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的转子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电机铸铜转子。
背景技术:
电机是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转子是电机的旋转部件,是用来实现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装置;定子是电机静止不动的部分,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组成,定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传统的电机转子结构有两种:一种是铝转子结构,铝锭加热后通过压铸机打入到叠压好的转子冲片中,同时在转子铁心的两端压铸形成端环、平衡柱和风叶结构,该种结构在中小型电机中非常普遍。因铝的电阻率为0.0434Ω.mm2/m,铜的电阻率为0.0217Ω.mm2/m,电阻率越高表示电阻越高,电机损耗也越高,对超高效率要求的小型电动机,转子导条使用铝条将很难保证电动机的效率水平达到相应的指标。中国专利ZL2011103365329公开了一种铸铜转子,含有转子铁芯,转子铁芯由一定个数大小形状相同的转子冲片叠压而成,转子冲片的中部设有轴孔,转子冲片的四周均布有一定个数的导条孔,各转子冲片中的导条孔相叠后连成转子铁芯中的导条槽,导条槽中压铸有铜导条,转子铁芯的两端设有铜端环,铜端环与铜导条压铸连接在一起,该铸铜转子结构复杂,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的电机铸铜转子。
为达到以上发明目明,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铸铜转子,包括一铸铜转子芯主体、一转子轴、一进风铸铜风扇叶片装置和一排风铸铜风扇叶片装置,所述铸铜转子芯主体设有一中心通孔,位于该中心通孔四周均匀分布有多个导风槽;所述进风铸铜风扇叶片装置和一排风铸铜风扇叶片装置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铸铜转子芯主体的前后两端,两风扇装置的中心分别设有与所述转子轴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转子轴依序插入所述进风铸铜风扇叶片装置、铸铜转子芯主体和排风铸铜风扇叶片装置,装配时所述转子轴与所述铸铜转子芯主体的中心通孔呈过盈配合。
所述转子轴输出端设有花键与负载连接。
所述进风铸铜风扇叶片装置和一排风铸铜风扇叶片装置通过焊接分别与所述铸铜转子芯主体固定。
上述结构的电机铸铜转子,由于采用了铸铜转子芯主体和进风、排风铸铜风扇叶片装置,转子芯主体设有多个通风槽,当电机旋转时,铸铜转子芯主体、两铸铜风扇叶片装置在转子轴的带动下一起旋转,外部空气由进风铸铜风扇叶片装置进入,穿过铸铜转子芯主体的多个导风槽时,将电机内部的热量随排风铸铜风扇叶片装置排出,较好地解决了电机由于高速旋转所产生的高温散热问题,起到了电机自身散热的作用。且整个铸铜转子的结构件少、组装简单,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铸铜转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图1所示铸铜转子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
由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机铸铜转子100,包括一铸铜转子芯主体10、一转子轴20、一进风铸铜风扇叶片装置30和一排风铸铜风扇叶片装置40。铸铜转子芯主体10设有一中心通孔11,位于该中心通孔四周均匀分布有多个导风槽12;进风铸铜风扇叶片装置30和一排风铸铜风扇叶片装置40分别通过焊接或其它方式固定连接于铸铜转子芯主体10的前后两端,两风扇装置的中心分别设有与所述转子轴20相适配的安装孔31、41;转子轴20依序插入进风铸铜风扇叶片装置30、铸铜转子芯主体10和排风铸铜风扇叶片装置40,装配时转子轴20与铸铜转子芯主体10的中心通孔11呈过盈配合。转子轴20输出端21设有花键与负载连接。
由于采用了铸铜转子芯主体10和进风、排风铸铜风扇叶片装置,转子芯主体设有多个通风槽,当电机旋转时,铸铜转子芯主体10、两铸铜风扇叶片装置在转子轴20的带动下一起旋转,外部空气由进风铸铜风扇叶片装置进入,穿过铸铜转子芯主体10的多个导风槽12时,将电机内部的热量随排风铸铜风扇叶片装置40排出,较好地解决了电机由于高速旋转所产生的高温散热问题,起到了电机自身散热的作用。且整个铸铜转子的结构件少、组装简单,可靠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