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电压的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1675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压转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调节电压的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电源是电子产品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这些产品通常使用单电池供电,电池存储能量有限,不能够长时间提供电子产品的电能消耗,比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照相机、可充电电灯等电子产品都需要通过直流电源进行充电。不同的电子产品充电所需的电压也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的电子产品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充电电源进行充电。随着科技的发展,直流充电电源发展迅速,但现有的充电电源的输出电压通常是一定的,不能满足多种电子产品的充电需求,当需要不同的输出电压时,就需要多个充电电源,因此造成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电压、实现不同电压输出的电源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可调节电压的电源电路,包括电压调节芯片、电位器、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直流电压表头,所述电压调节芯片与所述输入接口之间并联有电容C1、C2,所述电压调节芯片的VIN管脚和SW管脚之间连接有电感L1,所述电压调节芯片的SW管脚和FB管脚之间连接有稳压二极管D1和电位器;所述电位器与电阻R1串联接地;所述电位器与所述输出接口之间并联有电容C3、C4;所述直流电压表头与所述输出接口对应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直流电压表头与所述输出接口之间安装有开关S1,用于控制所述直流电压表头的开启和关闭。

优选的,所述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均为USB接口。

优选的,所述电压调节芯片的型号为XL6009。

优选的,所述直流电压表头为两线DC数字显示直流电压表头。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输入接口与输入电压对应连接,输出接口与负载对应连接,通过旋转电位器的旋钮改变电位器RP1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从而实现输出电压值的变换。直流电压表头能够实时显示输出电压值的变化,当输出电压值调至所需的的电压时,停止电位器的旋转,输出的电压就是需要的电压。调节至所需电压后,通过开关S1可实现数显电压表头的关闭,从而减少电源能耗。当输出电压的电流较小,驱动负载能力较低时,可更换输入电源的功率,从而实现所需转换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常用电压源装置电路较为复杂,输出电压单一,当需要不同的电压时需要更换不同的电压源,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电路可以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输出不同的电压,当需要不同的输出电压时能迅速地转换,通过数显电压表头能够显示当前的电压数值,快速的进行电压转换,并且能够断开开关关闭数显电压表头,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2.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简单、实用,输入接口和输出输出都可采用USB接口,方便电子设备与电源之间的连接。使用直流电压表头,可实现电压的变换的实时显示,方便调节电压到使用的电压,另外在电压表头加有开关,当调节好电压之后,可以通过开关关闭直流电压表头的电压显示,减少电源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电压的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可调节电压的电源电路,参见图1,包括电压调节芯片、电位器、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直流电压表头。电压调节芯片的型号为XL6009,其VIN和GND输入管脚并联C1、C2两个电容,输入电压通过输入接口和电容C1两端相连,电压调节芯片的VIN和SW管脚连接电感L1,稳压二极管D1正极与SW管脚相连,负极与电位器RP1相连,电位器RP1另一端与电压调节芯片的FB管脚相连,并与电阻R1串联接地。电容C3、C4并联,接在电位器RP1和输出接口之间。输入接口为USB接头J1,输出接口为USB接头J2。两线DC数字直流电压表头正极通过开关S1接输出接口的正极,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为:手动将输入电压通过USB接口与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电路相连接,通过旋转电位器的旋钮调节电位器RP1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从而实现输出电压值的变换,当正向旋转电位器RP1的旋钮时,输出电压值增大,反向旋转电位器RP1的旋钮时则输出电压减小。直流电压表头可实时显示输出电压的值,调整到所需的输出电压时,停止电位器的旋转,通过开关S1可关闭直流电压表头从而减少电源消耗。

通过数显电压表头观测输出的电压值变大时,反向旋转则输出电压值变小,当显示的电压值达到所需的电压时,停止电位器的旋转,输出的电压就是需要的电压。调节完所需电压后,通过开关S1可实现数显电压表头的关闭,从而节省电源能量。当输出电压的电流较小,驱动负载能力较低时,可更换输入电源的功率,从而实现所需转换电压。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