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FC反激全桥的智能型正弦波电压转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837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PFC反激全桥的智能型正弦波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输入单元,用于输出直流电压;

一PFC升压单元,连接于输入单元的输出端,用于对输入单元的输出电压进行升压转换;

一反激隔离变换器单元,包括有第一开关管、变压器、第一整流二极管、滤波电感和第一滤波电容,所述变压器原边绕组的第一端连接于PFC升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变压器原边绕组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接前端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用于接入PWM信号,所述变压器副边绕组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滤波电感的前端,所述滤波电感的后端通过第一滤波电容接后端地,所述变压器副边绕组的第二端接后端地,所述滤波电感的后端作为反激隔离变换器单元的输出端;

一逆变倒相单元,连接于反激隔离变换器单元的输出端,所述逆变倒相单元用于对反激隔离变换器单元的输出电压进行逆变转换后输出交流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FC反激全桥的智能型正弦波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激隔离变换器单元还包括有第一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整流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连接于变压器副边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阴极之间,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于变压器副边绕组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并联于第一电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FC反激全桥的智能型正弦波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激隔离变换器单元还包括有第二电阻和下拉电阻,所述第二电阻连接于第一开关管的源极与前端地之间,所述下拉电阻连接于第一开关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FC反激全桥的智能型正弦波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单元包括有插座、保险、防雷电阻、共模抑制电感、安规电容和整流桥,所述保险串接于插座的零线或火线上,所述共模抑制电感的前端并联于插座,所述防雷电阻并联于共模抑制电感的前端,所述安规电容和整流桥的输入端均并联于共模抑制电感的后端,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并联有第二滤波电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FC反激全桥的智能型正弦波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FC升压单元包括有升压电感、第三开关管、第一续流二极管和第二电解电容,所述升压电感的前端连接于输入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升压电感的后端连接于第三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接前端地,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用于接入一路PWM控制信号,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阴极作为PFC升压单元的输出端,且该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前端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PFC反激全桥的智能型正弦波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MCU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和第三开关管的栅极分别连接于MCU控制单元,所述MCU控制单元用于分别输出PWM信号至第一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以控制第一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通断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PFC反激全桥的智能型正弦波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控制单元包括有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PFC反激全桥的智能型正弦波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交流采样单元,所述交流采样单元连接于输入单元的输入端与MCU控制单元之间,所述交流采样单元用于采集输入单元交流侧的电压并反馈至MCU控制单元。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PFC反激全桥的智能型正弦波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DC电压采样单元,所述DC电压采样单元包括有依次串联的第二采样电阻和第三采样电阻,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前端连接于反激隔离变换器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三采样电阻的后端连接于MCU控制单元,藉由所述第二采样电阻和第三采样电阻而令MCU控制单元采集反激隔离变换器单元输出的电信号。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PFC反激全桥的智能型正弦波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倒相单元包括有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和第七开关管组成的逆变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第五开关管的栅极、第六开关管的栅极和第七开关管的栅极分别连接于MCU控制单元,藉由所述MCU控制单元而控制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和第七开关管导通或截止,以令所述逆变倒相单元输出交流电压。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