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达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8986阅读:13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马达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动力是使车辆移动的根本条件,车辆拥有强劲的动力,你就可以在绿灯亮起后第一个冲出,以最短的时间达到你想要的速度,并且可以在车内感受到强烈的推背感。驾驶动力更强的车辆,你在超车时会拥有更强的自信心,并可以在最段的时间内完成超车动作,减少危险的发生,当在高速公路上巡游时,动力充沛的车辆可以使你更加轻松地达到别人不可能达到的速度,以最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因此人们都希望自己的车拥有更强的动力性能,而若是想做到这些就需要马达来提供动力,但是马达是如何安装在车辆上的呢?马达支架是连接车辆与马达之间的桥梁,而现有技术中的一些马达支架结构复杂,而且无法很好的将马达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支架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马达支架结构复杂,无法很好的将马达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马达支架结构,包括底座、支撑板、螺纹孔、圆形通孔、散热器、支撑臂和通孔,所述底座的四个边角各设有一个螺纹孔,所述底座的中间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器,所述底座通过支撑臂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安装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和支撑板夹角为90°,且所述支撑臂为实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和支撑板的边角均设置有倒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和支撑板是由3.5mm优质钢板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和支撑板外涂有一层绝热漆。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散热器的设置,可以将马达产生的热量及时疏散,既保证了行车安全,又增加了马达的使用寿命;马达支架的边角均为倒角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倒角设置,不会误伤施工人员,也不会发生剐蹭;支撑臂的设置,大大加强了马达支架的稳定性,绝热漆,不仅表面光滑,质感好,而且还能隔热。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马达支架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板;3、螺纹孔;4、圆形通孔;5、散热器;6、支撑臂;7、安装通孔;8、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马达支架结构,包括底座1、支撑板2、螺纹孔3、圆形通孔4、散热器5、支撑臂6和通孔7,底座1的四个边角各设有一个螺纹孔3,底座1的中间设有圆形通孔4,圆形通孔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器5,底座1通过支撑臂6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支撑板2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安装通孔7。

底座1和支撑板2夹角为90°,支撑臂6为实心,符合力学原理的更大支撑臂,确保受到外力时仍能保持支撑力。

底座1和支撑板2的边角均设置有倒角8,直角带尖,轻者将使用者剐蹭,重者将使用者误伤,形成伤害,边角而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倒角设计,不会产生剐蹭,更不会误伤。

底座1和支撑板2是由3.5mm优质钢板制成,高强度,不易变形。

底座1和支撑板2外涂有一层绝热漆,不仅表面光滑,质感好,而且还能隔热,效果好。

具体的,该种马达支架结构,底座1和支撑板2呈直角而且由支撑臂6固定,符合力学原理,受到外力时仍能保持支撑力,底座1和支撑板2的边角均设置有倒角8,边角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倒角设计,而且不会产生剐蹭,更不会误伤,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底座1和支撑板2还是用优质钢板,确保马达支架不易变形,在底座1和支撑板2上涂绝热漆,不仅表面光滑,质感好,而且还能隔热,将马达固定在底座1上的圆形通孔4上,散热器5安装在圆形通孔4下,方便给马达散热,保护马达,底座1上的四个螺纹孔3用来固定底座1,支撑板2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安装通孔7与螺帽固定马达。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散热器的设置,可以将马达产生的热量及时疏散,既保证了行车安全,又增加了马达的使用寿命;马达支架的边角均为倒角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倒角设置,不会误伤施工人员,也不会发生剐蹭;支撑臂的设置,大大加强了马达支架的稳定性,绝热漆,不仅表面光滑,质感好,而且还能隔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