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动力电源发电机励磁滑环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4340发布日期:2019-09-17 21:32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动力电源发电机励磁滑环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发电机励磁滑环更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动力电源发电机励磁滑环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核电站反应堆反应性控制主要通过改变控制棒在堆芯中的位置来实现,给控制棒提供移动电源是两台发电机组,这些发电机组的励磁系统属于有刷自励系统,滑环在日常旋转磨损的情况外径尺寸慢慢缩小,正常外径尺寸为180毫米,当磨损至176毫米至就需要整体更换滑环。在某核电站就曾出现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源励磁系统故障导致电源丢失,进而引起了核电站紧急停堆事件发生。经过现场实际勘查,发现滑环外径过小碳刷接触不良导致自励丢失是故障主因。

但是,滑环与转轴的固定是通过两颗固定稳丝,新的滑环内径上没有固定滑环的稳丝,需要重新攻丝固定。滑环装入轴上配合间隙较大,滑环可以在轴上自由旋转,攻丝过程中要确保新滑环与转轴牢固固定,而励磁系统空间狭小,更换滑环工作只能在核电站大修期间发电机组解体时进行。如果在核电站运行期间发生励磁故障需要更换滑环,将直接导致核电站非计划停机停堆的事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动力电源发电机励磁滑环更换装置,能够在线对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动力电源发电机励磁滑环进行更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核电站控制驱动机构动力电源发电机励磁滑环更换装置,该装置包括2个外形一致的金属卡件,所述的金属卡件为平板结构,其上端部分为开有圆孔的半圆形结构,下端部分为带有圆弧段的矩形结构,并在所述金属卡件两侧壁上对称开有倾斜向下的螺栓孔。

所述的金属卡件的上端部分为半径R2的半圆形结构,并在其圆心开有半径为R1的圆形通槽;金属卡件下端部分为矩形结构,且矩形结构最下端面为半径 R3的圆弧段。

所述的金属卡件整体厚度为D,高度为H3,宽度为W。

所述的金属卡件的下端部分的矩形结构左右两侧壁上对称开有倾斜向下的螺栓孔,该螺栓孔的中心轴线与水平夹角为β,通孔尺寸为M8,侧壁通孔中心距矩形结构上端距离为H2。

所述的金属卡件整体厚度为D为16mm,高度H3为54mm,宽度W为50mm。

所述的金属卡件上端半圆结构半径R2为20mm,中心圆孔半径R1为6.5mm,下端圆弧段半径R3为40mm。

所述的金属卡件两侧壁上的螺栓孔倾斜角β为58°,通孔中心距矩形结构顶端距离H2为22.5mm。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核电站控制驱动机构动力电源发电机励磁滑环更换装置,采用更换装置先切合转轴,通过更换装置将滑环与转轴牢靠固定,然后滑环固定螺丝位置进行攻丝,提供了一整套完备三段式检修方案,且检修方法及仪器简单易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打破了只能解体机组才能更换滑环局面,进而提升了核电站整体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核电站控制驱动机构动力电源发电机励磁滑环更换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核电站控制驱动机构动力电源发电机励磁滑环更换装置,包括2个外形一致的金属卡件,其中,每个金属卡件整体为平板结构,其厚度为D,金属卡件的上端部分为半径R2的半圆形结构,并在其圆心开有半径为R1的圆形通槽;金属卡件下端部分为矩形结构,且矩形结构最下端面为半径R3的圆弧段,整个圆弧段的跨度及矩形结构的宽度为W;金属卡件整个高度为H3,上端部分半圆形结构的高度H1与半径R2相同;在金属卡件下端部分的矩形结构左右两侧壁上对称开有倾斜向下的螺栓孔,该螺栓孔的中心轴线与水平夹角为β,通孔尺寸为M8,侧壁通孔中心距矩形结构上端距离为H2,例如,金属卡件上端半圆结构半径R2为20mm,中心圆孔半径R1为6.5mm,金属卡件整体高度H3为54mm,下端圆弧段半径R3为40mm,圆弧段宽度W为50mm,金属卡件两侧壁上的螺栓孔倾斜角β为58°,通孔中心距矩形结构顶端距离H2为22.5mm,金属卡件厚度D为16mm。

一种核电站控制驱动机构动力电源发电机励磁滑环更换装置具体工作过程为:将两块金属卡件套入滑环极性柱,并与转轴贴合安装,确保金属卡件与滑环的牢固锁定;通过金属卡件底板的螺栓孔,安装固定螺栓,确保金属卡件与转轴的牢固锁定;固定成功后,利用丝锥在滑环与转轴间进行攻丝工作,完成核电站控制驱动机构动力电源发电机励磁滑环更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