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装置,尤其是一种移动装置充电系统及相关的适应性电源转换器与充电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电池容量是影响移动装置使用时间长短的主要瓶颈所在,且移动装置充电所需的时间长短与电池容量大小成正比例关系。增加充电线传输的电流大小,可加快对移动装置进行充电的速度,但较大的电流却容易导致充电线或相关的连接端子过热而产生危险。为了避免在充电过程中造成危险,传统充电装置中的电路元件与充电线必须事先进行规格匹配,所以充电装置只能搭配专用的充电线使用,因此也不允许用户更换不同规格的充电线。由于传统充电装置的架构严重限制了充电线的更换弹性,因此大幅降低了充电装置使用上的便利性及应用范围。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如何有效兼顾对移动装置进行充电的速度与安全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一种移动装置充电系统的实施例,其包括:移动充电器以及移动装置。该移动充电器包括:电源转换电路,用于将电源电压信号与电源电流信号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与直流电流信号;通信接口,用于传输数据信号,并能够输出该直流电压信号和该直流电流信号,且该电源转换电路和该通信接口之间具有电力输出路径;输出开关,位于该电力输出路径上;供电端感测电路,用于感测该电力输出路径上的信号;供电端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电源转换电路和该通信接口,用于接收该数据信号,并能够控制该电源 转换电路及该输出开关的运作;输出端子;以及充电线,耦接在该通信接口和该输出端子之间,用于传输该数据信号,并能够接收该直流电压信号和该直流电流信号,以提供输出电压信号和输出电流信号至该输出端子。该移动装置包括:装置端连接器,能够以可移除方式连接该输出端子,以接收由该输出端子传来的电压及电流;电池,且该装置端连接器和该电池之间具有电力输入路径;输入开关,位于该电力输入路径上;装置端感测电路,用于感测该电力输入路径上的信号;以及装置端控制电路,耦接于该装置端连接器、该输入开关、和该装置端感测电路,用于控制该输入开关的切换运作,并能够产生及通过该装置端连接器、该充电线、和该通信接口传送该数据信号至该供电端控制电路,而该供电端控制电路能够依据该数据信号的内容,控制该电源转换电路调整该直流电流信号和该直流电压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的大小,以将该充电线的压降控制在预定临界值以下。本说明书另提供一种用于移动充电器中的适应性电源转换器的实施例。该移动充电器用于对移动装置进行充电,且包括输出端子和充电线,该充电线耦接该输出端子,用于传输数据信号,并能够接收直流电压信号和直流电流信号,以提供输出电压信号与输出电流信号至该输出端子。该移动装置包括装置端连接器和电池,该装置端连接器能够以可移除方式连接该输出端子,以接收由该输出端子传来的电压及电流,且该装置端连接器和该电池之间具有电力输入路径。该适应性电源转换器包括:电源转换电路,用于将电源电压信号与电源电流信号转换成该直流电压信号与该直流电流信号;通信接口,用于传输该数据信号,并能够输出该直流电压信号和该直流电流信号至该充电线,且该电源转换电路和该通信接口之间具有电力输出路径;以及供电端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电源转换电路和该通信接口,用于接收该数据信号,并能够控制该电源转换电路的运作;其中,该移动装置能够依据对该电力输入路径上的信号的感测结果,通过该装置端连接器、该充电线、和该通信接口传送该数据信号至该供电端控制电路,而该供电端控制电路会依据该数据信号的内容,控制该电源转换电路调整该直流电流信号和该直流电压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的大小,以将该充电线的压降控制在预定临界值以下。本说明书另提供一种用于移动装置中的充电控制电路的实施例。该移动装置能够通过移动充电器进行充电。该移动充电器包括适应性电源转换器、 输出端子、以及充电线,该适应性电源转换器包括电源转换电路和通信接口,该电源转换电路用于将电源电压信号与电源电流信号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与直流电流信号,该通信接口用于传输数据信号,并能够输出该直流电压信号和该直流电流信号,且该电源转换电路和该通信接口之间具有电力输出路径,该充电线耦接在该适应性电源转换器和该输出端子之间,用于传输该数据信号,并能够接收该直流电压信号和该直流电流信号,以提供输出电压信号和输出电流信号至该输出端子。该移动装置包括装置端连接器和电池,该装置端连接器能够以可移除方式连接该输出端子,以接收由该输出端子传来的电压及电流,且该装置端连接器和该电池之间具有电力输入路径。该充电控制电路包括:输入开关,位于该电力输入路径上;以及装置端控制电路,耦接于该装置端连接器、和该输入开关,用于控制该输入开关的切换运作,并能够依据对该电力输入路径上的信号的感测结果,通过该装置端连接器、该充电线、和该通信接口传送该数据信号至该适应性电源转换器,而该适应性电源转换器会依据该数据信号的内容,控制该电源转换电路调整该直流电流信号和该直流电压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的大小,以将该充电线的压降控制在预定临界值以下。上述实施例的优点之一是前述移动充电器可供应较大的输出电流给前述移动装置,故能有效加快对前述移动装置进行充电的速度。上述实施例的另一优点是前述适应性电源转换器可依据充电控制电路的指示,适应性地调整产生的直流电压信号及直流电流信号的大小,故可用来对不同类型的移动装置进行充电,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弹性。上述实施例的另一优点是前述适应性电源转换器或充电控制电路可动态估测充电线的压降并自动进行适应性处理,以将充电线的压降控制在预定临界值以下,故可允许用户使用不同规格的充电线,进而改善充电线的选择弹性及提升前述移动充电器的使用安全性、便利性及应用范围。上述实施例的另一优点是前述适应性电源转换器或充电控制电路可自动判断移动充电器与移动装置之间的电力输送路径上是否有发生异常漏电流的情况,故可有效确保充电时的安全性,降低使用大电流快速充电时的危险性。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搭配以下的说明和附图进行更详细的解说。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的限定。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充电系统简化后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移动装置充电系统简化后的功能框图。图3为图2中的适应性电源转换器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功能框图。图4为图2中的适应性电源转换器的另一实施例简化后的功能框图。图5为图2中的充电控制电路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功能框图。图6为图2中的充电控制电路的另一实施例简化后的功能框图。图7为图1的移动装置充电系统中存在异物情况下的简化后功能框图。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充电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充电系统简化后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的移动装置充电系统简化后的功能框图。附图标记列表100移动装置充电系统(mobiledevicechargingsystem)102移动充电器(mobilecharger)110适应性电源转换器(adaptivepowerconverter)120输出端子(outputterminal)130充电线(chargingcable)104移动装置(mobiledevice)140装置端连接器(device-sideconnector)150电池(battery)160充电控制电路(chargingcontrolcircuit)211电源转换电路(powerconvertingcircuit)213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interface)215输出开关(outputswitch)217供电端感测电路(charger-sidesensingcircuit)219供电端控制电路(charger-sidecontrolcircuit)221电力传输线(powertransmissionline)223数据传输线(datatransmissionline)225寄生电阻(parasiticresistance)261输入开关(inputswitch)263装置端感测电路(device-sidesensingcircuit)265装置端控制电路(device-sidecontrolcircuit)310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firstDAC)320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secondDAC)330第一供电端模拟数字转换器(firstcharger-sideADC)340第二供电端模拟数字转换器(secondcharger-sideADC)350供电端数字处理电路(charger-sidedigitalprocessingcircuit)360供电端驱动电路(charger-sidedrivercircuit)440供电端多路转换器(charger-sidemultiplexr)510第一装置端模拟数字转换器(firstdevice-sideADC)520第二装置端模拟数字转换器(seconddevice-sideADC)530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device-sidedigitalprocessingcircuit)540装置端驱动电路(device-sidedrivercircuit)620装置端多路转换器(device-sidemultiplexr)710异物(foreignobject)900移动装置充电系统(mobiledevicechargingsystem)902移动充电器(mobilecharger)920接收端子(receivingterminal)940供电端连接器(charger-sideconnector)CSI供电端电流值(charger-sidecurrentvalue)CSV供电端电压值(charger-sidecurrentvalue)D1第一数字值(firstdigitalvalue)D2第二数字值(seconddigitalvalue)DATA数据信号(datasignal)Dii输入电流感测值(inputcurrentsensingvalue)Din装置端感测值(device-sidesensingvalue)Dio输出电流感测值(outputcurrentsensingvalue)Dout供电端感测值(charger-sidesensingvalue)DSI装置端电流值(device-sidecurrentvalue)DSV装置端电压值(device-sidevoltagevalue)Dvi输入电压感测值(inputvoltagesensingvalue)Dvo输出电压感测值(outputvoltagesensingvalue)IB充电电流信号(chargingcurrentsignal)Idc直流电流信号(DCcurrentsignal)Ifb漏电流(leakagecurrent)Iin输入电流信号(inputcurrentsignal)Iout输出电流信号(outputcurrentsignal)Iref参考电流信号(referencecurrentsignal)Is电源电流信号(sourcecurrentsignal)ITG目标电流值(targetcurrentvalue)M1供电端选择信号(charger-sideselectionsignal)M2装置端选择信号(device-sideselectionsignal)Sii输入电流感测信号(inputcurrentsensingsignal)Sio输出电流感测信号(outputcurrentsensingsignal)Svi输入电压感测信号(inputvoltagesensingsignal)Svo输出电压感测信号(outputvoltagesensingsignal)SW1供电端开关信号(charger-sideswitchsignal)SW2装置端开关信号(device-sideswitchsignal)VB充电电压信号(chargingvoltagesignal)Vdc直流电压信号(DCvoltagesignal)Vin输入电压信号(inputvoltagesignal)Vout输出电压信号(outputvoltagesignal)Vref参考电压信号(referencevoltagesignal)Vs电源电压信号(sourcevoltagesignal)VTG目标电压值(targetvoltagevalue)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相关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方法流程。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充电系统100简化后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移动装置充电系统100包括移动充电器102以及移动装置104,其中,移动充电器102可用于对移动装置104进行充电。移动充电器102包括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输出端子120、以及充电线130。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用于接收数据信号并能够产生直流电压信号与直流电流信号。充电线130耦接在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和输出端子120之间,用于传输数据信号并能够接收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产生的直流电压信号和直流电流信号,以提供输出电压信号和输出电流信号至输出端子120。移动装置104包括装置端连接器140、电池150、以及充电控制电路160。装置端连接器140能够以可移除方式连接输出端子120,以接收由输出端子120传来的电压及电流,且装置端连接器140和电池150之间具有电力输入路径。充电控制电路160耦接于装置端连接器140,能够产生及通过装置端连接器140和充电线130传送数据信号至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移动充电器102的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能够依据充电控制电路160传来的数据信号的内容调整输出的直流电压信号或直流电流信号的大小,以将充电线130的压降控制在预定临界值以下。图2为图1的移动装置充电系统100简化后的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包括电源转换电路211、通信接口213、输出开关215、供电端感测电路217、以及供电端控制电路219。充电线130中包括电力传输线221以及数据传输线223,而标号225则代表电力传输线221上的寄生电阻。充电控制电路160包括输入开关261、装置端感测电路263、以及装置端控制电路265。在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中,电源转换电路211用于将电源电压信号Vs与电源电流信号Is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Vdc与直流电流信号Idc。通信接口213用于传输数据信号DATA,且电源转换电路211和通信接口213之间具有 电力输出路径。通信接口213能够输出直流电压信号Vdc和直流电流信号Idc至充电线130,使充电线130提供输出电压信号Vout与输出电流信号Iout至输出端子120。输出开关215位于前述的电力输出路径上,用于选择性地将电源转换电路211产生的直流电压信号Vdc与直流电流信号Idc导通至通信接口213。供电端感测电路217用于感测电力输出路径上的信号(例如,前述的信号Vdc、信号Idc),以产生相应的输出电压感测信号Svo和/或输出电流感测信号Sio。供电端控制电路219耦接于电源转换电路211和通信接口213,用于接收数据信号DATA。实际上,供电端感测电路217可耦接于电源转换电路211与输出开关215之间的信号路径,以感测电源转换电路211与输出开关215之间的信号路径上的信号。供电端感测电路217也可耦接于输出开关215与通信接口213之间的信号路径,以感测输出开关215与通信接口213之间的信号路径上的信号。在运作时,供电端控制电路219能够依据接收到的数据信号DATA的内容和/或供电端感测电路217对电力输出路径上的信号的感测结果,控制电源转换电路211及输出开关215的运作,以将充电线130的压降控制在预定临界值以下。依据电源电压信号Vs与电源电流信号Is的电源装置或类型的不同,电源转换电路211可选用合适的各类升压型电源转换器、降压型电源转换器、升降压型电源转换器、或反激式电源转换器来实现。换言之,电源电压信号Vs在实际上有可能是交流电压信号,也可能是直流电压信号,且直流电压信号Vdc的大小有可能高于电源电压信号Vs的大小,也有可能会低于电源电压信号Vs的大小。同样地,直流电流信号Idc的大小在实际上有可能大于电源电流信号Is的大小,也有可能会小于电源电流信号Is的大小。只要移动装置104能承受,可将电源转换电路211所产生的直流电流信号Idc大小设置为5安培、8安培、10安培,甚至是更大的电流值,以有效地提升对移动装置104充电的速度。实际上,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中的不同功能模块可分别用不同的电路来实现,也可整合在单个电路芯片中。另外,输出开关215、供电端感测电路 217、和/或电源转换电路211的功率开关与电感等部分元件(图中未绘示)也可以改设置在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外部。例如,可将输出开关215、供电端感测电路217、和/或电源转换电路211的功率开关与电感等部分元件,改设置在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之外(例如与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连接的电路板上),并将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中的其他功能模块整合成单个电路芯片。在充电线130中,电力传输线221用来传输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要供应给移动装置104的电力信号,数据传输线223则用来传输数据信号DATA。虽然充电线130的电力传输线221上会存在寄生电阻225而造成压降,但充电线130提供给输出端子120的输出电压信号Vout与输出电流信号Iout的大小,通常会与直流电压信号Vdc与直流电流信号Idc的大小成正比例关系。实际上,充电线130可用能同时传输电力与数据的各种规格的传输线来实现。例如,某些实施例中,充电线130可用通用串行总线缆线(USBcable)来实现。在此情况下,可以用通用串行总线系列规范(USBseriesspecifications)所定义的D+及D-数据信号来实现前述的数据信号DATA,也可用通用串行总线电力传输系列规范(USBPowerDeliveryseriesspecifications)所定义的CC1及CC2数据信号来实现前述的数据信号DATA。在充电控制电路160中,输入开关261位于装置端连接器140和电池150之间的电力输入路径上,用于选择性地将装置端连接器140实际接收到的输入电压信号Vin与输入电流信号Iin导通至电池150的输入端,以形成电池150的充电电压信号VB与充电电流信号IB。装置端感测电路263用于感测电力输入路径上的信号(例如,前述的信号Vin、Iin、VB、和/或IB),以产生相对应的输入电压感测信号Svi和/或输入电流感测信号Sii。装置端控制电路265耦接于装置端连接器140、输入开关261、和装置端感测电路263。装置端控制电路265用于依据装置端感测电路263对电力输入路径上的信号的感测结果,控制输入开关261的切换运作,以避免电池150的充电电压信号VB和/或充电电流信号IB的大小超过安全范围。此外,装置端控制电路265还能够依据装置端感测电路263对电力输入路径上的信号的感测结果,产生及通过装置端连接器140、充电线130、和通信接口213传送数据信号DATA至供电端控制电路219。实际上,装置端感测电路263可耦接于装置端连接器140与输入开关261之间的信号路径,以感测装置端连接器140与输入开关261之间的信号路径上的信号(例如,前述的信号Vin、信号Iin)。装置端感测电路263也可耦接于输入开关261与电池150之间的信号路径,以感测输入开关261与电池150之间的信号路径上的信号(例如,前述的信号VB、信号IB)。另外,充电控制电路160中的不同功能模块可分别用不同的电路来实现,也可整合在单个电路芯片中。例如,可将装置端感测电路263改设置在充电控制电路160之外(例如与充电控制电路160连接的电路板上),并将充电控制电路160中的其他功能模块整合成单个电路芯片。为了简化说明起见,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充电线130、与充电控制电路160中的其他元件及元件间的连接关系,并未绘示于图2中。实际上,移动充电器102可用来作为电源转接器(poweradapter)、移动电源(mobilepowerbank)、车用充电器(carcharger)、或是其他任何可依据移动装置104的指示来调整输出的直流电压与电流的大小的装置。另外,移动装置104可用各种便携式电子装置(portableelectronicdevice)的形式来实现,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本(netbookcomputer)、便携式影片播放器等等。充电线130本身通常会存在寄生电阻(parasiticresistance),且寄生电阻的大小与充电线130的长度有关。因此,移动装置104实际上接收到的电压和/或电流的大小,会低于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所产生的直流电压和/或直流电流的大小。另外,不同的充电线130会造成不同的压降,且同一条充电线130在不同的寿命阶段或是不同的操作环境中也可能会有不同的压降。为了提供用户更换充电线130的弹性,以及确保充电时的安全性,前述的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或充电控制电路160可依据对应电力输入路径上的信号(例如,前述的信号Vin、Iin、VB、和/或IB)的感测结果,动态地估测充电线130的压降,并依据压降估测的结果进一步指示电源转换电路211调整产生的直流电压信号Vdc和直流电流信号Idc的大小,以将充电线130的压降控制在预定临界值以下。请参考图3与图4,其所绘示为图2中的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的不同实施例简化后的功能框图。在图3的实施例中,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的供电端控制电路219包括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310、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320、第一供电端模拟数字转换器330、第二供电端模拟数字转换器340、以及供电端数字处理电路350。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310耦接于电源转换电路211,用于依据第一数字值D1产生参考电流信号Iref,并利用参考电流信号Iref控制电源转换电路211调整直流电流信号Idc的大小。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320耦接于电源转换电路211,用于依据第二数字值D2产生参考电压信号Vref,并利用参考电压信号Vref控制电源转换电路211调整直流电压信号Vdc的大小。第一供电端模拟数字转换器330耦接于供电端感测电路217与供电端数字处理电路350之间,用于将输出电压感测信号Svo转换成输出电压感测值Dvo。第二供电端模拟数字转换器340耦接于供电端感测电路217与供电端数字处理电路350之间,用于将输出电流感测信号Sio转换成输出电流感测值Dio。供电端数字处理电路350耦接于通信接口213、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310、和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320,能够依据输出电压感测值Dvo计算出供电端电压值CSV,并依据输出电流感测值Dio计算出供电端电流值CSI。图4实施例中的供电端控制电路219包括前述的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器310、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器320、第一供电端模拟数字转换器330、以及供电端多路转换器440,但图4中的第一供电端模拟数字转换器330的连接方式,与前述图3的实施例有所不同。在图4的实施例中,供电端多路转换器440耦接于供电端感测电路217,并能够依据供电端选择信号M1的控制,选择性地输出输出电压感测信号Svo或输出电流感测信号Sio。第一供电端模拟数字转换器330则耦接于供电端多路转换器440与供电端数字处理电路350之间,用于将供电端多路转换器440的输出信号转换成对应的供电端感测值Dout。供电端数字处理电路350能够产生供电端选择信号M1,以切换供电端多路转换器440的输出信号,并能够依据供电端感测值Dout计算出供电端电压值CSV或供电端电流值CSI。例如,当供电端多路转换器440将输出电压感测信号Svo输出至第一供 电端模拟数字转换器330时,供电端数字处理电路350可依据第一供电端模拟数字转换器330产生的供电端感测值Dout来计算出供电端电压值CSV。当供电端多路转换器440将输出电流感测信号Sio输出至第一供电端模拟数字转换器330时,供电端数字处理电路350可依据第一供电端模拟数字转换器330产生的供电端感测值Dout来计算出供电端电流值CSI。在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中,电源转换电路211可利用各种现有的电流回路控制机制,依据参考电流信号Iref来控制所产生的直流电流信号Idc的大小。同样地,电源转换电路211可利用各种现有的电压回路控制机制,依据参考电压信号Vref来控制所产生的直流电压信号Vdc的大小。实际上,电源转换电路211在同一时间可以只启动前述电流回路控制机制及电压回路控制机制的其中之一,并关闭另一个回路控制机制,以简化电路控制上的复杂度。供电端数字处理电路350可依据通信接口213传来的数据信号DATA的内容、供电端电压值CSV、和/或供电端电流值CSI,来调整第一数字值D1或第二数字值D2,并产生供电端开关信号SW1以控制输出开关215的切换运作。供电端数字处理电路350也可依据数据信号DATA的内容、供电端电压值CSV、和/或供电端电流值CSI,来调整第一数字值D1或第二数字值D2的值,进而调整参考电压信号Vref或参考电流信号Iref的大小,以在供电端控制电路219内部实现闭回路控制。如此一来,可进一步提升电源转换电路211输出的直流电流信号Idc和直流电压信号Vdc的准确度。在某些实施例中,供电端数字处理电路350也能够利用数据信号DATA,传送供电端电压值CSV或供电端电流值CSI至移动装置104中的装置端控制电路265。实际上,还可在供电端数字处理电路350与输出开关215之间设置供电端驱动电路360,以驱动前述的供电端开关信号SW1。请参考图5与图6,其所绘示为图2中的充电控制电路160的不同实施例简化后的功能框图。在图5的实施例中,充电控制电路160的装置端控制电路265包括第一 装置端模拟数字转换器510、第二装置端模拟数字转换器520、以及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第一装置端模拟数字转换器510耦接于装置端感测电路263,用于将输入电压感测信号Svi转换成相应的输入电压感测值Dvi。第二装置端模拟数字转换器520耦接于装置端感测电路263,用于将输入电流感测信号Sii转换成相应的输入电流感测值Dii。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耦接于装置端连接器140、输入开关261、第一装置端模拟数字转换器510、以及第二装置端模拟数字转换器520,能够依据输入电压感测值Dvi计算出装置端电压值DSV,并依据输入电流感测值Dii计算出装置端电流值DSI。图6实施例中的装置端控制电路265包括前述的第一装置端模拟数字转换器510、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以及装置端多路转换器620,但图6中的第一装置端模拟数字转换器510的连接方式,与前述图5的实施例有所不同。在图6的实施例中,装置端多路转换器620耦接于装置端感测电路263,并能够依据装置端选择信号M2的控制,选择性地输出输入电压感测信号Svi或输入电流感测信号Sii。第一装置端模拟数字转换器510则耦接于装置端多路转换器620的输出端,用于将装置端多路转换器620的输出信号转换成对应的装置端感测值Din。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能够产生装置端选择信号M2,以切换装置端多路转换器620的输出信号,并能够依据装置端感测值Din计算出装置端电压值DSV或装置端电流值DSI。例如,当装置端多路转换器620将输入电压感测信号Svi输出至第一装置端模拟数字转换器510时,装置端控制电路265可依据第一装置端模拟数字转换器510产生的装置端感测值Din来计算出装置端电压值DSV。当供电端多路转换器440将输入电流感测信号Sii输出至第一装置端模拟数字转换器510时,供电端数字处理电路350可依据第一装置端模拟数字转换器510产生的装置端感测值Din来计算出装置端电流值DSI。在充电控制电路160中,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用于依据装置端电压值DSV或装置端电流值DSI,产生装置端开关信号SW2以控制输入开关261的切换运作,由此控制电池150的充电电压信号VB及充电电流信号IB的大小。例如,当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根据装置端电压值DSV或装置端电流值DSI判断出充电电压信号VB/或充电电流信号IB超过(或低于)可接受范围时,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可利用装置端开关信号SW2以关断(turnoff)输入开关261。当电池150已完全充满电或充电达到预定水平时,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也可利用装置端开关信号SW2以关断输入开关261,由此避免电池150充电过度。在某些实施例中,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也能够依据装置端电压值DSV或装置端电流值DSI进行相关判断以产生数据信号DATA,或是利用数据信号DATA传送装置端电压值DSV或装置端电流值DSI至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中的供电端控制电路219。在运作时,装置端控制电路265也可在装置端电压值DSV超过临界电压值时,或是在装置端电流值DSI超过临界电流值时,关断输入开关261,以保护电池150及相关电路。实际上,还可在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与输入开关261之间设置装置端驱动电路540,以驱动前述的装置端开关信号SW2。前述移动装置充电系统100的实际操作环境,主要取决于用户的需求及习惯,因此有可能因为操作环境的影响,导致外来异物(foreignobject)进入移动装置104的装置端连接器140的接口处。例如,当用户将移动装置充电系统100放置于衣物口袋、背包、手提包、或手提袋中使用时,这些容器内部或周围环境中的棉絮、毛发、纺织纤维、或其他细微物体等各种外来异物,便有可能进入移动装置104的装置端连接器140的接口处,并与装置端连接器140的导电引脚相接触。当前述的外来异物具有导电性时,便有可能在装置端连接器140的接口处形成异常的电流路径,而导致漏电流的情况发生。例如,图7所绘示为前述的移动装置充电系统100中存在异物情况下的简化后功能框图。如图7所示,因某些原因与装置端连接器140的导电引脚相接触的外来异物710,可能会在装置端连接器140的接口处形成异常的电流路径,而导致装置端连接器140发生漏电流Ifb。当漏电流Ifb过大时,便可能会导致装置端连接器140、相连接的输出端子120、或是相邻的元件或其他 物品产生过热的情况,而造成安全上的顾虑。为了提升充电时的安全性,前述的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或充电控制电路160可依据对应电力输入路径上的信号(例如,前述的信号Vin、Iin、VB、和/或IB)的感测结果,动态地判断在移动充电器102与移动装置104之间的电力输送路径上(例如,在装置端连接器140处)是否有异常的漏电流发生,以有效确保充电时的安全性。以下将搭配图8来进一步说明前述移动装置充电系统100的运作方式。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充电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在移动充电器102的输出端子120耦接于移动装置104的装置端连接器140后,充电控制电路160与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可通过充电线130进行数据通信,以进行单向或双向的沟通。当充电控制电路160需要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提供移动装置104进行充电所需的电力时,装置端控制电路265可进行图8中的流程810。在流程810中,装置端控制电路265可利用数据信号DATA传送相关指示给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中的供电端控制电路219。例如,装置端控制电路265的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可于流程810中,利用数据信号DATA传送目标电压值VTG和/或目标电流值ITG至供电端控制电路219的供电端数字处理电路350。接着,供电端控制电路219会进行流程820。在流程820中,供电端控制电路219可控制电源转换电路211产生对应的直流电压信号Vdc和直流电流信号Idc。例如,供电端控制电路219的供电端数字处理电路350可依据数据信号DATA的内容,调整前述的第一数字值D1和第二数字值D2,以利用参考电流信号Iref控制电源转换电路211调整直流电流信号Idc的大小,并利用参考电压信号Vref控制电源转换电路211调整直流电压信号Vdc的大小。在流程830中,充电线130会通过通信接口213接收电源转换电路211产生的直流电压信号Vdc和直流电流信号Idc,以提供输出电压信号Vout和输出电流信号Iout至输出端子120。在流程840中,装置端连接器140会接收由输出端子120传来的电压及电流,以形成移动装置104实际接收到的输入电压信号Vin与输入电流信号Iin。在流程850中,装置端感测电路263可感测电力输入路径上的信号(例如,前述的信号Vin、Iin、VB、和/或IB),以产生相应的感测结果(例如,前述的输入电压感测信号Svi和/或输入电流感测信号Sii)。另外,装置端控制电路265可依据装置端感测电路263的感测结果,计算出相应的装置端电压值DSV和/或装置端电流值DSI。或者,亦可改由移动装置104中的其他运算电路(未绘示)依据装置端感测电路263的感测结果,计算出相应的装置端电压值DSV和/或装置端电流值DSI,然后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再从该运算电路读取装置端电压值DSV和/或装置端电流值DSI。在流程860中,供电端控制电路219或装置端控制电路265可依据装置端电压值DSV动态地估测充电线130的压降。例如,在一实施例中,装置端控制电路265的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可在流程860中将对应电力输入路径上的信号的装置端电压值DSV通过数据信号DATA通知供电端控制电路219。此时,供电端控制电路219可依据供电端感测电路217的感测结果(例如,前述的输出电压感测信号Svo)计算出对应的供电端电压值CSV,并计算供电端电压值CSV与装置端电压值DSV之间的差值,以产生充电线130的压降估测值。又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供电端控制电路219可在流程860中依据供电端感测电路217的感测结果计算出对应的供电端电压值CSV,并通过数据信号DATA将供电端电压值CSV通知装置端控制电路265的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此时,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可计算供电端电压值CSV与装置端电压值DSV之间的差值,以产生充电线130的压降估测值。又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装置端控制电路265的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可在流程860中计算前述的目标电压值VTG与装置端电压值DSV之间的差值,以产生充电线130的压降估测值。在流程870中,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可控制电源转换电路211调整直流电流信号Idc/直流电压信号Vdc,以将充电线130的压降控制在预定临界值以下。例如,在前述由供电端控制电路219产生充电线130的压降估测值的某些实施例中,供电端控制电路219可于流程870中依据压降估测值控制电源转换电路211调整直流电流信号Idc和直流电压信号Vdc中的至少一个的大小,以将充电线130的压降维持在小于预定临界值。又例如,在前述由装置端控制电路265产生充电线130的压降估测值的某些实施例中,装置端控制电路265的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能够于流程870中依据压降估测值产生对应的调整指示,并通过数据信号DATA传送调整指示至供电端控制电路219。接着,供电端控制电路219能够依据接收到的调整指示控制电源转换电路211调整直流电流信号Idc和直流电压信号Vdc中的至少一个的大小,以将充电线130的压降维持在小于预定临界值。在流程880中,供电端控制电路219或装置端控制电路265可依据装置端电流值DSI,监测及判断在移动充电器102与移动装置104之间的电力输送路径上是否出现异常漏电流,例如,是否有前述因异物710存在装置端连接器140处而引发异常的漏电流Ifb。例如,在一实施例中,装置端控制电路265的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可在流程880中将对应电力输入路径上的信号的装置端电流值DSI,通过数据信号DATA通知供电端控制电路219。此时,供电端控制电路219可依据供电端感测电路217的感测结果(例如,前述的输出电流感测信号Sio)计算出对应的供电端电流值CSI,并利用供电端数字处理电路350比较供电端电流值CSI与装置端电流值DSI。若供电端电流值CSI大于装置端电流值DSI超过一预定值,则供电端数字处理电路350可推断此时在移动充电器102与移动装置104之间的电力输送路径上(例如,装置端连接器140处)出现异常漏电流。又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供电端控制电路219可在流程880中依据供电端感测电路217的感测结果计算出对应的供电端电流值CSI,并通过数据信号DATA将供电端电流值CSI通知装置端控制电路265。此时,装置端控制 电路265的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可比较供电端电流值CSI与装置端电流值DSI。若供电端电流值CSI大于装置端电流值DSI超过一预定值,则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可推断此时在移动充电器102与移动装置104之间的电力输送路径上(例如,装置端连接器140处)出现异常漏电流。又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装置端控制电路265的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可在流程880中比较前述的目标电流值ITG与装置端电流值DSI。若目标电流值ITG大于装置端电流值DSI超过一预定值,则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可推断此时在移动充电器102与移动装置104之间的电力输送路径上(例如,装置端连接器140处)出现异常漏电流。当移动装置充电系统100于前述的流程880中推断出此时在移动充电器102与移动装置104之间的电力输送路径上出现异常漏电流,则可进行流程890;否则,则可进行回到前述的流程850,继续监测电力输入路径上的信号。在流程890中,为了避免因前述的漏电流造成危险,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可关断输出开关215或控制电源转换电路211调降直流电流信号Idc/直流电压信号Vdc,以降低输出电压信号Vout/输出电流信号Iout,由此降低或消除漏电流。例如,在前述由供电端控制电路219判断是否出现漏电流的某些实施例中,供电端数字处理电路350可于流程890中调整供电端开关信号SW1以关断输出开关215,或控制电源转换电路211调降直流电流信号Idc和直流电压信号Vdc中的至少一个的大小,以降低输出电压信号Vout和输出电流信号Iout中的至少一个的大小。又例如,在前述由装置端控制电路265判断是否出现漏电流的某些实施例中,装置端数字处理电路530可于流程890中产生调降指示,并通过数据信号DATA传送调降指示至供电端控制电路219。供电端数字处理电路350可依据装置端控制电路265传来的调降指示,调整供电端开关信号SW1以关断输出开关215,或控制电源转换电路211调降直流电流信号Idc和直流电压信号Vdc中的至少一个的大小,以降低输出电压信号Vout和输出电流信号Iout中的至少一个的大小。请参考图9与图10。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充电系统900 简化后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的移动装置充电系统900简化后的功能框图。移动装置充电系统900与前述的移动装置充电系统100很类似,但移动装置充电系统900中的移动充电器902还包括额外的接收端子920以及供电端连接器940。如图10所示,供电端连接器940耦接于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的通信接口213,且能够以可移除方式连接接收端子920。移动充电器902中的充电线130则是耦接于接收端子920和输出端子120之间,且通过接收端子920、供电端连接器940、和通信接口213,接收电源转换电路211所产生的直流电压信号Vdc和直流电流信号Idc。换言之,在移动装置充电系统900中,充电线130并非与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直相连接,而是通过接收端子920及供电端连接器940与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间接连接。因此,充电线130与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两者是可以分开的,而非固定连接在一起。前述有关图1至图8实施例中的其他元件的连接关系、实施方式、运作方式、以及相关优点等说明,亦适用于图9与图10的实施例。为简明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与前述的移动装置充电系统100相同,由于行动装置充电系统900中的供电端控制电路219或装置端控制电路265可动态地估测充电线130的压降,并依据估测结果进一步指示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调整产生的直流电流和/或直流电压的大小,以将充电线130的压降控制在预定临界值以下。因此,即使将原先的充电线130更换成其他规格的充电线来与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搭配使用,都能确保移动充电器902提供给移动装置104的电压及电流大小能保持在安全的范围内,不会因更换充电线而发生充电线过热的异常问题。如此一来,用户便可依需要改用其他规格的充电线来与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搭配使用。例如,用户可将原先的充电线130替换成长度更长的充电线、能负载更大电流的充电线、或是其他材料较可靠的充电线。很明显地,前述移动装置充电系统900的架构可赋予用户更换充电线130的弹性,也因此大幅提升了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使用上的便利性及应用范 围。另外,与前述的移动装置充电系统100相同,移动装置充电系统900中的供电端控制电路219或装置端控制电路265可动态地判断在移动充电器102与移动装置104之间的电力输送路径上是否有异常的漏电流发生。因此,当异物出现在装置端连接器140处或供电端连接器940处而引发漏电流时,移动装置充电系统900能进行前述的流程890,利用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可关断输出开关215或控制电源转换电路211调降直流电流信号Idc/直流电压信号Vdc,以降低输出电压信号Vout/输出电流信号Iout,由此降低或消除漏电流。由前述说明可知,移动充电器102及902可供应较大的输出电流信号Iout给移动装置104,故能有效加快对移动装置104进行充电的速度。另外,由于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可依据充电控制电路160的指示,适应性地调整产生的直流电压信号Vdc及直流电流信号Idc的大小,故可用来对不同类型的移动装置进行充电,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弹性。再者,由于前述的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或充电控制电路160可动态地估测充电线130的压降并自动进行适应性处理,以将充电线130的压降控制在预定临界值以下,故可允许用户使用不同规格的充电线,进而改善充电线的选择弹性及提升前述移动充电器102及902的使用安全性、便利性及应用范围。除此之外,前述的适应性电源转换器110或充电控制电路160还可自动判断在移动充电器102与移动装置104之间的电力输送路径上是否出现异常漏电流,并进行相应处置,故可有效确保充电时的安全性,降低使用大电流快速充电时的危险性。请注意,前述图8中的流程执行顺序只是示范性的实施例,而非局限本发明的实际实施方式。例如,亦可将流程880及890调整到流程860之前进行。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将流程880及890省略但保留流程660及670。在部分实施例中,则可将流程860及870省略但保留流程880及890。另外,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将前述的输出开关215、供电端感测电路217、供电端驱动电路360、和/或装置端驱动电路540省略,以简化相关的电路复 杂度。另外,在省略供电端感测电路217的实施例中,亦可将前述图3和图4中的第一供电端模拟数字转换器330、第二供电端模拟数字转换器340、以及供电端多路转换器440一并省略,以进一步简化电路复杂度。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基准。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提及的“包括”为开放式的用语,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一词在此包括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元件耦接于第二元件,则代表第一元件可通过电性连接或无线传输、光学传输等信号连接方式而直接地连接于第二元件,或通过其它元件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性或信号连接至第二元件。在此所使用的“和/或”的描述方式,包括所列举的其中之一或多个项目的任意组合。另外,除非说明书中特别指明,否则任何单数格的用语都同时包括复数格的含义。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的“电压信号”,在实际上可采用电压形式或电流形式来实现。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的“电流信号”,在实际上也可用电压形式或电流形式来实现。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等同变化与修正,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