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角器的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9570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解角器的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固定支架,尤其是指一种用以将一解角器固定于一马达的解角器的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马达是一种藉由电磁感应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自十八世纪马达被发明以来,马达产业不断地进步。尤其在工业革命时期更半也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因此,马达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人类科技的进步。马达产业发展至今,衍伸出了多种类型的马达。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马达相关参数的精确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精准地得知马达转子的旋转位置,人们会在马达上装设解角器。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图1为先前技术所提供解角器藉由卡合环片固定于马达的前视示意图;图2为先前技术所提供解角器藉由卡合环片固定于马达的A-A剖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使用者需藉由四个卡合环片PA1(在此仅标示其中一者)将一解角器PA2固定于一马达PA3上。其中,解角器PA2环设有一卡固凹槽PA21。解角器PA2会接收马达PA3所回授的转动位置。马达PA3包含一马达转子PA31,且开设有四个马达锁固孔PA32(在此仅标示其中一者)。

在将解角器PA2固定于马达PA3时,会将卡合环片PA1卡合至卡固凹槽PA21。接着,藉由将锁固元件PA4穿过卡合环片PA1,并锁固于马达锁固孔PA32。藉此,将解角器PA2固定于马达PA3。在装设过程当中,使用者必须逐一将卡合环片PA1卡合于卡固凹槽PA21,并锁固于马达锁固孔PA32。

由于在锁固过程中,在将第一个卡合环片PA1卡合而于解角器PA2的卡固凹槽PA21后而开始将第二个卡合环片PA1卡合于卡固凹槽PA21时,第一个卡合环片PA1难以避免地会有所偏移或滑动,进而脱离卡固凹槽PA21。因此,人们会难以将解角器PA2牢固地固定于马达PA3上。人们必须反复地检查各卡合环片PA1是否牢固地且准确地卡合于卡固凹槽PA21。因此,藉由卡合环片PA1来将解角器PA2固定于马达PA3,会有组装工时过长且不易安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在先前技术中,藉由卡合环片来将解角器固定于马达,会因为卡合环片容易偏移与滑动,因此会有组装工时过长且不易安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必要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解角器的固定支架。解角器的固定支架用以将一环设有一固定凹槽的解角器固定于一马达,并包含一箍型支架本体、多个解角器卡合结构与多个马达连接结构。箍型支架本体包含一内环侧与一外环侧。解角器卡合结构排列于内环侧而自箍型支架本体延伸出,用以受箍型支架本体所产生的一紧束力而卡合于固定凹槽,藉以固定解角器。马达连接结构排列于外环侧而自箍型支架本体延伸出,用以固定于马达。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下,上述解角器的固定支架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为马达连接结构一体成型地自箍型支架本体延伸出。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下,上述解角器的固定支架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为解角器卡合结构一体成型地自箍型支架本体延伸出。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下,上述解角器的固定支架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为马达连接结构开设有至少一锁固孔,藉以通过至少一锁固元件将马达连接结构锁固于马达。

如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下,上述解角器的固定支架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为解角器卡合结构自内环侧延伸至一用以卡合固定凹槽的弧形卡合部。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下,上述解角器的固定支架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为箍型支架本体为一弹性箍型支架本体。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下,上述解角器的固定支架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为箍型支架本体定义出一本体中心,解角器卡合结构自箍型支架本体沿一朝向本体中心的向心方向延伸出。马达连接结构自箍型支架本体沿一背向本体中心的离心方向延伸出。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下,上述解角器的固定支架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为箍型支架本体定义出一本体中心,箍型支架本体沿一围绕本体中心的箍形方向延伸,箍型支架本体包含多个沿箍形方向排列的结构连接部,解角器卡合结构连接于结构连接部而自该内环侧延伸出,马达连接结构连接于结构连接部而自外环侧延伸出。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下,上述解角器的固定支架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为箍型支架本体定义出一本体中心,箍型支架本体自一第一本体端部沿一围绕本体中心的箍形方向延伸至一第二本体端部,第一本体端部与第二本体端部围构出一本体缺口。

承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解角器的固定支架中,箍型支架本体一体成型地连接于解角器卡合结构与马达连接结构。其中,解角器卡合结构具有弧形卡合部,藉以牢固切紧密地卡固于固定凹槽。此外,与马达连接结构开设有锁固孔,藉以供锁固元件将解角器的固定支架锁固于马达。

相较于先前技术,在藉由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解角器的固定支架将解角器固定于马达时,仅需将本体缺口撑开而将箍型支架本体套设于解角器,并藉由弧形卡合部抵顶于固定凹槽而使解角器卡合结构卡合于固定凹槽。接着,藉由锁固元件穿设锁固孔而将马达连接结构锁固于马达,因而将解角器固定于马达。藉此,不需藉由卡合环片将解角器固定于马达,避免了卡合环片容易偏移与滑动,因此解决了先前技术组装工时过长且不易安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先前技术所提供解角器藉由卡合环片固定于马达的前视示意图;

图2为先前技术所提供解角器藉由卡合环片固定于马达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解角器的固定支架的示意图;

图4为藉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解角器的固定支架将解角器装设于马达的前视示意图;以及

图5为图4的B-B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PA1 卡合环片

PA2 解角器

PA21 卡固凹槽

PA3 马达

PA31 马达转子

PA32 马达锁固孔

PA4 锁固元件

1 解角器的固定支架

11 箍型支架本体

111 第一本体端部

112 第二本体端部

113 内环侧

114 外环侧

115 结构连接部

12 解角器卡合结构

121 弧形卡合部

13 马达连接结构

131 锁固孔

2 解角器

21 固定凹槽

3 马达

31 转子

311 转子轴

32 马达锁固孔

4 锁固元件

C 本体中心

G 本体缺口

R 箍形方向

S1 向心方向

S2 离心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解角器的固定支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解角器的固定支架1。解角器的固定支架1包含一箍型支架本体11、四个解角器卡合结构12(在此仅表示其中一者)与四个马达连接结构13(在此仅表示其中一者)。

箍型支架本体11自一第一本体端部111沿一围绕一本体中心C的箍形方向R延伸至一第二本体端部112。其中,第一本体端部111与第二本体端部112围构出一本体缺口G。箍型支架本体11包含一内环侧113、一相对于内环侧113的外环侧114与四个结构连接部115(在此仅表示其中一者)。结构连接部115沿箍形方向R而排列。在本实施例当中,箍型支架本体11为弹性箍型支架本体,但在其他实施例当中并不以此为限。

解角器卡合结构12连接于结构连接部115而一体成型地自内环侧113沿一朝向本体中心C的向心方向S1延伸至一弧形卡合部121。马达连接结构13连接于结构连接部115而一体成型地自外环侧114沿一背向本体中心C的离心方向S2延伸出。各马达连接结构13开设有一锁固孔131(在此仅标示其中一者)。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图4为藉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解角器的固定支架将解角器装设于马达的前视示意图;图5为图4的B-B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解角器的固定支架1是用以将一解角器2固定于一马达3上。其中,解角器2环设有一固定凹槽21。马达3包含一转子31,且开设有四个马达锁固孔32(在此仅标是其中一者)。

转子31包含一转子轴311。转子轴311连接于解角器2,藉以在转子31转动时,使解角器2感测出转子31当前转动的位置。在本实施例当中,马达3为一永磁马达,在其他实施例当中并不以此为限。顺带一提,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解角器的固定支架1可将解角器2固定于多种类的马达3上,因此在本实施例当中,马达3的内部结构仅以示意图表示。

为了将解角器2固定于马达3上,会先将解角器的固定支架1自本体缺口G些微撑开,并将箍型支架本体11套设至固定凹槽21。其中,弧形卡合部121受该箍型支架本体11所产生的一紧束力而抵顶并卡固于固定凹槽21,进而使得解角器2被解角器的固定支架1所卡固。接着,将套设有解角器2的解角器的固定支架1固定于马达3上,并将四个锁固元件4(在此仅标是其中一者)经由锁固孔131锁固于马达锁固孔32。藉此,使得解角器的固定支架1被固定于马达3,因而使得卡固于解角器的固定支架1的解角器2固定于马达3。

在藉由解角器卡合结构12卡合于固定凹槽21时,虽然弧形卡合部121抵顶于固定凹槽21,但由于仅有四个弧形卡合部121抵顶于固定凹槽21,因此可藉有手动调整的方式,转动受解角器卡合结构12所卡固的解角器2。藉此,可以校正马达3的转子31在解角器2上的转动位置。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解角器的固定支架中,解角器卡合结构与马达连接结构一体成型地连接于箍型支架本体的结构连接部。解角器卡合结构包含有用以抵顶解角器的固定凹槽的弧形卡合部,藉以使解角器卡合结构伸入固定凹槽时卡固解角器。马达连接结构具有锁固孔,藉以藉由锁固元件将马达连接结构锁固于马达,藉此将解角器固定于马达。此外,使用者可以藉由手动的方式旋转卡固于解角器的固定支架的解角器,藉以校正解角器与马达转子之间的相对角度。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解角器的固定支架是藉由多个一体成型连接于箍型支架本体的解角器卡合结构卡合于解角器的固定凹槽。此外,通过锁固元件可将一体成型连接于箍型支架本体的马达连接结构锁固于马达。因此,使用者不需要逐一地将先前技术的卡合环片卡合至固定凹槽,并锁固在马达上。藉此,避免了藉由卡合环片来将解角器固定于马达时,会有组装工时过长且不易安装的问题。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公开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实用新型所欲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