的上端缘和下端缘分别向后弯折延伸出至少一夹持板202,紧固基板201的两侧缘均向前弯折延伸出一紧固侧板203。具体地,紧固基板201的上端缘和下端缘分别向后弯折延伸出两个呈横向排列的夹持板202。
[0110]请参阅图3至图11,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100组装时,先将两中屏蔽板30分别固设于上端子模块10的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