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永磁电动机转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251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永磁电动机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转子冲片型式不同,一般分为整圆冲片转子和扇形冲片转子,冲片型式的选用一般根据冲片外径大小来确定,扇形片转子即将转子冲片均分为多个扇形部分,然后拼接为整圆,目前此类型转子大多将扇形冲片直接叠压在转子支架上,转子铁芯的两端设有端板,通过螺杆将叠压后的冲片进行压紧固定,在进行永磁体装配时,需要将螺杆两端的螺母全部松开,去除转子端板后进行,容易出现冲片弹开的情况,不利于永磁体的装配,对于大直径转子,转子端板一般设计较厚,若采用导磁材料制造,则转子端部漏磁会比较严重;若采用不导磁材料制造,制造成本较高,基于以上缺陷和不足,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永磁电动机转子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拆卸过程中扇形冲片不会弹开,转子端部漏磁得以控制,整体强度得以加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永磁电动机转子结构,该新型永磁电动机转子结构包括转子支架、转子铁芯、转子端板、连接杆、压圈、拉杆和垫块,所述转子支架上套有转子铁芯,转子铁芯由扇形冲片叠压而成,转子铁芯两端设置有转子端板,转子铁芯和转子端板上设有多个同圆心的通孔,转子铁芯和转子端板上的通孔一一相对,通孔里插装有连接杆,连接杆伸出两端安装有螺母,连接杆用于将转子铁芯锁紧,转子支架两端设置有压圈,压圈通过螺钉固定到转子支架上,压圈、转子端板和转子铁芯上设有多个同圆心的横向通孔,压圈、转子端板和转子铁芯上的横向通孔一一相对,拉杆穿过横向通孔,拉杆两端安装有螺母,压圈和转子端板之间拉杆上套有垫块,拉杆用于将转子支架、转子铁芯和压圈连接为一个整体。

优选的是,所述压圈的材质为钢,制造成本低。

优选的是,所述转子端板采用较薄的不导磁材料,转子端部的漏磁不会增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拆卸过程中扇形冲片不会弹开,转子端部漏磁得以控制,整体强度得以加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永磁电动机转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新型永磁电动机转子结构,该新型永磁电动机转子结构包括转子支架1、转子铁芯2、转子端板3、连接杆4、压圈5、拉杆6和垫块7,所述转子支架1上套有转子铁芯2,转子铁芯2由扇形冲片叠压而成,转子铁芯2两端设置有转子端板3,转子铁芯2和转子端板3上设有多个同圆心的通孔,转子铁芯2和转子端板3上的通孔一一相对,通孔里插装有连接杆4,连接杆4伸出两端安装有螺母,连接杆4用于将转子铁芯2锁紧,转子支架1两端设置有压圈5,压圈5通过螺钉固定到转子支架1上,压圈5、转子端板3和转子铁芯2上设有多个同圆心的横向通孔,压圈5、转子端板3和转子铁芯2上的横向通孔一一相对,拉杆6穿过横向通孔,拉杆6两端安装有螺母,压圈5和转子端板3之间拉杆6上套有垫块7,拉杆6用于将转子支架1、转子铁芯2和压圈5连接为一个整体。

所述压圈5的材质为钢,制造成本低。

所述转子端板3采用较薄的不导磁材料,转子端部的漏磁不会增加。

永磁电机转子装配过程中,永磁体嵌入工序开始前,松开拉杆6上螺母,将转子端板3拆除,扇形冲片不会弹开,然后将专用永磁体装配工装进行固定安装,在永磁体装配完成后,依次将转子端板3、垫块7及压圈5安装,然后拧紧拉杆6两端螺母,并通过螺栓将压圈5与转子支架1连接,完成转子装配。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永磁电动机转子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拆卸过程中扇形冲片不会弹开,转子端部漏磁得以控制,整体强度得以加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