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76163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线缆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扁平线缆以方便焊接的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在3C产业中,线缆连接器可作为两个电子装置之间电性连接的媒介且可稳定的进行所预期的信号传输作业,因此,线缆连接器普遍地应用于各种电子装置。现有的线缆连接器通常具有连接器部分和连接于连接器部分后端的线缆部分。连接器部分包括有若干用于进行信号传输的导电端子及承载该等导电端子的塑料本体;线缆部分包括有若干与导电端子分别电性连接的导线。前述线缆部分通常设置为圆形,若干导线同轴设置于一外绝缘套内。该种圆形线缆部分中的导线需要采用成本较高的极细同轴线,并且因导电端子通常呈并排排列设置,进而在对导线与导电端子进行焊接连接前,需要先将圆形线缆内的若干导线露出,然后分开后摆成并排,再与导电端子进行焊接,使得焊接较为麻烦,且导线在摆放焊接时容易相互接触而产生短路现象。
[000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以上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扁平线缆以方便焊接的线缆连接器。
[0005]为解决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呈两排排列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与对接连接器相配合的对接腔;每一排导电端子中具有位于两侧的两个接地端子、相邻两个接地端子设置的两对差分信号端子,两排导电端子中的两对差分信号端子类型相同且反向排布,每一导电端子具有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自固定部一端延伸并暴露于对接腔内的接触部及自固定部另一端延伸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包括内置电路板和扁平线缆,所述内置电路板具有与位于一端以与所述连接部对应连接的第一金手指以及位于另一端并与第一金手指电性连接的第二金手指;扁平线缆具有若干与所述第二金手指对应连接的导线和固定于若干导线外侧的外被层,若干所述导线呈并排设置且其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扁平线缆设置有导线组,所述导线组包括有形成差分信号对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具有位于中心位置处的第一导体、包覆于第一导体外围的第一包覆层和包覆于第一包覆层外围的第二包覆层,其中,所述第一包覆层的介电系数低于第二包覆层的介电系数。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包覆层为吸波层。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扁平线缆还具有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设置于导线组的两侧,并具有位于中心位置处的第二导体以及包覆第二导体外围的第三包覆层,所述第二导体的直径异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导体的直径。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包括接地机构,所述接地机构具有固定于绝缘本体内并位于两排导电端子之间的中央接地片和突伸入对接腔两侧的锁扣弹片,所述中央接地片和锁扣弹片导通连接。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央接地片具有向上或向下弯折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接地端子相抵接。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对接腔形成于对接部内并向前开放设置,所述主体部具有向后开放的端子收容部和中央插槽,所述中央接地片收容于中央插槽内,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于端子收容部内。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还具有位于两侧并自两侧向外开放设置的长槽,所述锁扣弹片收容于所述长槽内,所述长槽前段与所述对接腔相连通、后端与中央插槽后端沿横向相连通。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央接地片和锁扣弹片分开设置,其中所述锁扣弹片位于中央接地片两侧,所述中央接地片具有自两侧向外突伸之中央抵接弹片,所述锁扣弹片具有与所述中央抵接弹片相抵接的中间部、自中间部向前延伸入所述对接腔的锁扣部、自中间部后端朝接地端子方向弯折延伸的接地弹片,所述接地弹片与所述内置电路板的第一金手指相焊接。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具有形成于对接腔周围的顶壁、底壁及两侧壁;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包括内接地片和套接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侧的外壳,所述内接地片设置于对接腔外侧并与所述导电端子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内接地片具有向内突伸入对接腔的内抵接弹片和向外突伸出顶壁或底壁的外抵接弹片;所述外壳具有顶部、底部和两侧部,所述外抵接弹片向外抵接所述外壳的顶部和/或底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线缆设置为扁平线缆,即使得若干导线于所述外被层内与所述第二金手指相对应呈并排设置且其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由此使得扁平线缆与第二金手指连接时,可直接进行对应焊接,焊接方便且不会发生接触短路现象。另夕卜,该种扁平线缆制造方便,无需使用极细同轴线也可有同样效果,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去除护套后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0018]图3是图2所示线缆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视图。
[0019]图4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去除护套、扁平线缆和内置电路板后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0020]图5是图4所示线缆连接器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0021]图6是图5所示线缆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视图。
[0022]图7是图4所示线缆连接器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0023]图8是图4所示线缆连接器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0024]图9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的扁平线缆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请参图1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100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线缆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I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和接地机构3、分别设置于绝缘本体I上侧及下侧的内接地片4、套接于绝缘本体I外侧的外壳5、设置于绝缘本体I后侧且一端与导电端子2电性连接的内置电路板6、连接于内置电路板6另一端的扁平线缆7、套设于绝缘本体I后侧和内置电路板6以及扁平线缆7前侧外围的护套8。
[0026]请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绝缘本体I具有主体部11及自主体部11向前延伸的对接部12。所述主体部11具有向后开放的端子收容部和中央插槽112。所述对接部12大致呈椭圆型,并具有向前开放设置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相配合的对接腔121和形成于对接腔121周围的顶壁122、底壁123及两侧壁124。
[00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收容部为若干前后贯穿主体部11的端子收容槽111。所述中央插槽112将所述端子收容槽111分成上收容槽1111和下收容槽1112,所述导电端子2呈两排分设于上收容槽1111和下收容槽1112内。所述中央插槽112未向前贯穿所述主体部11。所述上收容槽1111和下收容槽1112远离彼此的一侧分别设有自内壁沿绝缘本体I宽度方向向外扩展延伸的固定槽1113。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具有固定于上收容槽1111或下收容槽1112内的固定槽1113的固定部21、自固定部21前端向前延伸入对接腔121内的弹性接触臂22以及自固定部21后端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I的连接部23。所述接触臂22具有位于自由端且呈V型设置的接触部221。位于上下排的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21相对突伸设置,且分别设置于对接腔121的上侧和下侧,以将对接连接器的舌片(未图示)夹持于接触部221之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