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电枢回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4385发布日期:2020-05-08 14: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电枢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组件(1),所述电机组件(1)包括变桨电机(101)、变桨控制器(102)、第一二极管(103)、电流互感器(104)、变桨电机电枢回路(105)、后备电源(106)和第二二极管(107),所述变桨电机(101)的输出端与变桨控制器(10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变桨控制器(102)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10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103)的输出端与电流互感器(10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104)的输出端与变桨电机电枢回路(10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后备电源(106)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10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107)的输出端与电流互感器(10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支撑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2)设置于变桨电机(101)的底部;

减震组件(3),所述减震组件(3)设置于支撑组件(2)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电枢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放置箱(201)和固定螺栓(202),所述固定螺栓(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03),所述放置板(203)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滚轮(204),所述滚轮(204)的外侧与放置箱(201)的内壁滚动连接,所述放置板(20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5),所述第一弹簧(205)的另一端与放置箱(2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203)的底部远离第一弹簧(20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电枢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3)包括箱体(301),所述箱体(30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盒体(302),所述箱体(30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03),所述固定块(303)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活动杆(304),所述活动杆(304)的一侧贯穿盒体(302)的一侧并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05),所述第一连接块(3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板(306),所述第一滑板(306)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307),所述第一滑板(306)远离第一连接块(3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08),所述活动杆(30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309),所述第二连接块(309)的背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310),所述第二支撑杆(3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板(311),所述第二滑板(3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312),所述第二滑板(311)的顶部与第一支撑杆(206)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电枢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0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二滑块(312)配合使用的第二滑槽(313),所述第二滑槽(313)的内壁与第二滑块(312)的外侧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电枢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302)内腔的上部与下部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307)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314),所述第一滑槽(314)的内壁与第一滑块(307)的外侧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电枢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06)的外侧套设有限位板(315),所述限位板(315)的内圈与第一支撑杆(206)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315)的外圈与箱体(301)的内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电枢回路,包括: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变桨电机、变桨控制器、第一二极管、电流互感器、变桨电机电枢回路、后备电源和第二二极管,所述变桨电机的输出端与变桨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变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与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和减震组件各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电机由于减震效果差,导致现有的电机在使用过程中震动时间长、频率高,会使电机内部器件松动、脱落,轻则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重则引发事故的问题,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有效的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韩建辉;李彬;孙海东;关紫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唐(通辽)霍林河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1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