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墙体。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电池组件发电主要安装在建筑物屋顶,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在屋顶发电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使用面积小,发电量有限。尽管已有安装在建筑物外墙的太阳能玻璃幕墙发电装置,但玻璃幕墙不能保留传统建筑风格。安装玻璃幕墙不但成本高,而且还导致建筑通风、透气、透光功能差,影响室内人体健康。有些建筑根本不适合安装太阳能玻璃幕墙发电。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墙体,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太阳能光伏墙体,包括矩形边框、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导线和隔热板,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形状大小与矩形边框相匹配,太阳能光伏组件嵌入固定在矩形边框正面,且太阳能光伏组件表面与矩形边框正面齐平,隔热板嵌入固定在矩形边框背面,接线盒设置于太阳能光伏组件与隔热板之间,在隔热板上开设供导线通过的孔,导线与接线盒连接,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包括发电组件,发电组件向光的一侧设有透光板,发电组件背光的一侧设有底板,所述的发电组件与底板之间设有散热部件,散热部件与发电组件和底板固连。
作为优选,所述发电组件包括电池板、面膜和背膜,所述面膜设置于电池板与透光板之间,背膜设置于电池板与散热部件之间。这种结构比较简单,便于安装、拆卸。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部件上均匀设有若干蜂窝状散热孔。这种结构散热面积大,有利于提高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隔热板上开设与接线盒匹配的凹槽,接线盒底部安装在凹槽中,顶部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底板紧密接触。这种设置简化了结构,有利于安装和拆卸,便于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部件由金属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导线安装在导线管内,并与蓄电池连接向电器供电。这种结构有利于保护导线不被破坏,提高导线使用寿命,也便于导线安装和拆卸。
作为优选,所述矩形边框的外侧壁设有拼接槽或拼接凸块。这种结构便于相邻墙体的拼接定位,有利于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面膜采用EVA 材料制成,所述背膜采用TPT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透光板为玻璃板。
作为优选,所述透光板为透明塑料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光利用率高。由于设置了散热部件,使电池板发电时所产生的热量易于散发。而且,适用于建筑物外墙安装,有利于保留传统建筑风格,有利于安排建筑通风、透气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结构图;
图3是图2中发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太阳能光伏墙体,包括矩形边框1、太阳能光伏组件2、接线盒3、导线4和隔热板5。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2的形状大小与矩形边框1相匹配,太阳能光伏组件2嵌入固定在矩形边框1正面,且太阳能光伏组件2表面与矩形边框1正面齐平,隔热板5嵌入固定在矩形边框1背面,接线盒3设置于太阳能光伏组件1与隔热板5之间,在隔热板5上开设供导线通过的孔,导线4与接线盒3连接。
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2包括发电组件2-1,发电组件2-1向光的一侧设有透光板2-2,发电组件2-1背光的一侧设有底板2-3,所述的发电组件2-1与底板2-3之间设有散热部件2-4,散热部件2-4与发电组件2-1和底板2-3固连。所述发电组件2-1包括电池板2-1-1、面膜2-1-2和背膜2-1-3,所述面膜2-1-2设置于电池板2-1-1与透光板2-2之间,背膜2-1-3设置于电池板2-1-1与散热部件2-4之间。所述面膜2-1-2采用EVA 材料制成,所述背膜2-1-3采用TPT材料制成。
所述散热部件2-4上均匀设有若干蜂窝状散热孔。所述散热部件2-4由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隔热板5上开设与接线盒3匹配的凹槽,接线盒3底部安装在凹槽中,顶部与太阳能光伏组件2的底板2-3紧密接触。
所述矩形边框1的外侧壁设有拼接槽或拼接凸块。
所述透光板2-2可以为玻璃板,也可以为透明塑料板。
所述导线4安装在导线管内,并与蓄电池连接向电器供电。这种结构有利于保护导线不被破坏,提高导线使用寿命,也便于导线安装和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