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电机用冷却降噪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9035发布日期:2020-02-21 21:03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步进电机用冷却降噪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降噪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步进电机用冷却降噪结构。



背景技术:

步进电机是加工领域通常使用的设备,步进电机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会发出热量,若不及时散热会对步进电机的使用寿命造成造成影响,现有技术通常是在步进电机的外壳上开设散热孔进行自然散热的方式对步进电机进行散热,但是自然散热的方式存在散热效果差,且步进电机在使用时会产生噪音,开设散热孔的方式不仅无法起到降噪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使噪音增大,恶化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申请号:

cn201820134397.7],包括电机座和防护壳,电机座的一侧焊接有组装板,组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防护壳,防护壳的两端分别焊接有连接板和安装固定板,防护壳远离电机座的一端中部穿插有转轴,电机座的外表面焊接有若干散热框,散热框的内壁上均设置有一组夹块,两个夹块之间均夹有噪音吸附板,噪音吸附板上均开设有若干活性炭填充孔,噪音吸附板的顶部均开设有通气孔。

上述方案通过在相邻的两个散热框之间设置连接管,用于将电机座内的热空气分导至各个散热框中,提高对步进电机的散热效果,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例如上述方案分别通过噪音吸附板降噪和通过散热框散热,存在散热效果不佳,降噪效果有限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步进电机用冷却降噪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步进电机用冷却降噪结构,包括用于放置步进电机的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包括安装固定板,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所述安装固定板固定在所述防护壳体内,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安装固定板并延伸至防护壳体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还包括具有蜂窝腔的蜂窝壳体,安装固定板位于所述蜂窝壳体的一端,所述蜂窝壳体上具有能够使换热介质进入和流出所述蜂窝腔的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所述蜂窝腔内具有用于供换热介质从一个蜂窝格流入相邻蜂窝格的流通结构,所述蜂窝壳体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防护壳体悬空支撑的缓冲结构。

在上述的步进电机用冷却降噪结构中,所述换热介质为空气。

在上述的步进电机用冷却降噪结构中,所述换热介质入口处具有将冷风吹进蜂窝腔的冷风机。

在上述的步进电机用冷却降噪结构中,所述换热介质出口处具有将蜂窝腔内热空气排出的引风机。

在上述的步进电机用冷却降噪结构中,所述蜂窝壳体呈矩形结构,所述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均位于所述蜂窝壳体远离安装固定板的一端,且所述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分别位于所述蜂窝壳体的两侧。

在上述的步进电机用冷却降噪结构中,所述流通结构包括开设在各个蜂窝格蜂窝壁上的流通孔,且位于所述蜂窝壳体轴向中部周向一圈的蜂窝格除了位于靠近固定安装板及缓冲结构的1-5个换热蜂窝格具有流通孔,其余蜂窝格均呈密封状态以将所述蜂窝腔划分为通过换热蜂窝格相连通的换热区和回流区。

在上述的步进电机用冷却降噪结构中,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与所述蜂窝壳体底部相连接的弧形弯曲部,所述弧形弯曲部远离所述蜂窝壳体的一端延伸有水平安装部,所述水平安装部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在上述的步进电机用冷却降噪结构中,所述缓冲结构与所述蜂窝壳体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缓冲结构由所述蜂窝壳体向下向外延伸而得,且所述缓冲结构和蜂窝壳体由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

在上述的步进电机用冷却降噪结构中,所述水平安装部的底部固定覆设有防震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具有蜂窝腔的蜂窝壳体作为步进电机的防护壳体,蜂窝腔既具有较强的热交换性能,又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所以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壳体既具有冷却效果,又具有降噪效果;防护壳体通过具有弧形弯曲部的缓冲结构的支撑作用悬空,晃动力大部分直接消散在空中,从而有效降低因晃动而发出的震动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步进电机用冷却降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护壳体远离安装固定板一端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护壳体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蜂窝腔各个蜂窝格之间的连通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冷却介质在蜂窝腔内的走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防护壳体1;安装固定板2;输出轴3;防磨垫31;密封圈32;蜂窝壳体4;蜂窝腔41;换热蜂窝格411;换热介质入口42;换热介质出口43;流通孔44;换热区45;回流区46;缓冲结构5;弧形弯曲部51;水平安装部52;安装孔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步进电机用冷却降噪结构,包括用于放置步进电机的防护壳体1,防护壳体1具有安装固定板2,步进电机通过安装固定板2固定在防护壳体1内,且步进电机的输出轴3穿过安装固定板2并延伸至防护壳体1外部。这里的输出轴3与安装固定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32,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密封圈32的外侧与安装固定板2的紧贴处设置有防磨垫31,避免电机在安装使用时与其他机械摩擦致使部件损坏。

特别地,如图2-图5所示,防护壳体1还包括具有蜂窝腔41的蜂窝壳体4,安装固定板2位于蜂窝壳体4的一端,由安装固定板2和蜂窝壳体4构成所述防护壳体1,需要说明的是,图2是将保护壳体远离安装固定板一端纵向剖面的剖面图,图3是剖离保护壳体远离安装板一端或靠近安装板一端后防护壳体的纵向剖面图。具体地,蜂窝壳体4上具有能够使换热介质进入和排出蜂窝腔41的换热介质入口42和换热介质出口43,蜂窝腔41内具有用于供换热介质从一个蜂窝格流入相邻蜂窝格的流通结构,蜂窝壳体4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防护壳体1悬空支撑的缓冲结构5。

具体地,这里的换热介质可以为空气或者冷却液,本实施例为了简化结构,优选空气作为换热介质。换热介质入口42处具有将冷风吹进蜂窝腔41的冷风机。或者,换热介质出口43处具有将蜂窝腔41内热空气排出的引风机。或者换热介质入口42和换热介质出口43同时分别具有冷风机和引风机。冷风机是一种能够将外界空气制冷后排出的降温换气设备,应用于本实施例时将冷风机的冷风出口与换热介质入口42对接,使经过冷风机制冷的空气被吹入蜂窝腔41中;引风机是一种能够将室内空气抽取的吸风设备,多用于锅炉尾端,本实施例将引风机的吸风口与换热介质出口43对接,抽取蜂窝腔41中的热空气,外界自然风或者经过冷风机冷却的风从换热介质入口42进入蜂窝腔41以提高冷却效果。冷风机和引风机均使用现有技术,具体结构不在此进行赘述,

具体地,蜂窝壳体4呈无盖矩形结构,无盖一端用于连接安装固定板2,换热介质入口42和换热介质出口43均位于蜂窝壳体4远离安装固定板2的一端,且换热介质入口42和换热介质出口43分别位于蜂窝壳体4的两侧。

具体地,流通结构包括开设在各个蜂窝格蜂窝壁上的流通孔44,且位于蜂窝壳体4轴向中部周向一圈的蜂窝格除了位于靠近固定安装板及缓冲结构5的1-5个换热蜂窝格411具有流通孔44,其余蜂窝格均呈密封状态以将蜂窝腔41划分为通过换热蜂窝格411相连通的换热区45和回流区46,也就是说,位于蜂窝壳体4下端靠近固定安装板的蜂窝格具有流通孔44,位于蜂窝壳体4轴向中部周向一圈的蜂窝格除了换热蜂窝格411,其余的蜂窝格均没有流通孔44,图2和图3中,虚线所示的蜂窝格表示没有流通孔44的蜂窝格,图5中,为了更清楚地表示冷却介质走向,省略了一般蜂窝格,用通孔表示换热蜂窝格411,阴影部分表示没有流通孔44的周向一圈蜂窝格。这样能够避免从换热介质入口42进入的换热介质直接从换热介质出口43流出,使换热介质经过大部分蜂窝腔41后才从换热介质出口43排出,保证冷却效果。

具体地,缓冲结构5包括与蜂窝壳体4底部相连接的弧形弯曲部51,弧形弯曲部51远离蜂窝壳体4的一端延伸有水平安装部52,水平安装部52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53,通过该安装孔53将本结构固定在地面等工作台面上。本实施例将防护壳体1通过缓冲结构5的支撑作用悬空,现有技术将安装有步进电机的防护壳体1直接安装在地面等工作台面上,但是步进电机在使用时难免会出现晃动的情况,直接安装在工作台面的方式会对工作台面具有较强的冲击力而发出震动声,同时容易导致用于安装保护壳体的螺栓松动造成更强的噪音,本实施例的缓冲结构5由于具有弧形弯曲部51且将防护壳体悬空,步进电机的晃动力大部分直接消散在空中,从而有效降低甚至避免因晃动而发出的震动噪音。优选地,水平安装部52的底部固定覆设有防震棉,防震棉用于吸收剩余的晃动力,使防护壳体1具有更强的静音效果。

优选地,缓冲结构5与蜂窝壳体4呈一体成型结构,缓冲结构5由蜂窝壳体4向下向外延伸而得,且缓冲结构5和蜂窝壳体4由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为了提高缓冲效果,这里选用柔韧性和强度均较强的变金属材料或塑料,例如abs热塑性高分子材料、钛合金、铝合金等。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防护壳体1;安装固定板2;输出轴3;防磨垫31;密封圈32;蜂窝壳体4;蜂窝腔41;换热蜂窝格411;换热介质入口42;换热介质出口43;流通孔44;换热区45;回流区46;缓冲结构5;弧形弯曲部51;水平安装部52;安装孔5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