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具体地说是又一种外转子无反作用力电机。
背景技术:
大家都知道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力不能单独存在,电机也不例外,电机在输出动力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那么如何消除反作用力和利用电机自身的反作用力来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消除电机的反作用力,同时又能利用电机自身的反作用力来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电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外转子无反作用力电机,包括外转子无反作用力电机本体(以下称外转子无反电机)、外转子电机、固定装置,接电装置、传动机构,所诉前端盖的中心位置上垂直设置管状动力输出轴,所诉管状动力输出轴和外转子电机的定子轴在同一水平线上,且管状动力输出轴与定子轴同心。
所诉动力输出轴为管状形的动力输出轴。
所诉动力输出轴套在定子轴上。
所诉动力输出轴和定子轴之间设有间隙。
所诉管状动力输出轴的内径大于定子轴的直径。
所诉定子轴的长度大于动力输出轴的长度。
所诉定子轴伸出前端盖轴承座、后端盖轴承座和管状动力输出轴。
所诉伸出后端盖轴承座的定子轴端部设有接电装置。
所诉前端盖与动力输出轴制成一体.
前端盖的作用除了起到电机前端盖的作用还要传递电机壳的反作用力,所以要做的很结实。
所诉外转子无反电机设置于固定装置的电机套筒内的轴承上,外转子无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和定子轴穿过电机套筒两端的转轴孔,无反电机通过轴承与电机套筒转动连接,且无反电机本体始终在电机套筒内转动,电机套筒通过电机套筒座设置于相应的平面上,所诉无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和定子轴转动方向相反,所诉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入齿轮、输出齿轮、改向齿轮、输出轴和改向齿轮轴,所诉无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和定子轴上固装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入齿轮,齿轮传动机构的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固装在输出轴的两端,输出轴设置在动力输出轴的侧下方,输出轴通过轴承支撑固定在相应的平面上,改向齿轮设置在定子轴的侧下方,所诉改向齿轮的一端与定子轴上的输入齿轮啮合,改向齿轮的另一端与输出轴上的第二输出齿轮啮合,所诉改向齿轮固装在改向齿轮轴上,改向齿轮轴通过轴承支撑固定在相应的平面上,所诉动力输出轴上的输入齿轮与输出轴上的第一输出齿轮啮合。
为了避免无反电机的机壳在旋转时不会缠绕电机出线,所诉接电装置的接电滑环设置于定子轴后端上,定子轴后端上的电机出线与接电滑环连接,接电滑环上设有凹槽,凹槽的背面设有绝缘层,设有绝缘层的一面与定子轴接触,接电弹片的一端的端部安装有碳头,接电弹片的碳头设置在凹槽中,接电装置的接电弹片的一端与接电滑环连接,接电弹片的另一端设置在电机套筒上的电机出线口处,电机出线口的设置位置与定子轴上的接电滑环相应,电源线与设置在电机出线口处的接电弹片的一端连接。
所诉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入齿轮、第一输出齿轮、内齿圈和输出轴,所诉无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和定子轴上分别固装输入齿轮,第一输出齿轮和内齿圈固装在输出轴的两端,定子轴上的输入齿轮与内齿圈啮合,动力输出轴上的输入齿轮与输出轴上的第一输出齿轮啮合,所诉输出轴设置于动力输出轴的上方,输出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相应的平面上。
所诉外转子无反电机的前端设有动力输出轴和定子轴,所诉传动机构为皮带轮传动机构和齿轮传动机构的主动轮、从动轮、皮带、输入齿轮、第一输出齿轮和输出轴,所诉外转子无反的定子轴上固装主动轮,动力输出轴上固装输入齿轮,第一输出齿轮和从动轮固装在输出轴的两端,输出轴设置于动力输出轴的上方,输出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相应的平面上,动力输出轴上的输入齿轮与输出轴上的第一输出齿轮啮合,定子轴上的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转动连接。
所诉外转子无反电机的前端设有动力输出轴和定子轴,所诉传动机构为皮带轮传动机构和齿轮传动机构的主动链轮、从链轮轮、链条、输入齿轮、第一输出齿轮和输出轴,所诉外转子无反电机的定子轴上固装主动链轮,动力输出轴上固装输入齿轮,第一输出齿轮和从动链轮固装在输出轴上的两端,输出轴设置于动力输出轴的上方,输出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相应的平面上,动力输出轴上的输入齿轮与输出轴上的第一输出齿轮啮合,定子上的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转动连接。
所诉无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和定子轴转动方向相反。
所诉无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作用是传递动力,定子轴的作用是传递反作用力。
所诉无反电机上的动力输出轴和定子轴可以同时连接驱动不同物体。
所诉传动装置的两个输入齿轮、两个输出齿轮和改向齿轮的模数一致。
所诉齿轮传动机构的两个输入齿轮的模数和齿数一致。
所诉齿轮传动机构的两个输出齿轮的模数和齿数一致。
所诉齿轮传动机构的两个输入齿轮与改向齿轮的模数和齿数一致。
所诉齿轮传动机构的两个输出齿轮与改向齿轮的模数和齿数一致。
所诉齿轮传动机构的两个输入齿轮、两个输出齿轮和改向齿轮的模数和齿数一致。
所诉齿轮传动机构两个啮合的内齿圈和输入齿轮的模数相同。
所诉齿轮传动机构的两个啮合的内齿圈和输入齿轮与其它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模数和齿数不同。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消除电机的反作用力,利用电机自身的反作用力来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外转子无反作用力电机示意图,
图3为外转子电机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皮带轮传动机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链轮传动机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接电装置示意图,
图8为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中;1为外转子无反作用力电机本体、2为前端盖、3为定子轴、4为动力输出轴、5为前端盖轴承座、6为后端盖、7为后端盖轴承座、8为改向齿轮、9为输入齿轮、10为第一输出齿轮、11为第二输出齿轮、12为输出轴、13为改向齿轮轴、14为轴承座、15为电机套筒、16为轴承、17为电机套筒座、18为接电滑环、19为接电弹片、20为电机出线口、21为电机出线、22为外转子电机、23为外转子、24为定子、25为转轴孔、26为内齿圈、27为主动轮、28为从动轮、29为皮带、30为主动链轮、31为从动链轮、32为链条、33为凹槽、34为碳头、35为绝缘层、36为电机挡片、37为转轴孔、38为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外转子无反作用力电机,包括外转子无反作用力电机本体(以下称无反电机)1、为外转子电机22,无反作用力电机固定装置,接电装置、齿轮传动机构,链轮传动机构、皮带轮传动结构。
所诉前端盖2的中心位置上垂直设有管状动力输出轴4,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和定子轴3在同一水平线上,动力输出轴4与定子轴3同心。
所诉前端盖2与管状动力输出轴4制成一体
所诉动力输出轴4为管状形的动力输出轴4。
所诉动力输出轴4套在定子轴3上。
所诉动力输出轴4与定子轴3之间设有间隙。
所诉动力输出轴4的内径大于定子轴3的直径。
所诉定子轴3的长度大于动力输出轴4的长度。
所诉定子轴3伸出前端盖轴承座5、后端盖轴承座7和管状动力输出轴4。
所诉伸后端盖轴承座7的定子轴3端部设有接电装置。
如图1所示,所诉外转子无反电机1设置于电机套筒15内的轴承16上,无反作用力电机1通过轴承16与电机套筒15转动连接,且无反作用力电机1始终在电机套筒15内转动,所诉电机套筒15内的两端设有轴承位38,轴承位38大小与轴承16相应,轴承16设置在轴承位38中,所诉轴承16的内径大小与无反作用力电机1的外径相应,电机套筒15两端设有电机挡片36,电机挡片36挡住轴承16和无反作用力电机1,电机挡片36的中心位置设有供无反作用力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12和传反轴13穿过的转轴孔37,动力输出轴12和传反轴13穿过转轴孔37,电机套筒15通过电机套筒座17设置于相应的平面上,所诉前端盖2设有管状动力输出轴4,所诉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和定子轴3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诉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和定子轴3上固装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入齿轮9,齿轮传动机构的第一输出齿轮10和第二输出齿轮11固装在输出轴12的两端,输出轴设置在动力输出轴的侧下方,输出轴12通过轴承座14固定在相应的平面上,改向齿轮8设置于传反轴3的侧下方,所诉改向齿轮8的一端与定子轴3上的输入齿轮9啮合,改向齿轮8的另一端与输出轴12上的第二输出齿轮11啮合,所诉改向齿轮8固装在改向齿轮轴13上,改向齿轮轴13通过轴承座14固定在相应的平面上,动力输出轴4上的输入齿轮9与输出轴12上的第一输出齿轮10啮合,为了避免无反电机1的定子轴3在旋转时不会缠绕电机出线21,所诉接电装置的接电滑环18设置于定子轴3的后端上,定子轴3的后端上的电机出线21与接电滑环连接18,接电滑环18上设有凹槽33,凹槽33的背面设有绝缘层35,设有绝缘层35的一面定子轴3接触,所诉接电弹片19的一端设有碳头34,接电弹片19设有碳头34的一端设置在凹槽33中,电机出线与接电滑环18连接,接电弹片19的一端与接电滑环18连接,接电弹片19的另一端固定在电机套筒上的电机出线口20处,电机出线口20的设置位置与定子轴3上的接电滑环18相应,电源线与设置在电机出线口20处的接电弹片19的一端连接。或者将碳刷架固定在电机套筒15的后端,滑环固装在定子轴3后端,碳刷与滑环转动连接。
如图4所示,所诉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入齿轮9、第一输出齿轮10、内齿圈26和输出轴12,所诉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和定子轴3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诉外转子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和定子轴3上分别固装输入齿轮9,第一输出齿轮10和内齿圈26固装在输出轴12的两端,定子轴3上的输入齿轮9与内齿圈26啮合,动力输出轴4上的输入齿轮9与输出轴12上的第一输出齿轮10啮合,所诉输出轴12设置于动力输出轴4的上方,输出轴12通过轴承座14固定在相应的平面上,
如图5所示,所诉传动机构为皮带轮传动机构和齿轮传动机构的主动轮27、从动轮28、皮带29、输入齿轮9、第一输出齿轮10和输出轴12,所诉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和定子轴3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诉外转子无反1的定子轴3上固装主动轮27,动力输出轴4上固装输入齿轮9,第一输出齿轮10和从动轮28固装在输出轴12的两端,输出轴12设置于动力输出轴4的上方,输出轴12通过轴承座14固定在相应的平面上,动力输出轴4上的输入齿轮9与输出轴12上的第一输出齿轮10啮合,定子轴3上的主动轮27通过皮带29与从动轮28转动连接。
如图6所示,所诉外转子无反电机1的前端设有动力输出轴4和定子轴3,所诉传动机构为链轮传动机构和齿轮传动机构的主动链轮30、从动链轮31、链条32、输入齿轮9、第一输出齿轮10和输出轴12,所诉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和定子轴3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诉无反电机1的定子轴3上固装主动链轮30,动力输出轴4上固装输入齿轮9,第一输出齿轮10和从动链轮31固装在输出轴12上的两端,输出轴12设置于动力输出轴的上方,输出轴12通过轴承座14固定在相应的平面上,动力输出轴上4的输入齿轮9与输出轴12上的第一输出齿轮10啮合,定子轴3上的主动链轮30通过链条32与从动链轮31转动连接。
所诉外转子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和定子轴3的转动方向相反。
所诉外转子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的作用是传递动力,定子轴3的是传递反作用力。
所诉外转子无反作用力电机1上的动力输出轴4和定子轴3同时连接驱动转动方向不同的不同物体。
所诉齿轮传动机构的两个输入齿轮9、两个输出齿轮10、11和改向齿轮8的模数一致。
所诉齿轮传动机构的两个输入齿轮9的模数和齿数一致。
所诉齿轮传动机构的两个输出齿轮10、11的模数和齿数一致。
所诉齿轮传动机构的两个输入齿轮9与改向齿轮8的模数和齿数一致。
所诉齿轮传动机构的两个输出齿轮10、11与改向齿轮8的模数和齿数一致。
所诉齿轮传动机构的两个输入齿轮9、两个输出齿轮10、11和改向齿轮8的模数和齿数一致。
所诉齿轮传动机构的两个啮合的内齿圈26和输入齿轮9与动力输出轴4上的输入齿轮9和输出齿轮10的模数和齿数不同。
所诉齿轮传动机构的两个啮合的内齿圈26和输入齿轮9的模数相同。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所诉外转子无反电机1设置于电机套筒15内的轴承16上,无反作用力电机1通过轴承16与电机套筒15转动连接,且无反作用力电机1始终在电机套筒15内转动,所诉电机套筒15内的两端设有轴承位38,轴承位38大小与轴承16相应,轴承16设置在轴承位38中,所诉轴承16的内径大小与无反作用力电机1的外径相应,电机套筒15两端设有电机挡片36,电机挡片36挡住轴承16和无反作用力电机1,电机挡片36的中心位置设有供无反作用力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12和传反轴13穿过的转轴孔37,动力输出轴12和传反轴13穿过转轴孔37,电机套筒15通过电机套筒座17设置于相应的平面上,所诉前端盖2的中心位置上垂直设有管状动力输出轴4,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和定子轴3在同一水平线上,动力输出轴4与定子轴3同心,所诉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和定子轴3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诉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和定子轴3上固装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入齿轮9,齿轮传动机构的第一输出齿轮10和第二输出齿轮11固装在输出轴12的两端,输出轴设置在动力输出轴的侧下方,输出轴12通过轴承座14固定在相应的平面上,改向齿轮8设置于传反轴3的侧下方,所诉改向齿轮8的一端与定子轴3上的输入齿轮9啮合,改向齿轮8的另一端与输出轴12上的第二输出齿轮11啮合,所诉改向齿轮8固装在改向齿轮轴13上,改向齿轮轴13通过轴承座14固定在相应的平面上,动力输出轴4上的输入齿轮9与输出轴12上的第一输出齿轮10啮合,所诉接电装置的接电滑环18设置在定子轴3上,接电弹片19的一端设置在接电滑环18的凹槽中,电机出线与接电滑环18连接,接电装置的接电弹片19的一端与接电滑环18连接,接电弹片19的另一端固定在电机套筒上的电机出线口20处,并且与电源线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当无反电机1启动时,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开始转动,同时无反电机1的定子轴3在定子24传递过来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开始往动力输出轴4转动方向的不同方向转动,所诉定子轴3转动带动定子轴3上的输入齿轮9转动,动力输出轴4上的输入齿轮9驱动输出轴12上的第一输出齿轮10旋转,同时定子轴3上的输入齿轮9驱动改向齿轮8旋转,由于动力输出轴4和定子轴3的转动方向相反,此时的改向齿轮8转动方向和动力输出轴4上的输入齿轮9转动方向一致,同时改向齿轮8驱输出轴12上的第二输出齿轮11旋转,此时的第一输出齿轮10与第二输出齿轮11的转动方向一致,第一输出齿轮10和第二输出齿轮11同方向旋转从而带动输出轴12旋转,实现动力与反作用力的输出,此时的输出轴12代替了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连接驱动其它物体的功能,此时有两个力在驱动输出轴,一个是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传递过来的作用力,另一个是无反电机1的定子轴3传递过来的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所以此时输出轴12的动力要比动力输出轴4的动力大。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所诉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入齿轮9、第一输出齿轮10、内齿圈26和输出轴12,所诉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和定子轴3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诉外转子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和定子轴3上分别固装输入齿轮9,第一输出齿轮10和内齿圈26固装在输出轴12的两端,定子轴3上的输入齿轮9与内齿圈26啮合,动力输出轴4上的输入齿轮9与输出轴12上的第一输出齿轮10啮合,所诉输出轴12设置于动力输出轴4的上方,输出轴12通过轴承座14固定在相应的平面上,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
当无反电电机1启动时,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和传反轴3开始不同方向转动,动力输出轴4上的输入齿轮9驱动第一输出齿轮10反方向旋转,定子轴3上的输入齿轮9驱动内齿圈26同方向旋转,由于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和传反轴3的转动方向相反,此时的第一输出齿轮10和内齿圈7旋转方向一致,第一输出齿轮10和内齿圈26同方向旋转从而带动输出轴12旋转,实现动力与反作用力的输出,此时的输出轴12代替了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连接驱动其它物体的功能,此时有两个力在驱动输出轴12,一个是动力输出轴4传递的作用力,另一个是定子3传递的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所以此时输出轴12的动力要比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的动力大。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所诉传动机构为皮带轮传动机构和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入齿轮9、第一输出齿轮10、输出轴12,主动轮27、从动轮28和皮带29,所诉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和定子轴3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诉外转子无反1的定子轴3上固装主动轮27,动力输出轴4上固装输入齿轮9,第一输出齿轮10和从动轮28固装在输出轴12的两端,输出轴12设置于动力输出轴4的上方,输出轴12通过轴承座14固定在相应的平面上,动力输出轴4上的输入齿轮9与输出轴12上的第一输出齿轮10啮合,定子轴3上的主动轮27通过皮带29与从动轮28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
当无反电机1启动时,套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和传反轴3开始不同方向转动,动力输出轴4上的输入齿轮9驱动第一输出齿轮10反方向旋转,定子轴3上的主动轮27通过皮带29驱动从动轮28同方向旋转,由于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和传反轴3的转动方向相反,此时的第一输出齿轮10和从动轮28的旋转方向一致,第一输出齿轮10和从动轮28同方向旋转从而带动输出轴12旋转,实现动力与反作用力的输出,此时的输出轴12代替了动力输出轴4连接驱动其它物体的功能,此时有两个力在驱动输出轴12,一个是动力输出轴4传递的作用力,另一个是定子轴3传递的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所以此时输出轴12的动力要比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的动力大。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所诉外转子无反电机1的前端设有动力输出轴4和定子轴3,所诉传动机构为链轮传动机构和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入齿轮9、第一输出齿轮10、输出轴12,主动链轮30、从动链轮31和链条32,所诉无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4和定子轴3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诉子无反电机1的定子轴3上固装主动链轮30,动力输出轴4上固装输入齿轮9,第一输出齿轮10和从动链轮31固装在输出轴12上的两端,输出轴12设置于动力输出轴的上方,输出轴12通过轴承座14固定在相应的平面上,动力输出轴上4的输入齿轮9与输出轴12上的第一输出齿轮10啮合,定子轴3上的主动链轮30通过链条31与从动链轮32转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