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轴承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5364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的轴承室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的轴承室结构。



背景技术:

噪声控制是环境保护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例如电机,噪声和振动是电机的主要指标之一,反映了电机设计质量、工艺水平及安装技术水平,轴承是多数电机必须的部件之一,轴承在运转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产生振动,从而引起噪声,为了提高我国电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迫切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或减小由轴承运转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从而有效的降低电机整体的振动和噪声。

如专利号为CN 205178721 U的一种降低电机振动和噪声的轴承室结构,包括电机端盖,所述的电机端盖中间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的环形凸起围成轴承室,所述的环形凸起的内壁设有若干个等距的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内嵌套有减振环,所述的减振环一部分处于环形凸起内,一部分处于轴承室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低电机振动和噪声的轴承室结构,由于增设了减振环,能有效的减少因轴承运转而产生的振动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噪声,从而提高了设备的整体性能。该专利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众所周知在端盖内侧壁上挖环形凹槽,较为麻烦及困难,同时也会增加生产成本,并且由于减振环数量较少,可能达到的减振效果不理想,但是通过增加减振环的方式解决该问题的话,又会回到上一个难题,也就是在端盖内侧壁上挖环形凹槽,较为麻烦及困难,同时也会增加生产成本的难题,并且在轴承高速运转之下,套在轴承上的减振环可能会从凹槽内甩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难题而提供一种电机的轴承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电机的轴承室结构,包括轴承室本体,所述轴承室本体内侧壁上周向设有多组竖直设置的沟槽,且位于轴承室本体顶端开口处的内侧壁上还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分别与沟槽及轴承室本体内部空间连通,其中沟槽截面呈等腰梯形,且其上底端与轴承室本体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沟槽内均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减振条,且减振条的上底端延伸至轴承室本体内部空间内,其中减振条的上底端还设有弧形缺口,所述凹槽内设有减振环,且减振环与减振条之间固定连接,其中轴承室本体的内侧壁上设有连接相邻的两根减振条的弧形加强条,所述减振条、减振环及加强条三者之间为一体设置。

优选的,所述减振环顶端与轴承室本体顶端之间处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减振条的两条腰边侧壁上均匀设有倒刺。

优选的,所述加强条的内弧边与弧形缺口之间构成一个圆形,且该圆形的直径与减振环的内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增设了减振条、减振环及加强条的关系,能有效的减少因轴承运转而产生的振动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噪声,从而提高了设备的整体性能,并且由于沟槽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关系,提高了减振条在沟槽内的稳固性,同时还通过加强条进一步提升减振条之间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去掉减振环后的俯视图。

图中:1、轴承室本体,2、沟槽,3、凹槽,4、减振条,5、减振环,6、弧形缺口,7、加强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一种电机的轴承室结构,包括轴承室本体1,所述轴承室本体1内侧壁上周向设有多组竖直设置的沟槽2,且位于轴承室本体1顶端开口处的内侧壁上还有一圈凹槽3,所述凹槽3分别与沟槽2及轴承室本体1内部空间连通,其中沟槽2截面呈等腰梯形,且其上底端与轴承室本体1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沟槽2内均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减振条4,且减振条4的上底端延伸至轴承室本体1内部空间内,其中减振条4的上底端还设有弧形缺口6,所述凹槽3内设有减振环5,且减振环5与减振条4之间固定连接,其中轴承室本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连接相邻的两根减振条4的弧形加强条7,所述减振条4、减振环5及加强条7三者之间为一体设置。

所述减振环5顶端与轴承室本体1顶端之间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减振条4的两条腰边侧壁上均匀设有倒刺以加强减振条4在沟槽2内的稳固性,所述加强条7的内弧边与弧形缺口6之间构成一个圆形,且该圆形的直径与减振环5的内径相等,这就使得减振条4、减振环5及加强条7三者都能作用于减小轴承运转而产生的振动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噪声,从而提高了设备的整体性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