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隙调节机,特别是指一种电机转子轴向间隙调节机。
背景技术:
车辆的散热风扇驱动采用电机驱动,这种电机具有转子,转子的转子轴在前端和后端受到轴承支承并安装在两端的端盖上,电机的转子轴伸出定子壳的一端为前端,对应的一端则为后端,因而转子轴的后端转动安装于后端盖上,而转子轴的前端贯穿前端盖且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前端盖上,前端盖与定子壳卡接固定。该转子具有由带有铁芯的线圈构成的电枢,以及了供给电流而具有分段的换向器,该换向器上设置有用于供电的滑动触点。换向器处于转子轴的后端,为了在电机运行时保持噪声和磨损尽可能地小,需要在轴向上尽可能间隙小地支承转子。为实现这一点,目前常规的方式是可以借助薄的调整垫片个别地调整轴向间隙,为此必须测量轴承间隙,然后选择相应的调整垫片并且装入。借助个别提供的调整垫片调整轴向间隙非常耗时。且也无法保证生产的电机的整体的品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轴向间隙调节机,该间隙调节机可快速的对出厂前的每个电机进行轴向间隙调整,极大的提高了间隙调整的准确性,提高了效率,调整更加方便,确保了产品的质量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转子轴向间隙调节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上固定有与电机的前端盖匹配的下凹模,所述下凹模上设置有方便电机转子轴前端插入的插孔,所述下凹模上竖直滑动安装有两个用于对称顶压电机前端盖使其轴向变形的顶压块,所述机架上处于操作平台的下端竖直滑动安装有下滑座,该下滑座由下滑座升降动力装置驱动,所述下滑座上固定有推动顶压块竖直滑动的顶压传动件,所述下滑座上竖直滑动安装有与电机转子轴的下端配合的下顶杆,所述下顶杆由安装于下滑座上的下顶杆升降动力装置驱动;所述机架上位于操作平台的上方竖直滑动安装有由上滑座升降动力装置驱动的上滑座,所述上滑座上安装有与电机后端盖匹配的上压模,所述上压模上设置有与电机转子轴对应的通孔,所述上滑座上滑动安装有上顶杆,该上顶杆处于通孔内且与电机转子轴的后端对应,所述上滑座上安装有驱动上顶杆竖直升降的上顶杆升降动力装置,所述上顶杆连接有测量上顶杆移动距离的测量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测量机构包括安装于上滑座上且竖直设置的直线位移传感器,所述上顶杆上安装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直线传感器的检测杆的下方且与检测杆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与电机的供电接口插接的快速供电插口,所述快速供电插口与电源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对电机的定子壳进行敲打的震打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震打装置包括安装于操作平台上的震打气缸,所述震打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震打块,所述震打气缸的活塞杆运行方向与电机的径向方向一致。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下凹模包括外模筒和固定于外模筒下端的底盖,所述外模筒的内孔内固定安装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上端部固定有左右对称的弧形的半模,两半膜之间设置有方便电机前端盖嵌入的嵌入槽,所述导向筒内竖直滑动安装有传动筒,所述传动筒的中心处设置了所述插孔,所述传动筒的上端部对称安装了两个所述顶压块,所述顶压块处在嵌入槽内,所述传动筒的下端与顶压传动件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顶压传动件包括顶压传动筒,所述顶压传动筒固定于下滑座上,所述顶压传动筒内竖直滑动安装有所述下顶杆,所述顶压传动筒上设置有轴向条槽,所述轴向条槽内安装有与下顶杆连接的传动杆,所述下顶杆升降动力装置与传动杆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上顶杆升降动力装置包括上顶杆驱动气缸,所述上顶杆驱动气缸安装于上滑座上,所述上顶杆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上顶杆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上滑座升降动力装置为上滑座驱动气缸,所述操作平台上固定有上立柱,所述上立柱的上端固定有上固定座,所述上滑座驱动气缸固定于上固定座上,所述上固定座上设置有两个导套,所述上滑座上固定有两个穿入导套定位的定位杆,所述上滑座驱动气缸竖直设置且活塞杆与上滑座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限制上滑座滑动的下止点位置的限位装置。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该轴向间隙调节机具备以下优点:1.该调节机可对每个电机的轴向间隙进行快速自动调整,实际操作时只需将电机的前端朝下放入到下凹模内,转子轴插入到插孔内,然后上压模下降压住电机的后端盖,利用顶压块顶压电机的前端盖,使电机的前端盖靠近定子壳处2mm左右处产生压痕,使前端盖发生轴向位移,实现了轴向间隙的自动调整;2.该调节机在进行轴向间隙调整前对间隙进行测量,利用上顶杆可挤压转子轴使其最大限度的掉落到下方,此时再进行测量,利用下顶杆顶推转子轴,转子轴所能移动的距离即为轴向间隙,这样间隙调整更加准确;3.该调节机只需要操作者将电机放置后即可全自动完成,无需再人工干预,无需添加垫片,这样提高了效率。
又由于所述测量机构包括安装于上滑座上且竖直设置的直线位移传感器,所述上顶杆上安装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直线传感器的检测杆的下方且与检测杆配合,当上顶杆最大限度的下压转子轴时,直线位移传感器的检测杆会下降到最低位置,此位置作为测量起始位置,当下顶杆顶着转子轴移动到最高位置时,挡块会推着检测杆同样移动到最高位置,此位置作为测量的终点位置,这样即可准确的自动的检测间隙的大小,方便后续的调整。
又由于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与电机的供电接口插接的快速供电插口,所述快速供电插口与电源连接,这样,通过快速供电插口可给电机供电,使电机的转子旋转,这样,可确保转子轴的前端轴承和后端轴承同心,方便转子轴下降到最低位置,使间隙的检测更加准确。
又由于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对电机的定子壳进行敲打的震打装置,该震打装置可在电机的转子旋转的同时对定子壳进行震打,更能确保前端轴承和后端轴承同心,使转子轴更加松动更加方便转子轴下降到最低位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又由于所述下凹模包括外模筒和固定于外模筒下端的底盖,所述外模筒的内孔内固定安装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上端部固定有左右对称的弧形的半模,两半膜之间设置有方便电机前端盖嵌入的嵌入槽,所述导向筒内竖直滑动安装有传动筒,所述传动筒的中心处设置了所述插孔,所述传动筒的上端部对称安装了两个所述顶压块,所述顶压块处在嵌入槽内,所述传动筒的下端与顶压传动件配合,传动筒的运行顺畅,传动筒实现顶压块的驱动,而传动筒的内孔作为插孔,方便转子轴的插入以及下顶杆的顶推,该下凹模结构合理,构思新颖,满足间隙检测和轴向间隙调整的双重要求。
又由于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限制上滑座滑动的下止点位置的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可限制上滑座向下滑动的极限位置,使下凹模和上压模之间的配合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隐藏了部分机架和外面板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隐藏了部分机架和外面板后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隐藏了部分机架和外面板后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6是下凹模的立体图;
图7是下凹模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8是下凹模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图8在A-A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电机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中:1.机架;2.操作平台;3.下凹模;31.外模筒;32.半模;33.插孔;34.导向筒;35.传动筒;36.底盖;4.上压模;5.上滑座;6.直线位移传感器;7.挡块;8.上固定座;9.导套;10.上滑座升降动力装置;11.定位杆;12.下固定座;13.下滑座;14.下顶杆升降动力装置;15.下滑座升降动力装置;16.震打装置;17.限位装置;18.顶压传动筒;19.传动杆;20.上顶杆升降动力装置;21.顶压块;22.转子轴;23.前端盖;24.定子壳;25.顶压部位;26.上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电机转子轴向间隙调节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操作平台2,所述操作平台2上固定有与电机的前端盖23匹配的下凹模3,所述下凹模3上设置有方便电机转子轴22前端插入的插孔33,所述下凹模3上竖直滑动安装有两个用于对称顶压电机前端盖23使其轴向变形的顶压块21。
如图10所示,该图中表示了用于汽车散热风扇的电机,该电机的转子轴22的后端通过后轴承安装于后端盖上,后端盖与定子壳24固定;而转子轴22的前端贯穿前端盖23且通过前轴承安装于前端盖23上,而前端盖23包括一个用于与定子壳24卡接固定的水平板部以及用于安装前轴承的筒部,而该间隙调节机所要作用的就是水平板部上且靠近定子壳2mm左右处作为顶压部位25,该顶压部位25实则是靠近水平板部与定子壳24的卡接处。
如图6至图9所示,所述下凹模3包括外模筒31和固定于外模筒31下端的底盖36,所述外模筒31的内孔内固定安装有导向筒34,所述导向筒34的上端部固定有左右对称的弧形的半模32,两半膜之间设置有方便电机前端盖23嵌入的嵌入槽,所述导向筒34内竖直滑动安装有传动筒35,所述传动筒35的中心处设置了所述插孔33,所述传动筒35的上端部对称安装了两个所述顶压块21,所述顶压块21处在嵌入槽内,所述传动筒35的下端与顶压传动件配合。当下顶杆顶推转子轴22时,转子轴22是处于传动筒35的插孔33内,转子轴22轴向移动并不受影响,同样,而当顶压传动件顶推传动筒35时,转子轴22也不受影响,因此,两者相互独立,实现了间隙的测量和间隙的调整。
所述机架1上处于操作平台2的下端竖直滑动安装有下滑座13,该下滑座13由下滑座升降动力装置15驱动,所述下滑座13上固定有推动顶压块21竖直滑动的顶压传动件,所述下滑座13上竖直滑动安装有与电机转子轴22的下端配合的下顶杆,所述下顶杆由安装于下滑座13上的下顶杆升降动力装置14驱动;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机架1上处于操作平台2的下方固定有下立杆,下立杆上固定有下固定座12,而下固定座12上设置了下定位杆,下滑座13则套装在下定位杆上实现竖直滑动,而下滑座升降动力装置15采用电动执行器进行控制,可准确控制运行距离,精度更高。当然也不排出其他可精确控制行程的直线驱动机构。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顶压传动件包括顶压传动筒18,所述顶压传动筒18固定于下滑座13上,所述顶压传动筒18内竖直滑动安装有所述下顶杆,所述顶压传动筒18上设置有轴向条槽,所述轴向条槽内安装有与下顶杆连接的传动杆19,传动杆19贯穿轴向条槽可轴向移动,所述下顶杆升降动力装置14与传动杆19连接。所述下顶杆升降动力装置14采用气缸驱动,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的直线驱动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机架1上位于操作平台2的上方竖直滑动安装有由上滑座升降动力装置10驱动的上滑座5,所述上滑座5上安装有与电机后端盖匹配的上压模4,所述上压模4上设置有与电机转子轴22对应的通孔,所述上滑座5上滑动安装有上顶杆26,该上顶杆26处于通孔内且与电机转子轴22的后端对应,所述上滑座5上安装有驱动上顶杆26竖直升降的上顶杆升降动力装置20,所述上顶杆26连接有测量上顶杆26移动距离的测量机构。
所述上滑座升降动力装置10为上滑座5驱动气缸,所述操作平台2上固定有上立柱,所述上立柱的上端固定有上固定座8,所述上滑座5驱动气缸固定于上固定座8上,所述上固定座8上设置有两个导套9,所述上滑座5上固定有两个穿入导套9定位的定位杆11,实现上滑座5的竖直滑动,所述上滑座5驱动气缸竖直设置且活塞杆与上滑座5固定连接。
所述上顶杆升降动力装置20包括上顶杆驱动气缸,所述上顶杆驱动气缸安装于上滑座5上,所述上顶杆26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上顶杆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本实施例中,为了扩大上滑座升降动力装置10的形成,在上滑座5的下方设置了连接座,而此时,下压模则安装于连接座上。
所述测量机构包括安装于上滑座5上且竖直设置的直线位移传感器6,所述上顶杆26上安装有挡块7,所述挡块7位于直线传感器的检测杆的下方且与检测杆配合,该挡块7与检测杆可以连接也可只接触,当挡块7下降时,检测杆会因重力而下降,而挡块7上升时会推动检测杆上升。而直线位移传感器6就会检测出上顶杆26移动的距离,从而测量出轴向间隙。
所述操作平台2上设置有与电机的供电接口插接的快速供电插口,所述快速供电插口与电源连接。所述操作平台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对电机的定子壳24进行敲打的震打装置16。所述震打装置16包括安装于操作平台2上的震打气缸,所述震打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震打块,所述震打气缸的活塞杆运行方向与电机的径向方向一致。震打气缸安装于一个角铁上,该角铁上设置有竖直条孔和水平条孔,角铁通过约束于水平条孔内的螺钉安装于操作平台2上,而震打气缸通过约束于竖直条孔内的螺钉安装于角铁上。从而震打气缸的径向位置和高度可调。
当电机放置在下凹模3中后,下压模下降后可将快速供电插口与电机的供电接口对接,此时电机转子高速旋转,同时再通过震打气缸对定子壳24震打,就可以使前轴承和后支承同心,这样方便转子轴22下降到最低位置,使间隙的测量更加准确。
所述操作平台2上设置有限制上滑座5滑动的下止点位置的限位装置17。该限位装置17包括限位杆,该限位杆安装于上滑座5上,而操作平台2上则设置了与限位杆配合的限位块,当上滑座5下降到位时,限位杆会抵触限位块,实现定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