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暂态电压稳定极限测试的电网暂态电压稳定薄弱点辨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5779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暂态电压稳定极限测试的电网暂态电压稳定薄弱点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待辨识电网暂态电压稳定薄弱点的变电站区域,进行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敏感点辨识;

所述变电站区域中变电站数量为N;

步骤2:以步骤1获得的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敏感点为基础,采用暂态电压稳定极限测试法识别电网暂态电压稳定薄弱点;

步骤2.1: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对步骤1获得的电网暂态电压敏感点模拟三相短路接地故障,通过不断增加故障切除时间t,使得变电站区域中每个变电站的电压由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稳定逐渐变为故障切除后部分或是全部电压失稳;

步骤2.2: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获取在所述变电站区域中每个变电站由电压稳定到电压失稳过程中,所述变电站区域形成的电力系统在三相短路接地故障中的极限切除时间tcr

所述极限切除时间tcr是指所述变电站区域形成的电力系统在特定故障下保持稳定的最大故障切除时间;

所述特定故障是指导致变电站区域形成的电力系统同一电压等级母线电压跌落幅度之和最大的故障,通常为电压敏感点的三相短路接地故障;

步骤2.3:分别在所述变电站区域形成的电力系统处于临界稳定以及临界失稳状态下统计所述变电站区域中供带的出现转子大滑差负荷;

令所述变电站区域形成的电力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下变电站i所接大滑差负荷集合:

Lsi={j∈(1,Mi)|lij}i∈(1,N)

其中,lij为所述变电站区域形成的电力系统临界稳定状态下变电站i所接第j个大滑差负荷,Mi表示临界稳定状态下变电站i所接大滑差负荷的总个数;

令所述变电站区域形成的电力系统处于临界失稳状态下变电站i所接大滑差负荷集合:

Lusi={k∈(1,Oi)|lik}i∈(1,N)

其中,lik为所述变电站区域形成的电力系统临界失稳状态下变电站i所接第k个大滑差负荷,Oi表示临界失稳状态下变电站i所接大滑差负荷的总个数;

所述临界稳定状态是指所述变电站区域形成的电力系统在故障切除时间为tcr时,故障切除后系统电压保持稳定的状态;

所述临界失稳状态是指所述变电站区域形成的电力系统在故障切除时间为tcr+△t时,故障切除后所述变电站区域形成的电力系统的电压失去稳定的状态,其中,△t为仿真中故障切除时间增加的最小步长;

步骤2.4:计算每个变电站在临界稳定以及临界失稳状态下大滑差负荷影响因子;

临界稳定状态下变电站i所接大滑差影响因子:

其中,sij和pij分别为临界稳定状态下第i个变电站所接第j个出现的大滑差负荷lij所对应的滑差值以及容量;

临界失稳状态下大滑差负荷影响因子:

其中,sik和pik分别为临界失稳状态下第i个变电站所接第k个出现的大滑差负荷lik所对应的滑差值以及容量;

步骤2.5:从变电站所接大滑差负荷影响因子集合中选取最大大滑差负荷影响因子,以最大大滑差负荷影响因子对应的变电站作为所述变电站区域的电网暂态电压稳定薄弱点;

其中,所述大滑差负荷影响因子集合为E={i∈(1,N)|ei=esi+eusi},ei表示变电站所接大滑差负荷影响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待辨识电网暂态电压稳定薄弱点的变电站区域是指选取需要辨识电压稳定薄弱点的区域R,建立在区域R内所有同一电压等级的变电站集合SUB:SUB={i∈(1,N)|subi};

其中,subi为区域内同一电压等级第i个变电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敏感点辨识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采用电力系统仿真分析软件的短路计算模块计算所述变电站区域中每个变电站短路电流以及故障电压跌落幅度;

SC={i∈(1,N)|sci}

VD={i∈(1,N)|vdi}

其中:sci为第i个变电站高压侧三相短路接地故障短路电流,vdi为第i个变电站高压侧三相短路接地故障引起SUB集合中所有变电站高压侧母线跌落的幅度之和;

其中,短路计算模块中选取变电站高压侧三相短路接地故障:

其次,从故障电压跌落集合VD中选取跌落幅度最大的变电站:

vdm=max{VD},m∈(1,N)

其中,序号为m的变电站是所选变电站区域R内电压敏感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有多个变电站故障后电压跌落幅度之和均为最大值,则依据所计算短路电流sci选取短路电流较大的变电站作为所选变电站区域R内电压敏感点。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