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自动智能电源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7040发布日期:2018-06-20 00:34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适配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自动智能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电源适配器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变压器、电感器、电容、控制IC、PCB板等元器件组成,它的工作原理由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输出,按连接方式可分为插墙式和桌面式,广泛配套于安防摄像头,机顶盒,路由器,灯条,按摩仪等设备中。

目前人们常用的电源适配器多数都是一对一使用,即一种电源适配器只能够适用于一种终端设备,不能够适应多种移动终端,无法识别各种终端输入电流为其充电,不具有通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用途自动智能电源适配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用途自动智能电源适配器,包括放大器IC1,所述放大器IC1的引脚1连接有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有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输出端U1的正极,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有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和输出端U1的负极,放大器IC1的引脚2连接有电阻R5的一端和比较器IC2的引脚4,电阻R5的另一端与放大器IC1的引脚5相连接,且连接有电感器L的一端,电感器L的另一端与放大器IC1的引脚4相连接,且电感器L的另一端接地,放大器IC1的引脚3接地,比较器IC2的引脚1连接有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6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与比较器IC2的引脚5相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比较器IC2的引脚2相连接,比较器IC2的引脚3接地;

所述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有电容C1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有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2的正极和电阻R2的一端,且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有三极管V的基极,三极管V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的集电极与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有二极管D3的负极和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与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且均连接有同一个输入端U0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且均连接有同一个输入端U0的正极。

优选的,所述放大器IC1的型号为LM358,放大器IC1的承受电压范围为3至30伏,比较器IC2的型号为LM393,比较器IC2的承受电压范围为2至36伏。

优选的,所述输入端U0的正极输入电压为交流220伏,输出端U1的正极输出电压为5伏。

优选的,所述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的阻值依次为1KΩ、1KΩ、1.5KΩ、1.5KΩ、1.2KΩ、1.2KΩ、1.2KΩ。

优选的,所述电容C1和电容C2的容值均为220uF。

优选的,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的型号均为1N4001,三极管V的型号为1N555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相配合组成整流电路,从而对输入端U0输入的220伏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通过电阻R1、电容C1和三极管V组成防浪涌保护电路,能够有效的防止电容C1形成较大的浪涌电流,从而避免整流桥和开关的触点损坏,通过放大器IC1、比较器IC2、电感器L、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组成电流采样电路,不仅能够识别输出端电流大小,并且具有过流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适应多种移动终端,快速识别各种终端输入电流为其充电,不仅通用性强,且具有较好的过流保护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用途自动智能电源适配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多用途自动智能电源适配器,包括放大器IC1,放大器IC1的引脚1连接有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有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输出端U1的正极,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有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和输出端U1的负极,放大器IC1的引脚2连接有电阻R5的一端和比较器IC2的引脚4,电阻R5的另一端与放大器IC1的引脚5相连接,且连接有电感器L的一端,电感器L的另一端与放大器IC1的引脚4相连接,且电感器L的另一端接地,放大器IC1的引脚3接地,比较器IC2的引脚1连接有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6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与比较器IC2的引脚5相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比较器IC2的引脚2相连接,比较器IC2的引脚3接地;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有电容C1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有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2的正极和电阻R2的一端,且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有三极管V的基极,三极管V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的集电极与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有二极管D3的负极和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与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且均连接有同一个输入端U0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且均连接有同一个输入端U0的正极,通过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相配合组成整流电路,从而对输入端U0输入的220伏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通过电阻R1、电容C1和三极管V组成防浪涌保护电路,能够有效的防止电容C1形成较大的浪涌电流,从而避免整流桥和开关的触点损坏,通过放大器IC1、比较器IC2、电感器L、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组成电流采样电路,不仅能够识别输出端电流大小,并且具有过流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适应多种移动终端,快速识别各种终端输入电流为其充电,不仅通用性强,且具有较好的过流保护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放大器IC1的型号为LM358,放大器IC1的承受电压范围为3至30伏,比较器IC2的型号为LM393,比较器IC2的承受电压范围为2至36伏,输入端U0的正极输入电压为交流220伏,输出端U1的正极输出电压为5伏,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的阻值依次为1KΩ、1KΩ、1.5KΩ、1.5KΩ、1.2KΩ、1.2KΩ、1.2KΩ,电容C1和电容C2的容值均为220uF,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的型号均为1N4001,三极管V的型号为1N5551,通过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相配合组成整流电路,从而对输入端U0输入的220伏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通过电阻R1、电容C1和三极管V组成防浪涌保护电路,能够有效的防止电容C1形成较大的浪涌电流,从而避免整流桥和开关的触点损坏,通过放大器IC1、比较器IC2、电感器L、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组成电流采样电路,不仅能够识别输出端电流大小,并且具有过流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适应多种移动终端,快速识别各种终端输入电流为其充电,不仅通用性强,且具有较好的过流保护功能。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相配合组成整流电路,即对二极管D1、二极管D3加正向电压,二极管D1、二极管D3导通,对二极管D2、二极管D4加反向电压,二极管D2、二极管D4截止,对二极管D2、二极管D4加正向电压,二极管D2、二极管D4导通,对二极管D1、二极管D3加反向电压,二极管D1、二极管D3截止,从而得到全波整流电压,通过电阻R1、电容C1和三极管V组成防浪涌保护电路,即通过电阻R1对电容器C1充电,限制浪涌电流,当电容器C1充电到约80%额定电压时,经变压器T辅助绕组产生三极管V的触发信号,使三极管V导通,从而使电阻R1短路,通过放大器IC1、比较器IC2、电感器L、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组成电流采样电路,不仅能够识别输出端电流大小,并且具有过流保护作用,即电感器L的输出信号经过变换后,根据电感器L的变比系数计算出电流的有效值,若达到过流极限则触发外部中断,经过中断程序处理判断是否达到过流值并执行过流保护动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