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摔耐压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3247发布日期:2019-08-16 22: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抗摔耐压移动电源,包括有壳体、电路板和电池,电池和电路板设置于壳体中,电路板连接有用于充电和反充电的USB输入和输出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有面壳、底壳和中框,中框整体采用软胶制成,面壳及底壳分别从上下两面与中框通过卡扣结构结合固定;面壳及底壳的四面转角位置均设置为圆弧形保护结构,即从面壳/底壳的表面往侧面的过渡部位及相邻侧面的过渡部位均为圆弧结构;在面壳及底壳的内表面靠近壳体前端的位置各设有若干限位件,电池沿纵向安装在面壳与底壳之中,电池的前端由限位件卡紧,而后端则由面壳及底壳的后端内侧面卡紧,电路板则固定于电池与壳体的前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抗摔耐压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在底壳中设置有若干根固定柱,固定柱的高度大于所述限位件的高度,电路板通过螺丝锁紧在固定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抗摔耐压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在中框的四周内侧壁上各设置有若干卡扣,卡扣分为上下两排,上排卡扣对应面壳,下排卡扣对应底壳;在面壳及底壳的四周内壁设置有与卡扣相配的扣孔,通过卡扣卡入在扣孔中使面壳及底壳分别与中框结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抗摔耐压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各卡扣在中框上形成上下对称结构,其中上排的卡扣均为上表面朝下倾斜,而下排的卡扣则均为下表面朝上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抗摔耐压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在面壳及底壳的表面和前后端面均设置有凸起的缓冲条,缓冲条沿整个移动电源的纵向设置,且面壳及底壳前后端面的缓冲条均直接由表面的缓冲条延伸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抗摔耐压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在面壳的表面上设置有一标识槽,在标识槽内设置有固定孔,标识牌通过其自带的扣柱插入固定孔内而固定标识槽中,并形成可拆卸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抗摔耐压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整个中框四周外壁侧面的中段位置均设置为朝内凹陷的弧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抗摔耐压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在面壳上还设置有按钮孔,作为该移动电源开关的按钮设置于该按钮孔中,并凸出于面壳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