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接线布置方式住户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47069发布日期:2020-07-29 03: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接线布置方式住户配电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正面固定安装有载板(6),所述载板(6)的正面对称式固定安装有线夹组件(7),所述箱体(1)的顶部端面贯穿式固定安装有若干出线帽(8),且箱体(1)的顶部端面位于出线帽(8)的后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若干理线防护组件(9),所述出线帽(8)和理线防护组件(9)的数量以及位置均一一对应;

所述线夹组件(7)包括固定安装在载板(6)正面的第二夹板(72),所述第二夹板(72)的一端通过铰接轴(73)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板(71),所述第一夹板(71)和第二夹板(72)为配套使用的构件,且第一夹板(71)和第二夹板(72)相邻端面的内部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导线槽(74)和第二导线槽(75),所述第一夹板(71)一端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把手(76),所述第一夹板(71)与第二夹板(72)自由端的相邻端面分别对应设置有正极磁片(77)和负极磁片(78);

所述理线防护组件(9)包括固定安装在箱体(1)顶部端面的承载基座(91),所述承载基座(91)中间区段的正面对称式固定焊接有两根导向管(92),所述导向管(9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u型件(93)的底端,所述导向管(92)与u型件(93)之间分别通过插孔(94)和销轴(95)形成可调节的连接结构,所述承载基座(91)的顶部端面开设有第一过渡孔(9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接线布置方式住户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背面两侧分别对应安装若干个“z”字形结构的安装底脚(2),所述箱体(1)的一侧端面内嵌式安装有散热窗(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接线布置方式住户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正面敞口处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一扇检修门(4),所述检修门(4)与箱体(1)之间通过机械锁(5)形成防盗式的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接线布置方式住户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另一侧端面的内部内嵌式安装有散热风扇(10),所述散热风扇(10)和散热窗(3)的数量以及位置均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接线布置方式住户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且位于载板(6)的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若干电能表(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接线布置方式住户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槽(74)和第二导线槽(75)均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夹板(71)和第二夹板(72)的相邻断面处于贴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导线槽(74)和第二导线槽(75)共同形成线缆的限位的孔桩状构,所述第一导线槽(74)和第二导线槽(75)的内侧壁均固定设置有防护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接线布置方式住户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座(91)为“z”字形结构,所述u型件(93)的底端贯穿承载基座(91)的顶部端面,并且延伸至导向管(92)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接线布置方式住户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件(9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线架(97),所述线架(97)的正面固定焊接有衔接板(98),所述衔接板(98)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过渡孔(9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接线布置方式住户配电箱,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线夹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载板正面的第二夹板,第二夹板的一端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邻端面的内部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第一夹板一端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把手,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自由端的相邻端面分别对应设置有正极磁片和负极磁片,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连接电能表的线缆从两个导线槽中穿过,在铰接轴的作用下,合并夹板,可以对连接电能表的线缆进行限位固定处理,再利用正负极磁片的相互吸附作用,让两块夹板处于连接状态,可以有效的避免线缆在配电箱内错综复杂,影响检修和散热的问题,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群英;李静;成丽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三知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0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