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设置在母线系统模块外壳内的母线的定距装置,具有相应定距装置的模块以及具有多个相应模块的母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176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用于设置在母线系统模块外壳内的母线的定距装置,具有相应定距装置的模块以及具有多个相应模块的母线系统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用于设置在母线系统模块外壳内的母线的定距装置,一种按权利要求7前序部分所述具有相应定距装置的模块以及一种按权利要求8前序部分所述具有多个相应模块的母线系统。



背景技术:

具有多个沿纵向串联排列的母线束(模块)的母线系统是已知的。这些母线束分别由多条互相平行延伸的母线组成,它们借助在母线之间电绝缘的定距元件设置。夹紧件用于将这些母线互相固定在一起,所述夹紧件横向通过母线和定距元件延伸,其中定距元件使夹紧件与母线绝缘。外壳用于保护母线,母线例如在端侧从外壳伸出。定距装置保证母线离外壳壁有一定间距地固定在外壳中。为此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使用设置在母线束上的绝缘元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建议一种技术上简单的定距装置,它在需要时将母线不小于规定的间距固定在外壳内。在这里外壳与母线不同的膨胀系数应完全不导致产生应力。此外,定距装置应能实现方便地运输带有外壳的母线束。

涉及定距装置、模块以及母线系统的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7和8所述特征达到。

为达到涉及定距装置的目的采取的措施是,采用横向于母线纵向长度设置在外壳中的框架,在框架内设计有通孔,母线在与框架留有间距的情况下通过该通孔延伸,其中,夹紧件端部在通孔两侧固定在框架上,以及有设置在框架外轮廓上的支承件,当其支承在直接对置的外壳(外壳壁)内侧上时,它能够在外壳中沿纵向长度方向运动。

为获得一种在技术上简单而稳定的结构形式,框架由四个在端部互相连接的支柱构成,沿支柱纵向长度看它们分别有u形的横截面轮廓形状,分别包括一个底部和两个侧边,其中,侧边横向于纵向长度看至少在支柱的部分长度上延伸,以及其中,两个支柱在两个端侧有接片,所述接片分别与另外两个支柱的底部互相连接以构成所述通孔。

为便于制造,每个支柱由一个在其纵侧u形弯曲的板条构成。

为改善借助气流冷却母线,支柱的底部有通孔。

为达到技术上简单而稳定地固定,夹紧件端部在通孔两侧固定(支承)在处于框架内侧的互相面对的侧边上。

为达到涉及定距装置的目的采取的措施是,定距装置有横向于(母线)纵向长度设置在外壳中的框架,以及有设计在框架内的通孔,母线在与框架留有间距的情况下通过该通孔延伸,其中,夹紧件端部在通孔两侧固定在框架上,以及有设置在框架外轮廓上的支承件,当它支靠在外壳直接对置的(外壳壁)内侧上时,它能够在外壳中沿纵向长度方向运动。

为达到涉及母线系统的目的采取的措施是,定距装置有横向于(母线的)纵向长度设置在外壳中的框架,以及有设计在框架内的通孔,母线在与框架留有间距的情况下通过该通孔延伸,其中,夹紧件端部在通孔两侧固定在框架上,以及有设置在框架外轮廓上的支承件,当其支承在直接对置的外壳(外壳壁)内侧上时,它能够在外壳中沿纵向长度方向运动。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在三维图中表示分成两部分的外壳在上部被取走后的母线模块;

图2放大表示按图1的两个串联的母线模块的中央区;

图3表示按图1的母线模块带有闭合的外壳;

图4表示沿纵向长度方向在前部端侧看按图1的模块;

图5表示按图4的模块,没有表示母线;以及

图6在三维图中表示按图5的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母线模块1和分成两部分的外壳2,在图中只能看到外壳2的下部2a,而上部2b(见图3)已取走。多条有间距互相平行排列的母线3(作为母线束)处于外壳2内,它们在两端3a、3b有在一侧开口的凹槽4a、4b。在这里,在一端3a的凹槽4a总是完全横向于母线3纵向长度方向延伸;在对置端3b的凹槽4b则总是完全沿纵向延伸。母线3通过作为夹紧件5b的螺钉5、5a固定在一起,其中螺钉5a在端部3a、3b的区域内还附加地固定(支承)在处于外壳2内部的作为定距装置6a的框架6上。框架6保证,母线3在有间距的情况下设置在并在需要时支承在外壳2内。为了在外壳2闭合时能够(尤其在垂直定向时烟囱式)通流冷却空气,在框架6内存在通孔7。框架6和通孔7的尺寸,与外壳尺寸和期望的尤其烟囱式冷却空气流量相适应。

图2放大表示母线系统两个串联的母线模块1的中央区。在这里,在左边的母线模块沿纵向长度延伸的凹槽4b,与右边的母线模块横向于纵向长度延伸的凹槽4a,构成一个从侧面看闭合的通孔7a。

可以看出,左边的母线模块1的每一条母线3分别侧向支靠在右边的母线模块1的一条母线3上。以此方式,这一个母线模块1的每一条母线3与另一个母线模块1的一条母线3电连接。为避免在外壳2内部偏移,所有的母线在一端(端部3a)相应地弯曲,亦即它们分别有弯折8。另一端3b不弯曲。

为了完整性,在图3中表示母线模块1和已闭合的外壳2(下部2a和上部2b)。

图4表示框架6,它由四个支柱6b、6c组成,它们构成一个通孔9。母线3在与框架6留有间距a、b、c的情况下穿过通孔9延伸。在母线3与框架6之间的定距元件10保证母线3之间彼此绝缘。在通孔9两侧,螺钉5a(夹紧件5b)的端部固定在框架6上。

外壳2a的暂时固定,例如为了运输,可以在框架6两个彼此背对的外侧借助螺钉11进行。在工作时没有螺钉11,因为要不然会导致在外壳2与框架6(母线3)之间产生应力。在图4中由棱边6d形成框架6的外轮廓形状。

图5表示按图4的外壳6,没有表示母线3。可以看到并列设置的定距元件10,它们部分互相插接。

图6在三维图中表示按图5的框架6。两个上部支柱6b同样设计,两个在对置侧的支柱6c设计也完全相同。可以看出,这两个支柱6b有u形型面,分别包括底部12和两个侧边13,其中底部12互相面对,而侧边则彼此背对。横向于支柱6b延伸的支柱6c同样有底部14和侧边15、16。这两个支柱6c总是相同设计并有u形横截面轮廓形状,分别包括底部14和侧边15、16,其中侧边16仅沿支柱6a的部分长度延伸。支柱6c在两端有接片17、18,它们分别贴靠在支柱6b的底部12上,其中接片17、18在这里借助螺钉19与底部12固定连接。以此方式,在支柱6b、6c端部互相连接的支柱6b、6c构成框架6。此外,在图6中还存在通孔20,螺钉5a通过它延伸。侧边16在外侧同样各有一个孔21,它用于借助在工作时并不存在的螺钉11固定外壳2。

设置在框架6外轮廓上的棱边6d或(处于外部的外边缘的)侧边13、16构成支承件22,它们可以(但非必须)导致支承在外壳2直接对置的内侧2c上。当支承件22支承时,基于内侧2c设计为沿母线3纵向长度延伸的平面侧,支承件22可以相对于内侧2c移动。这种可移动性同时会带来比较大的摩擦,在这里必须保证这种可移动性的长度是在工作温度范围(亦即规定的温度范围)内的热膨胀量。支承件22的支承也可以只是逐点(亦即至少逐点)进行。

就此而言,框架6保证在需要时将母线3支承在外壳2内(当框架6支承在内侧2c上时始终是如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