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密封式潜油直线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3365发布日期:2020-01-10 15:55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全密封式潜油直线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油直线电机的改进,具体的说是一种全密封式潜油直线电机,适用于潜油直线电机抽油泵的采油作业中。



背景技术:

在潜油直线电机采油系统中,潜油直线电机的性能尤为重要,潜油直线电机由动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目前应用的潜油直线电机多为开放式结构,即动子与定子之间充满井液,动、定子直接与井液接触,虽然在抽油泵与电机的连接处设有刮砂器,但仍不能避免井液中的颗粒物质或腐蚀介质进入电机内部;电机下部更是与井液相通,没有相应的部件防止井液进入,从而导致潜油直线电机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尤其在含颗粒物质或腐蚀的介质中,动子、定子损坏严重,缩短了整套采油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避免潜油直线电机动子及定子内腔直接与井液接触,防止井液浸入电机内部,延长潜油直线电机使用寿命的全密封式潜油直线电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全密封式潜油直线电机,包括动子、定子和光杆,动子的上端与光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动子设置在定子腔内,动子和定子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的上端固定设有固定管,固定管的上端固定设有弹性密封装置,弹性密封装置的上端固定设有刮砂器限位套,刮砂器限位套的腔内设有刮砂器,光杆设在刮砂器和弹性密封装置的腔内;定子的下端外侧壁上固定设有外套管,定子内腔下端的侧壁上固定设有中心管,中心管设在外套管腔内,在中心管的下端固定设有底堵,底堵上设有与中心管内腔相连通的注油阀,在中心管与外套管之间的环形空腔内设有弹性胶囊,弹性胶囊的上端通过上卡箍固定在中心管的上端外壁上,弹性胶囊的下端通过下卡箍固定在中心管的下端外壁上,外套管的侧壁上设有外通孔,中心管的侧壁上设有内通孔。

所述的弹性密封装置,由密封套、扶正环和密封圈构成,密封套的下端与固定管的上端螺纹连接固定,密封套的上端与刮砂器限位套的下端螺纹连接固定,在密封套的腔内壁上设有两个嵌入密封圈的环形槽,在密封套的内腔下部设有扶正环,扶正环套设在光杆上。

所述的刮砂器限位套的侧壁上设有排砂孔,刮砂器限位套的腔内壁上设有环形凸起,刮砂器的周边沿设在刮砂器限位套腔内环形凸起与弹性密封装置的密封套之间。

所述的底堵与外套管的内腔下端间隙配合。

所述的底堵与中心管的下端螺纹连接固定,外套管的上端与定子的外壁下端螺纹连接固定,中心管的上端与定子的内腔下端螺纹连接固定,定子的上端与固定管的下端螺纹连接固定。

所述的固定管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孔,排气孔内设有排气堵。

所述的光杆的外径与动子的外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潜油直线电机的动子和定子的全密封,使外部井液无法进入电机内部,同时在动子和定子之间充满电机油,起到润滑、防磨损作用,另外即使定子内管损坏,电机油浸入定子,仍然使电机保持正常工作,延长了潜油直线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光杆;2、刮砂器;3、刮砂器限位套;4、扶正环;5、排气堵;6、动子;7、定子;8、上卡箍;9、外套管;10、中心管;11、弹性胶囊;12、底堵;13、注油阀;14、下卡箍;15、外通孔;16、内通孔;17、固定管;18、密封圈;19、密封套;20、排砂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全密封式潜油直线电机,包括动子6、定子7和光杆1,动子6的上端与光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光杆1的上端与抽油泵的柱塞固定连接,动子6设置在定子7腔内,动子6和定子7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7的上端固定设有固定管17,固定管17的上端固定设有弹性密封装置,弹性密封装置的上端固定设有刮砂器限位套3,刮砂器限位套3的上端与抽油泵下端的筛管相连接,刮砂器限位套3的腔内设有刮砂器2,光杆1设在刮砂器2和弹性密封装置的腔内;定子7的下端外侧壁上固定设有外套管9,定子7内腔下端的侧壁上固定设有中心管10,中心管10设在外套管9腔内,在中心管10的下端固定设有底堵12,底堵12上设有与中心管10内腔相连通的注油阀13,在中心管10与外套管9之间的环形空腔内设有弹性胶囊11,弹性胶囊11的上端通过上卡箍8固定在中心管10的上端外壁上,弹性胶囊11的下端通过下卡箍14固定在中心管10的下端外壁上,外套管9的侧壁上设有外通孔15,中心管10的侧壁上设有内通孔16。

所述的弹性密封装置,由密封套19、扶正环4和密封圈18构成,密封套19的下端与固定管17的上端螺纹连接固定,密封套19的上端与刮砂器限位套3的下端螺纹连接固定,在密封套19的腔内壁上设有两个嵌入密封圈18的环形槽,在密封套19的内腔下部设有扶正环4,扶正环4套设在光杆1上。

所述的刮砂器限位套3的侧壁上设有排砂孔20,刮砂器限位套3的腔内壁上设有环形凸起,刮砂器2的周边沿设在刮砂器限位套3腔内环形凸起与弹性密封装置的密封套19之间,从而将刮砂器2固定。

所述的底堵12与外套管9的内腔下端间隙配合。

所述的底堵12与中心管10的下端螺纹连接固定,外套管9的上端与定子7的外壁下端螺纹连接固定,中心管10的上端与定子7的内腔下端螺纹连接固定,定子7的上端与固定管17的下端螺纹连接固定。

所述的固定管17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孔,排气孔内设有排气堵5。

所述的光杆1的外径与动子6的外径相同。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打开固定管17侧壁上的排气孔内的排气堵5,从注油阀13向中心管10腔内注入电机油,电机油通过中心管10侧壁上的内通孔16进入弹性胶囊11腔内,电机油也会通过动子6与定子7之间的间隙进入固定管17腔内,当电机油注满后,旋进排气堵5关闭排气孔,注油阀13关闭。在动子6带动光杆1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刮砂器2会刮除光杆1侧壁上附着的污物,并从排砂孔20排出;刮砂器2、密封圈18、密封套19和扶正环4与光杆1紧密配合,起到密封隔离作用,由于光杆1的外径同动子6的外径相同,所以定子7顶部的内腔不会有体积变化;定子7底部通过弹性胶囊11和底堵12密封隔离,且内部注有电机油,井液通过外套管9的外通孔15与弹性胶囊11的外部直接接触,保持了井液压力与内部电机油压力相同;当动子6下行时,中心管10内的电机油通过内通孔16进入弹性胶囊11,使弹性胶囊11膨胀,将外套管9内的井液压出;动子6上行时,井液进入外套管9内部,弹性胶囊11体积变小,将电机油压至中心管10内部,填充下部空间;整个过程内部电机油始终与外部井液保持压力平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