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泵及其电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27705发布日期:2021-09-14 22:06阅读:63来源:国知局
制冷剂泵及其电机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剂泵及其电机组件。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制冷剂泵的正常运转需要电机的带动。对于制冷剂泵这种封闭的流体机械而言,电机定子和壳体之间通常为过盈配合,定子一般是通过热套或者冷压的方式放入壳体。在热套时,壳体因受热膨胀使得配合间隙增大。但如若受热不均则会引起壳体膨胀变形不一样,冷却后会伴随挤压力。冷压电机定子的方式所受挤压力更大,而挤压力对电机的铁损有不良影响。由于挤压力的存在,电机定子内圆面发生变形,造成内圆面圆度不好,导致电机运转时对噪音有影响,从而影响电机性能。另外,电机定子热套装配完以后,一般不会二次强行压出再装配或者再使用,如果强行压出有可能损坏定子叠片,而且过盈配合的定子和壳体之间摩擦较大,强行压出会使叠片所受的挤压力更大,从而对电机的性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同时造成电机组件产品的浪费,进而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3.在名为“一种全封闭叶片式新型冷媒泵”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420769830.6)中,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于泵体内。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其公开的内容可知,所述电机和电机支架必然要通过冷压或者热套的方式进行固定,而且电机支架需要分别与前端盖及后端盖固定,相较现有技术而言,这无疑增加了装配工艺的难度,而且可能会对电机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冷剂泵及其电机组件,以简化电机的装配工艺,避免因装配工艺的问题而影响电机的性能。
5.为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冷剂泵,它包括:
6.第一壳体;
7.第二壳体,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轴向的第一端;
8.接线壳盖,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轴向的第二端;
9.电机组件,包括电机、第一轴承支架和第二轴承支架;所述第一轴承支架和第二轴承支架同轴相对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轴承支架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轴承支架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轴承支架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轴承支架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电机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且所述电机的侧壁被所述第一轴承支架和第二轴承支架部分包覆固定;
10.驱动轴,与所述电机的转子过盈配合;所述第一轴承支架与所述第二轴承支架上分别设有一第一轴承和一第二轴承;该驱动轴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承,该驱动轴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轴承;以及
11.叶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并连接至所述驱动轴的第一端。
1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面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内肩
台,所述第一壳体轴向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内肩台;所述第一内肩台贴合于所述第一轴承支架的端面,所述第二内肩台贴合于所述第二轴承支架的端面,以防止所述电机组件在所述壳体内产生轴向位移。
1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承支架与所述第二轴承支架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1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支架的外壁与第一壳体的内壁过盈配合。
1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承支架上设有若干第一冷媒通孔,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第一冷媒通孔连通所述容纳腔。
1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轴承支架上设有若干第二冷媒通孔,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第二冷媒通孔连通所述接线壳盖与所述第二轴承支架之间的空间。
1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一冷媒进口和一冷媒出口,制冷剂自所述冷媒进口流入该制冷剂泵并仅从所述冷媒出口流出。
1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一与所述冷媒进口连通的叶轮对接部,所述叶轮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叶轮对接部。
1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线壳盖上设有密封接线柱,所述电机通过引线连接至所述密封接线柱。
2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第一轴承支架和第二轴承支架;所述第一轴承支架和第二轴承支架同轴相对固定;所述第一轴承支架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轴承支架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轴承支架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轴承支架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电机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且所述电机的侧壁被所述第一轴承支架和第二轴承支架部分包覆固定。
21.本发明可以避免电机在安装时与壳体直接接触,简化电机的装配工艺,进而避免由于传统热套工艺使得壳体挤压定子而对电机造成的不良影响,以保证电机的使用性能。此外,本发明中的电机通过第一轴承支架与第二轴承支架安装固定,拆装更换方便快捷,适合大批量工业化生产,还可以减少电机的安装及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2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3.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制冷剂泵的立体图。
24.图2是图1所示制冷剂泵的剖视图。
25.图3是图1所示制冷剂泵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图1所示制冷剂泵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连接示意图。
27.图5是图1所示制冷剂泵中第二轴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图1所示制冷剂泵中第二壳体的第一角度的示意图。
29.图7是图1所示制冷剂泵中第二壳体的第二角度的示意图。
30.图8是图1所示制冷剂泵中接线壳盖的第一角度的示意图。以及
31.图9是图1所示制冷剂泵中接线壳盖的第二角度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
[0033]1ꢀꢀꢀꢀꢀꢀꢀꢀꢀꢀꢀꢀꢀꢀꢀ
接线壳盖
[0034]
101
ꢀꢀꢀꢀꢀꢀꢀꢀꢀꢀꢀꢀꢀ
密封接线柱
[0035]
102
ꢀꢀꢀꢀꢀꢀꢀꢀꢀꢀꢀꢀꢀ
钢针
[0036]2ꢀꢀꢀꢀꢀꢀꢀꢀꢀꢀꢀꢀꢀꢀꢀ
第二壳体
[0037]
21
ꢀꢀꢀꢀꢀꢀꢀꢀꢀꢀꢀꢀꢀꢀ
第一内肩台
[0038]
201
ꢀꢀꢀꢀꢀꢀꢀꢀꢀꢀꢀꢀꢀ
叶轮对接部
[0039]
202
ꢀꢀꢀꢀꢀꢀꢀꢀꢀꢀꢀꢀꢀ
冷媒进口
[0040]
203
ꢀꢀꢀꢀꢀꢀꢀꢀꢀꢀꢀꢀꢀ
冷媒出口
[0041]3ꢀꢀꢀꢀꢀꢀꢀꢀꢀꢀꢀꢀꢀꢀꢀ
第一壳体
[0042]
31
ꢀꢀꢀꢀꢀꢀꢀꢀꢀꢀꢀꢀꢀꢀ
第二内肩台
[0043]4ꢀꢀꢀꢀꢀꢀꢀꢀꢀꢀꢀꢀꢀꢀꢀ
定子
[0044]5ꢀꢀꢀꢀꢀꢀꢀꢀꢀꢀꢀꢀꢀꢀꢀ
转子
[0045]6ꢀꢀꢀꢀꢀꢀꢀꢀꢀꢀꢀꢀꢀꢀꢀ
第一轴承支架
[0046]
61
ꢀꢀꢀꢀꢀꢀꢀꢀꢀꢀꢀꢀꢀꢀ
第一容纳腔
[0047]
62
ꢀꢀꢀꢀꢀꢀꢀꢀꢀꢀꢀꢀꢀꢀ
第一轴承安装孔
[0048]
63
ꢀꢀꢀꢀꢀꢀꢀꢀꢀꢀꢀꢀꢀꢀ
第一冷媒通孔
[0049]
64
ꢀꢀꢀꢀꢀꢀꢀꢀꢀꢀꢀꢀꢀꢀ
第一轴承
[0050]7ꢀꢀꢀꢀꢀꢀꢀꢀꢀꢀꢀꢀꢀꢀꢀ
第二轴承支架
[0051]
74
ꢀꢀꢀꢀꢀꢀꢀꢀꢀꢀꢀꢀꢀꢀ
第二轴承
[0052]8ꢀꢀꢀꢀꢀꢀꢀꢀꢀꢀꢀꢀꢀꢀꢀ
驱动轴
[0053]9ꢀꢀꢀꢀꢀꢀꢀꢀꢀꢀꢀꢀꢀꢀꢀ
叶轮
[0054]
10
ꢀꢀꢀꢀꢀꢀꢀꢀꢀꢀꢀꢀꢀꢀ
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0056]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制冷剂泵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制冷剂泵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制冷剂泵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制冷剂泵中第二轴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制冷剂泵中第一壳体3与第二壳体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制冷剂泵中第二壳体的第一角度的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制冷剂泵中第二壳体的第二角度的示意图。图8是图1所示制冷剂泵中接线壳盖的第一角度的示意图。以及图9是图1所示制冷剂泵中接线壳盖的第二角度的示意图。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冷剂泵,如图1-3所示,它包括:第一壳体3、第二壳体2、接线壳盖1、电机组件及驱动轴8。所述第二壳体2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3轴向的第一端;所述接线壳盖1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3轴向的第二端;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第一轴承支架6和第二轴承支架7,其中,所述电机可以为变频电机,该电机包括转子5及定子4。所述第一轴承支架6和第二轴承支架7同轴相对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3及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轴承支架6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轴承支架7
的第一容纳腔61,所述第二轴承支架7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轴承支架6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电机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6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且所述电机的侧壁被所述第一轴承支架6和第二轴承支架7部分包覆固定;所述驱动轴8与所述电机的转子5过盈配合;所述第一轴承支架6与所述第二轴承支架7上分别设有一第一轴承64和一第二轴承74;该驱动轴8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承64,该驱动轴8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轴承74;所述叶轮9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壳体2并连接至所述驱动轴8的第一端。
[0057]
本发明可以避免电机在安装时与壳体直接接触,简化电机的装配工艺,进而避免由于传统热套工艺使得壳体挤压定子而对电机造成的不良影响,以保证电机的使用性能。此外,本发明中的电机通过第一轴承支架与第二轴承支架安装固定,拆装更换方便快捷,适合大批量工业化生产,还可以减少电机的安装及使用成本。再者,本发明所提出的制冷剂泵可以适应制冷空调领域对制冷剂的传输需求,具备持续稳定可靠的运行能力。首先,本发明中第一壳体3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于接线壳盖1和第二壳体2,相较现有制冷空调领域所使用的泵而言,可以有效避免制冷剂外泄。其次,本发明中的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轴承支架6和第二轴承支架7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可以保证电机与壳体的同轴度,可靠性较高。再次,本发明制冷剂泵将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均设于第二壳体2上,有利于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最后,本发明中的驱动轴8与所述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74直接通过制冷剂实现润滑,可以避免使用润滑油而对空调系统的换热产生不利影响。
[0058]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2面向所述第一壳体3的一端设有第一内肩台21,所述第一壳体3轴向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内肩台31;所述第一内肩台21贴合于所述第一轴承支架6的端面,所述第二内肩台31贴合于所述第二轴承支架7的端面。由此可以防止所述电机组件在所述壳体内产生轴向位移。可选地,所述轴承支架的外壁与第一壳体3的内壁过盈配合,由此可以避免所述电机在第一壳体3及第二壳体2内产生径向位移,避免电机在安装时与壳体直接接触,进而避免由于传统热套工艺使得壳体挤压定子4而对电机造成的不良影响,以保证电机的使用性能。
[0059]
可选地,所述第一轴承支架6与所述第二轴承支架7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可以为拉杆或螺栓。
[0060]
如图2、5所示,所述第一轴承支架6上设有若干第一冷媒通孔,所述第二壳体2通过所述第一冷媒通孔连通所述电机固定腔。第二壳体2中的部分制冷剂经所述第一冷媒通孔流入所述电机固定腔,可以为所述电机降温。所述轴承也可以采用无油轴承,并由流入该电机固定腔的制冷剂取代润滑油而起到润滑作用,从而避免因润滑油的使用而对空调系统的换热产生不利影响。可选地,所述第一轴承支架6上设有多个第一冷媒通孔,该多个第一冷媒通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轴承支架6上,由此可以促进冷媒在第一壳体3内循环流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承支架7上设有若干第二冷媒通孔,所述电机固定腔通过所述第二冷媒通孔连通所述接线壳盖1与所述第二轴承支架7之间的空间。电机固定腔内的制冷剂再经所述第二冷媒通孔流向所述接线壳盖1,实际上进一步扩大了冷媒的可流动空间,提高了泵的耐高压性能。可选地,所述第二轴承支架7上设有多个第二冷媒通孔,该多个第二冷媒通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轴承支架7上。由此可以进一步促进冷媒在整个制冷剂泵内的循环流动。
[0061]
请参阅图1至8,在本发明的制冷剂泵中,所述第二壳体2设有一冷媒进口202和一
冷媒出口203,制冷剂自所述冷媒进口202流入该制冷剂泵并仅从所述冷媒出口203流出。将冷媒进口202和冷媒出口203均设于第二壳体2上,有利于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
[0062]
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壳体2内设有一与所述冷媒进口202连通的叶轮对接部201,所述叶轮10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叶轮对接部201。由此可以提高制冷剂的传输效率。
[0063]
如图1所示,所述接线壳盖1上设有密封接线柱101,所述电机通过引线连接至所述密封接线柱101。进一步地,图如1、7和8所示,所述接线壳盖1可以与所述密封接线柱101一体成型。当然,所述接线壳盖1也可以与所述密封接线柱101焊接固定。只要可以使两者密封连接即可。所述密封接线柱101上设有钢针102,所述钢针102的两端用以连接引线,以连接电机及外部电源。所述钢针102与所述密封接线柱101一体成型,由此可以避免制冷剂从此处泄露。
[006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3外还可以设有若干支撑结构10。所述支撑结构10的设置有利于泵的固定。
[0065]
本发明可以避免电机在安装时与壳体直接接触,简化电机的装配工艺,进而避免由于传统热套工艺使得壳体挤压定子而对电机造成的不良影响,以保证电机的使用性能。此外,本发明中的电机通过第一轴承支架与第二轴承支架安装固定,拆装更换方便快捷,适合大批量工业化生产,还可以减少电机的安装及使用成本。再者,本发明所提出的制冷剂泵可以适应制冷空调领域对制冷剂的传输需求,具备持续稳定可靠的运行能力。首先,本发明中第一壳体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于接线壳盖和第二壳体,相较现有制冷空调领域所使用的泵而言,可以有效避免制冷剂外泄。其次,本发明中的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轴承支架和第二轴承支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可以保证电机与壳体的同轴度,可靠性较高。再次,本发明制冷剂泵将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均设于第二壳体上,有利于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最后,本发明中的驱动轴与所述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直接通过制冷剂实现润滑,可以避免使用润滑油而对空调系统的换热产生不利影响。
[0066]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组件,它包括电机、第一轴承支架6和第二轴承支架7;所述第一轴承支架6和第二轴承支架7同轴相对固定;所述第一轴承支架6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轴承支架7的第一容纳腔61,所述第二轴承支架7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轴承支架的第二容纳腔(可以参照图4);所述电机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6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且所述电机的侧壁被所述第一轴承支架6和第二轴承支架7部分包覆固定。其中,所述电机可以为变频电机,该电机包括转子5及定子4。本发明可以避免电机在安装时与壳体直接接触,简化电机的装配工艺,进而避免由于传统热套工艺使得壳体挤压定子而对电机造成的不良影响,以保证电机的使用性能。此外,本发明中的电机通过第一轴承支架与第二轴承支架安装固定,拆装更换方便快捷,适合大批量工业化生产,还可以减少电机的安装及使用成本。
[0067]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