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3280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电动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电动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电路中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因此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目前大多数电动机固定的方式简单,通常在电动机外壳上固定安装底座,而底座与底面直接接触,减震效果较差,电动机的零部件会产生震动而发出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电动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电动机,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顶部设有控制器,所述保护外壳内壁的底部设有油压减震装置,所述油压减震装置的顶部通过电动机底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主体,所述电动机主体的表面设有三个减震块,并且三个减震块依次固定连接在电动机主体的左侧、顶部和右侧,所述保护外壳对应减震块的位置设有三个弹簧基座,所述弹簧基座的凹槽内设有减震弹簧。

所述油压减震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设有泄油腔外壳,所述泄油腔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泄油孔,所述泄油腔外壳对应泄油孔的位置设有泄油管,所述泄油管内设有电磁阀,所述泄油管下部的两侧均设有与其相连通的输油管,所述泄油腔外壳的两侧均设有补偿管,所述补偿管内壁的顶部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自由端通过上补偿活塞与补偿弹簧固定连接,所述补偿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补偿活塞,所述泄油腔外壳顶部的 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泄油腔外壳的顶部设有油液层,所述油液层的顶部设有油压活塞,所述油压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导杆,所述传导杆的顶端贯穿壳体的顶部且延伸至壳体的外部并与承载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主体、电磁阀、电动伸缩杆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在保护外壳内壁的底部,所述承载板的顶部与电动机主体底部的电动机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油管远离泄油管的一端依次贯穿泄油腔外壳和补偿管并裸露在补偿管的内部,所述输油管与补偿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油液层内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底部与泄油腔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导杆的表面套接有减震垫圈,并且减震垫圈设置在位于壳体外部的传导杆上。

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电动机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减震效果好的电动机,通过设置保护外壳、减震块、弹簧基座、减震弹簧和油压减震装置,有效的减小了电动机主体在工作时所产生的震动,避免了电动机主体与地面直接接触,进而避免了噪音的产生,而且避免了电动机主体长时间震动而使得电动机主体内部零件产生损坏,增加了电动机主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经济损失,有着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外壳、2控制器、3油压减震装置、31壳体、32泄油腔外壳、33泄油管、34输油管、35补偿管、36电动伸缩杆、37补偿弹簧、38油液层、 39油压活塞、310传导杆、311承载板、312缓冲弹簧、4电动机主体、5减震块、6弹簧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电动机,包括保护外壳1,保护外壳1的顶部设有控制器2,保护外壳1内壁的底部设有油压减震装置3,油压减震装置3的顶部通过电动机底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主体4,电动机主体4的表面设有三个减震块5,并且三个减震块5依次固定连接在电动机主体4的左侧、顶部和右侧,保护外壳1对应减震块5的位置设有三个弹簧基座6,弹簧基座6的凹槽内设有减震弹簧7,减震弹簧7的一端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减震弹簧7的另一端与电动机主体4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减震块5、弹簧基座6和减震弹簧7相互配合,当电动机主体4产生震动时减震块5通过挤压减震弹簧7缓冲震动力,结构简单,避免了电动机主体4震动与保护外壳1之间发生碰撞而产生噪音,而且保护了电动机主体4内部零件不会因震动产生的碰撞而发生损坏。

油压减震装置3包括壳体31,壳体31固定连接在保护外壳1内壁的底部,壳体31内壁的底部设有泄油腔外壳32,泄油腔外壳32的顶部开设有泄油孔,泄油孔用于连通油液层38与泄油管33,进而使液压油能够在油液层38与泄油管33之间流动,泄油腔外壳32对应泄油孔的位置设有泄油管33,泄油管33内设有电磁阀,泄油管33下部的两侧均设有与其相连通的输油管34,输油管34远离泄油管33的一端依次贯穿泄油腔外壳32和补偿管35并裸露在 补偿管35的内部,输油管34与补偿管35相连通,输油管34用于使泄油管33与补偿管35相连通,进而使液压油能够在泄油管33与补偿管35之间流动,泄油腔外壳32的两侧均设有补偿管35,补偿管35内壁的顶部设有电动伸缩杆36,电动伸缩杆36的自由端通过上补偿活塞与补偿弹簧37固定连接,补偿弹簧37用于缓冲液压油对下补偿活塞产生的压力,补偿弹簧3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补偿活塞,上补偿活塞和下补偿活塞用于承载补偿管35内的液压油与电动伸缩杆36之间所产生的压力与推动力,泄油腔外壳32顶部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油液层38内的液压油所产生的压力,并传输信号至控制器2,泄油腔外壳32的顶部设有油液层38,油液层38内设有缓冲弹簧312,缓冲弹簧312的底部与泄油腔外壳32的顶部固定连接,缓冲弹簧312用于油压活塞39对油液层38产生的压力,油液层38的顶部设有油压活塞39,油压活塞3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导杆310,传导杆310用于传导承载板311所产生的力,传导杆310的表面套接有减震垫圈,并且减震垫圈设置在位于壳体31外部的传导杆310上,减震垫圈用于减少承载板311与壳体31之间所产生的力,传导杆310的顶端贯穿壳体31的顶部且延伸至壳体31的外部并与承载板3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承载板311的顶部与电动机主体4底部的电动机底座固定连接,电动机主体4、电磁阀、电动伸缩杆36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2电连接,通过设置保护外壳1、减震块5、弹簧基座6、减震弹簧7和油压减震装置3,有效的减小了电动机主体4在工作时所产生的震动,避免了电动机主体4与地面直接接触,进而避免了噪音的产生,而且避免了电动机主体4长时间震动而使得电动机主体4内部零件产生损坏,增加了电动机主体4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经济损失,有着较高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当减震效果好的电动机使用时,电动机主体4工作所产生的震动通过承载板311和传导杆310对油压活塞39产生压力,油压活塞39受 到压力后向下推进挤压油液层38,当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压力过大时传输信号至控制器2,控制器2打开电磁阀,油液层38中的液压油通过泄油管33和输油管34流入补偿管35中,进而减小了承载板311的压力,当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压力恒定不变时传输信号至控制器2,控制器2启动电动伸缩杆36向下推动上补偿活塞、补偿弹簧37和下补偿活塞,进而将补偿管35中的液压油压入油液层38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