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壳体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交流接触器壳体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交流接触器的壳体结构包括基座和底座,现有的壳体安装结构通常采用基座或是底座侧壁上设计伸长壁或凹槽实现配合定位,但此种定位结构比较复杂,随基座和底座的使用时间的增加会出现侧壁变形收缩的情况发生,从而造成定位不准以及配合间隙或是配合错位较大。并且现有的基座和底座在安装过程中,底座中放置的接触器反力压缩弹簧会将基座斥开,因此在将基座和底座通过螺钉锁紧前无法实现预导向定位,需要夹具或手操作将基座与壳体压紧,但此种安装过程造成装配难度增加,且降低了装配效率。同时底座是交流接触器支撑安装的主要零件,但由于塑料材料的底座受环境变化影响会产生变形,进而降低了壳体安装的稳定性。
[0003]交流接触器的动作是靠线圈提供的电磁吸力,用于安装线圈的线圈骨架安装在底座内,并且线圈接线端子中裸露在壳体外部的带电部位需加以防护,但现有的防护盖结构与线圈接线端子之间相互独立设置,使得装配过程较为复杂,降低了生产效率及接线端子防护的稳定性。同时,现有的交流接触器的底座对线圈骨架的定位不够准确,在接触器吸合动作时容易导致发生线圈骨架松动的情况,从而降低了接触器动作的稳定性。大多数的交流接触器的线圈骨架上也并未设有用于指示线圈参数的结构,导致在检修巡查时不能够方便地读取参数,降低了使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装配结构准确、产品一致性高、安装结构稳定的交流接触器壳体的装配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交流接触器壳体的装配结构,包括底座I和基座3,所述的底座I和基座3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安装,底座I上设有用于安装紧固件的定位凸起108,所述定位凸起108的端部表面设有第一紧固安装孔108a,并且定位凸起108的端部表面高于底座I的侧壁边缘。基座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定位凸起108的定位凹槽310,所述的定位凹槽310上开设有与第一紧固安装孔108a相对设置的第二紧固安装孔311,并且定位凹槽310的形状与定位凸起108的端部表面形状相匹配,定位凸起108与定位凹槽310配合安装时第一紧固安装孔108a与第二紧固安装孔311对齐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定位凸起108的侧壁上设有相连接的板型侧壁108d和弧形侧壁108e,所述的板型侧壁108d和弧形侧壁108e在定位凸起108上形成了半圆型的端部表面,所述的定位凹槽310包括与板型侧壁108d接触连接的板型定位壁312和与弧形侧壁108e接触连接的弧形定位壁313,所述的板型定位壁312和弧形定位壁313形成了能与定位凸起108的端部匹配安装的半圆型的定位凹槽310。
[0008]进一步,所述板型侧壁108d的两侧分别与弧形侧壁108e的两侧相连接,并且板型侧壁108d与弧形侧壁108e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对称设置的凸起加强板108b,其中板型侧壁108d及凸起加强板108b在交流接触器的线圈骨架2与底座I装配时能起到导向及定位作用。
[0009]进一步,所述凸起加强板108b的底部与底座I相连接,凸起加强板108b的顶部与定位凸起108的端部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定位凹槽310的深度。
[0010]进一步,所述的底座I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左侧壁和后侧壁,其中左侧壁的两端分别与前侧壁和后侧壁相对应的一端相连接,右侧壁的两端分别与前侧壁和后侧壁相对应的另一端相连接,底座I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边缘表面分别设有安装平台108c,所述定位凸起108的底部与安装平台108c固定连接,定位凸起108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紧固安装孔108a,并且定位凸起108的顶部平面高于左侧壁和右侧壁的边缘,所述基座3上的定位凹槽310与定位凸起108相对设置。
[0011]进一步,所述定位凸起108的两侧与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分别设有侧壁缺口1Sf,所述定位凹槽310的两侧与基座3的基座侧板301之间分别设有基座挡板315,所述基座挡板315的形状与侧壁缺口 108f的形状相匹配,并且定位凸起108与定位凹槽310连接安装时基座挡板315置于侧壁缺口 108f内从而用于遮挡侧壁缺口 108f。
[0012]进一步,所述基座3的侧壁上设有卡件302,所述底座I的左侧壁的两端和右侧壁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卡件302配合连接的卡槽105,并且置于底座I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同一端的卡槽105之间相对设置,卡件302与卡槽105配合连接时紧固件能够同时与底座I和基座3相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的卡件302包括一端与基座3的侧壁内表面相连接的卡件连接片302a,所述卡件连接片302a的另一端设有圆弧凸起302b,所述的卡槽105包括开设在底座I的侧壁内表面的圆弧凹槽105a,所述的圆弧凹槽105a与圆弧凸起302b匹配连接,并且卡件302与卡槽105配合连接时圆弧凸起302b的一侧与圆弧凹槽105a的对应边缘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能够克服反力作用的预安装连接力。
[0014]进一步,所述的定位凸起108的端部表面与定位凹槽310的底面接触连接,定位凸起108的端部侧壁与定位凹槽310的侧壁过盈配合连接,并且定位凹槽310的侧壁上设有与定位凸起108的端部侧壁相对设置的定位凹槽缺口 314。
[0015]进一步,所述的底座I内设有线圈骨架2,所述的线圈骨架2包括线圈骨架本体200和设置在线圈骨架本体200上的线圈接线板220,所述线圈接线板220与线圈接线件230的一端相连接,线圈接线件230的另一端置于线圈接线板220的外侧用于外部接线,线圈接线板220的侧边缘上设有支撑片222,所述的支撑片222与线圈接线件230置于线圈接线板220外侧的部分相连接用于支撑安装线圈接线件230,并且支撑片222的端部一侧安装有相对于支撑片222倾斜设置的面板223,所述面板223的表面设有用于指示线圈性能参数的指示件251。
[0016]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接触器壳体的装配结构通过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实现了底座与基座的准确装配,不仅提高了底座与基座的装配效率,同时保证了交流接触器壳体产品生产的一致性,提高壳体装配安装的稳定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安装结构的分解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基座上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不意图;
[0021]图5是图4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基座上定位凹槽的结构不意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线圈骨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上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图8的局部结构不意图;
[0026]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上加强筋的结构不意图;
[0027]图11是图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防护盖的线圈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3是图1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防护盖的线圈骨架的结构侧视图;
[0031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防护盖的线圈骨架的安装示意图;
[0032]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指示件的线圈骨架的结构侧视图;
[0033]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指示件的线圈骨架的结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1至17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接触器壳体的装配结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接触器壳体的装配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0035]图1中交流接触器的壳体包括底座I和基座3,所述的底座I与基座3之间对应拼装连接,底座I内安装有线圈骨架2和反力弹簧,基座3上安装有触头支持和衔铁300,所述的反力弹簧在底座I与基座3拼装连接时产生形变同时分别与线圈骨架2和衔铁300相互作用。具体地,基座3的侧壁上设有卡件302,底座I的侧壁上设有与卡件302配合连接的卡槽105,底座I上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