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内置分能功能的应急输出电路及应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9828发布日期:2020-05-12 19:0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带内置分能功能的应急输出电路及应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照明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内置分能功能的应急输出电路及应急装置。



背景技术:

分配器(powerdivider)是一种将一路输入的能量分成两路或多路输出相等或不相等能量的器件,也可反过来将多路信号能量合成一路输出,此时也可称为合路器,其中分配装置是可以将电源能提供的最大电能平均或按比例分配给各路led或是根据led的实际使用路数平均或按比例分配电源提供的电能;

应急照明是在正常照明系统因电源发生故障,比如停电的情况下不再提供正常照明的情况下,供人员疏散、保障安全或继续工作的照明,比如一些重要的场所应照明熄灭将无法工作和活动。如地铁车站、地下医院、大中型商场、旅馆、餐厅、车库与地下娱乐场所等。而应急照明中一般都有一套应急电源与之相对应。其中急电源由充电器、逆变器、蓄电池、隔离变压器、切换开关等装置组成的一种把直流电能逆变成交流电能的应急电源,特别是大型的商场、共产场合和家庭等场合,其均需要用到led灯进行照明,因此需要设置应急电源,进行应急照明;每一个led灯需要配置一个应急电源,单个的应急电源只能给一个led灯进行供电,而对于应急状态来说,应急照明的时间短,一般为1-2小时,且在大型的场合,比如商场或工厂等,其每一层标配有多个led灯,此时对于每个led灯都单独配置一个应急电源,购置及安装成本高,且造成能量剩余,而目前尚未发现将分配器应用在应急装置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内置分能功能的应急输出电路,能够将应急模块的输出电能分配成多份,并通过多路输出到多个负载或驱动进行供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内置分能功能的应急输出电路,包括应急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市电停电时输出备用电能供负载进行应急照明,还包括分配控制单元,所述分配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为n个,且分别用于与n个负载连接,n大于等于2,所述分配控制单元与所述应急模块连接,所述应急模块输出电能到所述分配控制单元,所述分配控制单元将所述电能分配成n份输出电能并将n份输出电能分别通过n个第一输出端发送给n个负载,实现分能供电。

其中,所述分配控制单元包括分配控制芯片和n路第一开关电路,所述分配控制芯片的输入端与应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配控制芯片的n个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n路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且所述n路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

其中,n等于2时,所述分配控制单元包括分配控制芯片和2路第一开关电路,所述分配控制芯片的输入端与应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配控制芯片的2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2路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且所述2路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

其中,每个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一mos管,所述第一三极管连接分配控制芯片和第一mos管的控制端后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端用于连接负载;所述第一三极管控制第一mos管导通与关断,以使与之连接的负载工作。

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且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分配控制芯片的其中一个第一输出端、集电极接地和发射极连接第一mos的控制端。

其中,所述第一mos管为n型mos管,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接地、源极用于连接负载的负极,所述第一三极管控制所述第一mos管导通或关断。

其中,还包括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与市电和负载连接后接地,市电供电时,第二开关电路导通,市电与负载形成回路。

其中,还包括n个光电耦合器,所述光电耦合器的阳极接分配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阴极接地,且所述光电耦合器的集电极接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发射极接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在市电停电时,分配控制单元通过光电耦合器控制第二开关单元关断。

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所述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的栅极分别耦接与所述市电的正极和负载之间,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接市电的负极、源极与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用于连接负载。

本实用新型还一种带内置分能功能的应急装置,包括应急电源和内置分配器,所述内置分配器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集成有所述的带内置分能功能的应急输出电路,且所述应急输出电路的输入端与应急电源的输出端连接以接收所述应急电源提供的备用电能并将备用电能进行分配形成多份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内置分能功能的应急输出电路及应急装置,在应急模块和负载之间设置有分配控制单元,且分配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设有n个,且分别连接n个负载,应急模块输出备用电量到分配控制单元后,分配控制单元将备用电量分配成n份,分别给n个负载同时供电,这样,使得一个应急电源可以为多个负载供电,将应急电源的电量得到合理的分配且方便安装及控制,且相比较应急电源只能适配一个负载的情况,大大节约了安置成本,特别对于大型的商城或者工厂来说,便于管控及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电路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应急模块;2、分配控制单元;21分配控制芯片;22、第一开关单元;

4、负载;5、第二开关电路;9、市电控制单元;10、市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带内置分能功能的应急装置,包括应急电源和内置分配器,内置分配器包括控制板,控制板上集成有带内置分能功能的应急输出电路,且应急输出电路的输入端与应急电源的输出端连接以接收所述应急电源提供的备用电流并将备用电能进行分配形成多份输出,分别给n个负载同时供电,这样,使得一个应急电源可以为多个负载供电,将应急电源的电量得到合理的分配且方便安装及控制,且相比较应急电源只能适配一个负载4的情况,大大节约了安置成本,特别对于大型的商城或者工厂来说,便于管控及安装;具体地,带内置分能功能的应急输出电路包括应急模块1,用于在检测到市电停电时输出备用电能供负载4进行应急照明,此处所提的应急模块1为市面上常用的应急供电模块1,包括电源转换模块、备用电池、充电模块和升压单元等,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还包括分配控制单元2,分配控制单元2的第一输出端为n个,且分别与n个负载4连接,n大于等于2,分配控制单元2与应急模块连接,应急模块输出备用电能到分配控制单元2,分配控制单元2将备用电能分配成n份输出电能并将n份输出电能分别通过n个第一输出端发送给n个负载4,如图1所示,负载分别为负载4-1、4-2到4-n,实现分能供电,使得一个应急电源可以为多个负载4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图3,分配控制单元可实现地方式之一为:分配控制单元2包括分配控制芯片21和n路第一开关电路22,分配控制芯片21的输入端与应急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分配控制芯片21的n个第一输出端分别与n路第一开关电路22的控制端连接,且n路第一开关电路22的另一端用于接入负载,这样在应急模块1检测到市电断电的情况下,应急模块发送备用电量到分配控制芯片21上,分配控制芯片21将备用电量分成n份,然后分别通过令n个第一开关电路22导通,并分别与n个负载连通,为负载进行应急供电;比如假设n等于2,分配控制单元2包括分配控制芯片21和2路第一开关电路22,此时,这里所说的电能指的是应急模块的供电功率,而本实施例的电路特点,是将每一个第一输出端与负载连接后,是在每个负载相互并联,此时,每一输出端连接的负载的电压是相同的,而每一输出端的电流之和为总电流,根据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可知,当电压不变时,只需要将总的输入电流分配成多份,既可以实现电能的分配,假设此时应急模块1供应的备用电流为12a,此时分配控制芯片21接收得到12a的备用电流,将12a的备用电电流平均分配成为2份各为6a的输出电流,并令2路第一开关电路22导通,使得2份6a的输出电流分别给2个负载进行供电,即可实现将应急模块的备用电能进行分配。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图5,第一开关电路22可实现的方式之一为:每个第一开关电路22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一mos管,第一三极管连接分配控制芯片21和第一mos管的控制端后接地,第一mos管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端接负极输入端;第一三极管在接收到分配控制芯片的输出电流时控制第一mos管导通,以使与之连接的负载工作;比如第一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且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分配控制芯片u4的其中一个输出端、集电极接地和发射极连接第一mosq7的控制端,第一mos管为n型mos管,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6的发射极,第一mos管的漏极接地、源极连接负载的负极输入端,第一mos管的栅极接收到第一三极管发送的输出电流为高电平信号,进而第一mos管导通,以接入2个负载为例,2路第一三极管分别为三极管q5和三极管q6、第一mos管分别为mos管q7和q8,分配控制芯片21为单片机,为图中的u4,具体地,三极管q5和q6的基极分别连接分配控制芯片u4的输入引脚9和10,三极管q5和q6的集电极接地,且三极管q5和q6的发射极分别连接mos管q7和q8的栅极,mos管q7和q8的漏极分别连接地、源极分别与负载的负极连接,而分配控制芯片u4的输入引脚13到15均与应急模块1连接,此时第一开关电路22控制的是低压端,也可以将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相应地将第一mos管为p型mos管,只需要转换为控制端为高压端即可,第一开关电路22还可以为其他形式,只需要第一开关电路22的功能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开关电路5,第二开关电路5与市电和负载的负极连接后接地,市电供电时,第二开关电路5导通,市电与负载形成供电回路;当市电停电时,第二开关电路5断开,此时应急模块1进行供电,而由于在市电刚开始停电时,第二开关电路5不会立马断电,会存在一个延迟,也就是第二开关电路5完全断开需要一定的时间,此时应急模块1已经开始供电,还没完全断开的第二开关电路5就会与应急模块1同时给led灯进行供电,会对负载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还设有n个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的阳极接分配控制单元2的第二输出端、阴极接地,且光电耦合器的集电极接第二开关单元5的控制端、发射极接第二开关单元5的第二端,在市电停电时,光电耦合器的阳极接收分配控制单元2发送的关闭信号通过集电极输出低电平信号令第二开关单元5断开,起到市电完全停止供电的作用,保证了负载4的安全性,而具体地一个实施例为:每一个第二开关电路5包括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且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的栅极分别耦接与市电的正极dr+和负载的正极led1+之间,第二mos管的漏极接市电的负极dr-和源极与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三mos管的漏极与负载的负极led1-连接,以分配控制单元2具有两路输出端为例,既可以接入2个负载,此时,以其中一路为例,其中一路的第二开关电路5包括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分别为mos管q1和mos管q2,相应地光电耦合器为光电耦合器u2,此时,mos管q1和mos管q2的栅极分别通过电阻r4、r3、r2和r1串联后与市电的正极连接,且mos管q1的漏极和市电的负极dr-连接,mos管q1和mos管q2的源极与光电耦合器u2的发射极连接,mos管q2的漏极与负载的负极led1-连接,且光电耦合器u2的集电极与mos管q1和mos管q2的栅极连接、阳极和分配控制芯片u4的第二输出端连接、阴极连接另一路光电耦合器u3的阳极,且通过另一路光电耦合器u3的阴极接地,此时,当市电供电时,市电的负极dr-通过电阻r1、r2、r3和r4串联后将mos管q1和mos管q2导通,此时,市电与负载或驱动形成回路,给负载供电,此处,市电并不直接与mos管q1和mos管q2连接,而需要通过整流桥d4进行整流后才能与mos管q1和mos管q2连接,市电的正极经整流桥整流后通过电阻r4、r3、r2和r1串联后与mos管q1和mos管q2的栅极连接,而市电的负极经整流桥整流后与mos管q1的漏极连接,令市电接入更加稳定;而当市电停电时,分配控制芯片u4控制光电耦合器u2的集电极拉到mos管q1和mos管q2的栅极的电平,使得mos管q1和mos管q2断开,进而市电与负载完全断开,对负载进行保护。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