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面光伏组件支撑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同时市面上不断出现各类新型光伏组件。双面光伏组件是一种正、反面都能接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的组件。一般地,该双面光伏组件的正面接收太阳光直射光发电,背面通过吸收背景的反射光和周围的散射光来发电,这种正、反面均可发电的特点使得双面光伏组件与其它类型的组件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然而,市面上现有的用以支撑双面光伏组件的固定支架会对组件背面产生遮挡,导致组件背面的受光量减少,这样便会导致双面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市面上现有的用以支撑双面光伏组件的固定支架会对组件背面产生遮挡,导致组件背面的受光量减少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增加双面光伏组件的受光量的双面光伏组件支撑设备。
一种双面光伏组件支撑设备,包括:
双面光伏组件,具有若干个太阳能电池片及固定该太阳能电池片的边框;
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双面光伏组件的一侧,用以支撑该双面光伏组件,其中,该所述固定架包括若干个第一支撑梁及与所述第一支撑梁交叉设置的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及所述第二支撑梁与双面太阳能组件的边框接触;
立柱,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用以支撑所述固定架。
上述双面光伏组件支撑设备通过固定架的若干个第一支撑梁及与上述第一支撑梁交叉设置的第二支撑梁与双面光伏组件的边框接触,这样,便避免了上述第一支撑梁及第二支撑架因与上述双面光伏组件的电池片的形成遮挡,而影响电池片的受光量,进而提高了双面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梁相互垂直交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每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梁之间放置至少一行双面光伏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每相邻两个第二支撑梁之间放置至少一列双面光伏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每相邻两个第二支撑梁之间放置两列或三列双面光伏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立柱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面光伏组件支撑设备还包括:支持杆,设置于所述立柱与所述固定架之间,用以限制所述固定架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与双面光伏组件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双面光伏组件呈矩阵的排列于所述固定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双面光伏组件支撑设备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双面光伏组件支撑设备固定架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双面光伏组件支撑设备100,该双面光伏组件支撑设备100包括双面光伏组件140、固定架及立柱110。
双面光伏组件140具有若干个太阳能电池片及固定该太阳能电池片的边框,上述太阳能电池片用于接收太阳能光,并将该太阳能光转化为电能,上述边框主要用于固定该太阳能电池片。
上述固定架设置在上述双面光伏组件的一侧,用以支撑该双面光伏组件,上述固定架与上述双面光伏组件140一般是固定连接,双面光伏组件呈矩阵的排列于上述固定架上。其中,该固定架包括若干个第一支撑梁121及与上述第一支撑梁121交叉设置的第二支撑梁122,上述第一支撑梁121及上述第二支撑梁122与双面太阳能组件140的边框接触,并形成于用以支撑双面太阳能组件的支撑平面。
一般地,上述第一支撑梁121与上述第二支撑梁122相互垂直交叉,这样第一支撑梁121与第二支撑梁122便形成于与上述双面光伏组件140的形状相匹配的长方形。
更具体地说,上述每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梁121之间放置至少一行双面光伏组件140,本实施方式中以每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梁121之间放置一行双面光伏组件140为例,每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梁121之间的距离与双面光伏组件140对应宽度一致,上述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梁121恰好抵靠双面光伏组件140的边框所在位置并与该边框接触,这样,便避免了上述第一支撑梁121因与上述双面光伏组件140的电池片的表面形成遮挡,进而阻挡了电池片吸收太阳光能的效率。
同理,上述每相邻两个第二支撑梁122之间放置至少一列双面光伏组件140,本实施方式中以每相邻两个第二支撑梁122之间放置两列或三列双面光伏组件140为例,每相邻两个第二支撑梁122之间的距离与放置在其之间的两列或三列的双面光伏组件140对应长度一致,上述相邻两个第二支撑梁122恰好抵靠最外侧的双面光伏组件140的边框所在位置并与该位置的边框接触,这样,便避免了上述第二支撑梁122因与上述双面光伏组件140的电池片的表面形成遮挡,阻挡了电池片吸收太阳光能的效率。
上述双面光伏组件支撑设备100还包括立柱110,该立柱110一般设置在上述固定架的底部,用以支撑上述固定架,具体地,上述固定架设置在立柱110的一端,立柱110的另一端可固定在地面上,当然也可固定在其它位置,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限定。
上述固定架可与上述立柱110的一端固定连接,当该固定架与立柱110的一端固定连接时,固定架所支撑的双面光伏组件140相对于地面所呈的角度一定,相对地面不可调节。
上述固定架还可与上述立柱110的一端相对转动连接,当该固定架与该立柱110转动连接时,固定架所支撑的双面光伏组件140可相对于地面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调整,这样,便可根据太阳所在位置进行调整上面光伏组件140所接收太阳能时的角度,进而最大效率的吸收太阳光能。
当该固定架与该立柱110转动连接时,上述双面光伏组件支撑设备还包括支持杆130,该支撑杆130设置于上述立柱110与上述固定架之间,用以限制上述固定架转动。详细地说,上述支持杆130的一端连接固定架与立柱110连接点所在位置的一侧,另一端设置立柱110的一侧,且该支持杆130的两端与固定架及立柱110的连接点呈三角形,这样便可达到稳固的限定效果。
上述双面光伏组件支撑设备100通过固定架的若干个第一支撑梁121及与上述第一支撑梁121交叉设置的第二支撑梁122与双面光伏组件140接触,这样,便避免了上述第一支撑梁121及第二支撑架122因与上述双面光伏组件140的电池片的表面形成遮挡,而影响电池片的受光量,进而提高了双面光伏组件140的发电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