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灌封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电机定子由硅钢片叠装后嵌入铜线绑扎好,两端会有铜线露出,因此需要通过灌封工艺对铜线进行包裹固定。常规的电机定子灌封的结构通常包括定子机壳、定子铁芯、定子绕组、端盖和芯轴,定子绕组绕设在定子铁芯上后放置在定子机壳中,端盖设置在定子机壳的端部,芯轴穿设定子铁芯后通过其端部与端盖相配合从而形成灌注灌封胶的空间,定子机壳上开有灌注孔,灌封胶通过灌注孔进行灌注并固化包裹端部铜线;但是这样存在的缺陷是:传统灌封工艺的自动化程度低,灌封过程中由于芯轴与定子铁芯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无法实现紧密贴合,导致灌封胶容易流入,进而影响灌封完成的电机定子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灌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定子灌封结构,包括定子机壳、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绕设在定子铁芯上,所述定子铁芯设于定子机壳内,还包括胀紧管和气囊,所述胀紧管穿设定子铁芯,并且胀紧管上开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开口,所述定子机壳的两端分别设有端部法兰,所述端部法兰上开有灌注孔,所述胀紧管的两端分别穿设两个端部法兰,所述气囊设于胀紧管内用于向胀紧管提供向外的扩张力从而使得胀紧管能够紧密抵紧在定子铁芯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每个端部法兰上均开有两个所述灌注孔。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胀紧管的外部还套设有弹性密封套。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密封套为硅胶套。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囊连接在胀紧管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囊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检测内部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特定设计相配合的胀紧管和气囊,通过气囊控制胀紧管向外扩张并与定子铁芯的内壁紧密贴合,防止灌封胶流入定子铁芯的内壁上,而为了进一步提高胀紧管与定子铁芯之间的贴合度,在胀紧管外部套设硅胶套,进一步增强密封性,此外,气囊内设计的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内部气压,防止气囊过度充气,并保证胀紧管作用在定子铁芯内壁上的压紧力合适,防止损坏定子铁芯;灌封时,灌封胶通过灌注孔灌入,完全固化后,一方面把端部铜线固定住,另一方面与定子机壳固定在一起,定子整体的强度大大提高,同时降低了运行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了运转效率;这种灌封结构能够很好地避免灌封胶流入定子铁芯的内壁上,保证灌封完成的电机定子正常工作使用,并且还能保证胀紧管作用在定子铁芯内壁上的压紧力合适,避免定子铁芯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其中硅胶套和压力传感器未画出)。
其中:1、定子机壳;2、胀紧管;2a、直线开口;3、气囊;4、端部法兰;4a、灌注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结合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定子灌封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定子机壳1、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绕设在定子铁芯上,所述定子铁芯设于定子机壳1内。
还包括胀紧管2和气囊3,所述胀紧管2穿设定子铁芯,并且胀紧管2上开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开口2a。
所述定子机壳1的两端分别设有端部法兰4,并且每个端部法兰4上均开有两个灌注孔4a。
所述胀紧管2的两端分别穿设两个端部法兰4,所述气囊3设于胀紧管2内用于向胀紧管2提供向外的扩张力从而使得胀紧管2能够紧密抵紧在定子铁芯的内壁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囊3连接在胀紧管2的内壁上。
此外,所述胀紧管2的外部还套设有弹性密封套,所述弹性密封套为硅胶套。
所述气囊3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检测内部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通过气囊3控制胀紧管2向外扩张,进而使得套设在胀紧管2外部的硅胶套膨胀、与定子铁芯的内壁紧密贴合,防止灌封胶流入定子铁芯的内壁上,气囊3内设计的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内部气压,防止气囊3过度充气,并保证硅胶套作用在定子铁芯内壁上的压紧力合适,防止损坏定子铁芯;灌封时,灌封胶通过灌注孔4a灌入,待完全固化后,一方面把端部铜线固定住,另一方面与定子机壳1固定在一起,定子整体的强度大大提高,同时降低了运行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了运转效率;这种灌封结构能够很好地避免灌封胶流入定子铁芯的内壁上,保证灌封完成的电机定子正常工作使用,并且还能保证作用在定子铁芯内壁上的压紧力合适,避免定子铁芯损坏。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