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力机柜的拉出式连锁机构壳体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2082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力机柜的拉出式连锁机构壳体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力机柜的拉出式连锁机构壳体板,属于电力机柜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国家电网输变电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于电力机柜的需求量巨大,电力机柜内部的电器件经常需要拉入拉出检修,为有效防止检修人员带电操作发生触电危险,需要设计拉出检修时即电力机柜断电的连锁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电力机柜的拉出式连锁机构壳体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力机柜的拉出式连锁机构壳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底板,所述壳体底板的上端设置有向内弯折的上弯折板,所述壳体底板的下端设置有向内弯折的下弯折板,所述壳体底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向内弯折的侧弯折板,所述壳体底板上设置有条形轨道槽、L型轨道槽,所述L型轨道槽设置于所述条形轨道槽的右侧。

优选地,条形轨道槽与L型轨道槽之间设置有横向卡槽。

优选地,条形轨道槽与L型轨道槽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转动连接孔。

优选地,壳体底板上位于转动连接孔之间靠近L型轨道槽的位置还设置有竖向卡槽。

优选地,壳体底板上位于L型轨道槽的右侧设置有若干个竖向排布的铰接孔。

优选地,下弯折板的左侧还设置有安装卡槽,安装卡槽与电力机柜上凸起的卡块相配合连接。

优选地,下弯折板的右侧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内凹卡入边。

优选地,侧弯折板的上端与上弯折板的连接处开设有连接卡槽,连接卡槽与电力机柜上预留的连接卡柱相配合连接。

优选地,壳体底板、上弯折板和侧弯折板上均设置有限位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向内弯折的方式制作壳体板,实现了与电力机柜的配合安装,通过在壳体底板上设置条形轨道槽以及L型轨道槽,方便连锁机构沿轨道进行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竖向卡槽以及横向卡槽,方便电力机柜内的触点开关按钮探出壳体板,实现检修时先断电后检修操作的目的,防止发生检修过程中触电的危险,具有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好、实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1-壳体底板,2-上弯折板,3-下弯折板,4-侧弯折板,5-条形轨道槽,6-横向卡槽,7-L型轨道槽,8-转动连接孔,9-竖向卡槽,10-安装卡槽,11-铰接孔,12-限位连接孔,13-内凹卡入边,14-连接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和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电力机柜的拉出式连锁机构壳体板,包括壳体底板1,壳体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向内弯折的上弯折板2,壳体底板1的下端设置有向内弯折的下弯折板3,壳体底板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向内弯折的侧弯折板4,壳体底板1上设置有条形轨道槽5、L型轨道槽7,L型轨道槽7设置于条形轨道槽5的右侧,L型轨道槽7与条形轨道槽5用来供连锁机构的滑动杆件在确定的量程内滑动。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条形轨道槽5与L型轨道槽7之间设置有横向卡槽6,用来供与电力机柜内的触点开关按钮探出壳体底板1。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条形轨道槽5与L型轨道槽7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转动连接孔8,用来供连锁机构的传动件进行转动。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壳体底板1上位于转动连接孔8之间靠近L型轨道槽7的位置还设置有竖向卡槽9,用来供与电力机柜内的触点开关按钮探出壳体底板1。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壳体底板1上位于L型轨道槽7的右侧设置有若干个竖向排布的铰接孔11,用来供连锁机构的传动件的一端铰接在壳体底板上。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下弯折板3的左侧还设置有安装卡槽10,安装卡槽10与电力机柜上凸起的卡块相配合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下弯折板3的右侧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内凹卡入边13,用来方便壳体板安装在电力机柜上。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侧弯折板4的上端与上弯折板2的连接处开设有连接卡槽14,连接卡槽14与电力机柜上预留的连接卡柱相配合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壳体底板1、上弯折板2和侧弯折板4上均设置有限位连接孔12,用来安装限位螺钉或者限位销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