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0810发布日期:2020-07-31 21:5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尘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尘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是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配电向内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配电柜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配电柜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

工作时,配电柜中的各类电力仪表和电力转换装置会产生热量,为了使配电柜能够进行散热,配电柜上常会设置散热网孔。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配电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气体中的网孔还在散热网孔上堆积,从而造成网孔的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尘配电柜,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减少配电柜的灰尘堆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除尘配电柜,包括箱体和转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箱门,所述箱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上方,所述箱体内固定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将所述进风口的气体吹向所述出风口;

所述箱体外壁上安装有覆盖所述进风口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进风口的安装板和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包括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的网架和若干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网架的网片,所述网片以所述网架的转动轴线为中心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网架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与所述箱体外壁抵触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将进风口的气体吹向出风口以加快箱体内的散热,而气体经由第一过滤网过滤大部分的灰尘后进入到箱体内,风机使得气体向上流动以使气体中留有的少量灰尘跟随气体向上移动,从而减少灰尘在箱体的沉积;

第一过滤网的清洗次数过多会加快第一过滤网的损坏,但受进风口进气时气体的流向等因素的印象,灰尘第一过滤网上不同的位置上堆积的速度不同,若等到整个第一过滤网兜堆满灰尘的时候再洗则会导致该除尘配电柜散热效果变差,拆卸对应灰尘较多的网片进行清洗,从而使得该除尘配电柜能够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减少灰尘的堆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网架包括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的转轴和若干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外圆面的架杆,所有架杆以转轴的轴线为中心周向等间隔分布,相邻两个架杆之间安装一个网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个架杆之间安装一个网片以使网片以转轴的轴线为中心周向间隔分布,从而使得网片在架杆上的分布位置对称,从而便于第一过滤网的生产与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网片呈扇形、三角形或梯形片状设置,所述架杆朝向网片的一侧开设有供网片侧边滑动嵌入的嵌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片的侧边滑动进入或脱离嵌滑槽,以实现网片与架杆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从而使得网片的拆装更加简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风口上环绕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导滑块,所述导滑块与所述箱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架杆远离所述转轴一端滑动的导滑槽,所述导滑块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供所述网片滑动脱离所述架杆的取片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架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在导滑槽中滑动以使导滑块能够限制网片滑动脱离架杆,网片只有在取片槽的位置滑动脱离架杆,从而提高了网片与网架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片槽位于所述导滑块的上端,所述取片槽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取片槽的启闭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闭盖板闭合取片槽以避免网片误操作脱离网架,从而提高了网片与网架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外壁上可拆卸的设置有覆盖所述出风口的第二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过滤网覆盖出风口,从而避免风机不工作的情况下,气体从出风口倒流进入箱体内时携带灰尘进入箱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风口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沿着远离所述箱体的方向向下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从出风口离开箱体后,在导风板的作用下向下流动,从而使得气体能够吹在相邻的除尘配电柜或其他设备,以对相邻的除尘配电柜或其他设备进行吹风降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内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内分隔为工作腔和导风腔,所述工作腔位于所述导风腔的上方,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工作腔内,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导风腔连通,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导风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的设置,使得气流能稳定的从下方向上流动,从而提高该除尘配电柜的除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若干过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经由不同的过气孔分散向上流动,从而使得箱体内各个位置都有气流均匀稳定的通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网架上的部分网片替换成挡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片取代网片后会遮挡进风口,从而减小进风口的开口大小,通过控制网架上挡片的数量即可实现对进风口开口的大小的调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风机将进风口的气体吹向出风口以加快箱体内的散热,而气体经由第一过滤网过滤大部分的灰尘后进入到箱体内,风机使得气体向上流动以使气体中留有的少量灰尘跟随气体向上移动,从而减少灰尘在箱体的沉积;

2.第一过滤网的清洗次数过多会加快第一过滤网的损坏,但受进风口进气时气体的流向等因素的印象,灰尘第一过滤网上不同的位置上堆积的速度不同,若等到整个第一过滤网兜堆满灰尘的时候再洗则会导致该除尘配电柜散热效果变差,拆卸对应灰尘较多的网片进行清洗,从而使得该除尘配电柜能够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减少灰尘的堆积;

3.挡片取代网片后会遮挡进风口,从而减小进风口的开口大小,通过控制网架上挡片的数量即可实现对进风口开口的大小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13、工作腔;14、导风腔;2、箱门;3、风机;4、过滤组件;41、安装板;42、第一过滤网;421、网架;4211、转轴;4212、架杆;4213、嵌滑槽;422、网片;423、挡片;43、导滑块;431、导滑槽;432、取片槽;433、启闭盖板;5、第二过滤网;51、导轨;6、导风板;7、隔板;71、过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除尘配电柜,包括箱体1和转动设置于箱体1的箱门2。

箱体1呈长方体以竖直设置。箱体1的高度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箱体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沿水平方向设置。

箱体1的开口位于其宽度方向一侧。箱门2转动以开启或关闭箱体1的开口。箱门2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箱体1上开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进风口11位于箱体1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侧壁上。出风口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出风口12分别位于箱体1长度方向两侧的侧壁上。出风口12位于进风口11的上方。优选地,进风口11呈圆形设置。

参照图2和图3,箱体1内固定设置有隔板7。隔板7呈矩形板状以水平设置。隔板7长度方向的两端端面分别与箱体1内长度方向两端的内壁抵触贴合,隔板7宽度方向的两端端面分别与箱体1内宽度方向两端的内壁抵触贴合,从而将箱体1内分隔为工作腔13和导风腔14。

工作腔13内安装有各类电力仪表和电力转换装置。工作腔13位于导风腔14的上方。出风口12位于工作腔13内。箱门2位于工作腔13的水平一侧,以通过箱门2的开启来实现工作腔13与外界的连通。

导风腔14的进风端与进风口11连通,导风腔14的出风端与工作腔13连通。

进一步地,箱体1内固定设置有风机3,风机3将进风口11的气体吹向出风口12。优选地,风机3与隔板7固定连接。

隔板7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若干过气孔71。所有过气孔71在隔板7上呈矩阵分布,从而隔板7的下方的气体经由不同的过气孔71分散向上流动,从而使得箱体1内各个位置都有气流均匀稳定的通过。

参照图2和图3,箱体1外壁上安装有覆盖进风口11的过滤组件4。具体地,过滤组件4包括固定设置于进风口11的安装板41和转动设置于安装板41的第一过滤网42。

安装板41的板面与箱体1的外壁贴合。安装板41呈扇形板状设置,以具有大端和小端。安装板41的大端位于安装板41的小端上方。安装板41的大端端部位于进风口11上方箱体1外壁上,安装板41的小端端部位于进风口11的范围内,从而使得安装板41部分遮挡进风口11。

第一过滤网42包括与安装板41转动连接的网架421和若干可拆卸设置于网架421的网片422。

参照图2和图4,网架421包括与安装板41转动连接的转轴4211和若干固定连接于转轴4211外圆面的架杆4212。转轴4211位于安装板41的小端,且转轴4211的轴线穿过进风口11的圆心。架杆4212的轴线垂直于转轴4211的轴线。所有架杆4212以转轴4211的轴线为中心周向等间隔分布。

相邻两个架杆4212之间形成有供网片422安装的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呈扇形、三角形或梯形设置,以具有大端和小端。安装空间的小端位于转轴4211的外壁面上。架杆4212靠近箱体1的一侧与箱体1外壁抵触贴合。

进一步地,架杆4212朝向网片422的一侧开设有供网片422侧边滑动嵌入的嵌滑槽4213。嵌滑槽4213沿着架杆4212的轴线方向延伸。嵌滑槽4213的开口朝向安装空间和架杆4212远离转轴4211的一端。嵌滑槽4213与网片422边缘之间过盈配合。

网片422呈扇形、三角形或梯形片状设置。网片422上具有若干过滤网孔。网片422以网架421的转动轴线为中心周向间隔分布。

参照图2和图3,出风口12上环绕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导滑块43。导滑块43的截面呈“l”型设置。导滑块43的轴线与转轴4211的轴线重合。导滑块43的内径大于出风口12的直径

导滑块43与箱体1的外壁之间形成有供架杆4212远离转轴4211一端滑动的导滑槽431。导滑槽431的开口朝向导滑块43的中心。

导滑块43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供网片422滑动脱离架杆4212的取片槽432。取片槽432的圆心角大于或等于网片422的圆心角。优选地,取片槽432位于导滑块43的上端。

进一步地,取片槽432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打开或闭合取片槽432的启闭盖板433。启闭盖板433呈圆弧形板状设置。启闭盖板433的转动轴线与转轴4211的轴线平行。

值得一提的是,网架421上的部分网片422替换成挡片423。挡片423呈扇形、三角形或梯形片状设置。挡片423与网片422的区别在于挡片423上不具有供气体通过的过滤网孔。

挡片423取代网片422后会遮挡进风口11,从而减小进风口11的开口大小,通过控制网架421上挡片423的数量即可实现对进风口11开口的大小的调节。

参照图1和图2,箱体1的外壁上可拆卸的设置有覆盖出风口12的第二过滤网5。优选地,箱体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供第二过滤网5滑动的导轨51。导轨51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箱体1上导轨51安装的外壁平行。第二过滤网5覆盖出风口12,从而避免风机3不工作时气体从出风口12倒流进入箱体1内时携带灰尘进入箱体1。第二过滤网5可拆卸以便于第二过滤网5的清洗更换。

进一步地,出风口12的上方设置有与箱体1固定连接的导风板6,导风板6沿着远离箱体1的方向向下倾斜。气体从出风口12离开箱体1后,在导风板6的作用下向下流动,从而使得气体能够吹在相邻的除尘配电柜或其他设备,以对相邻的除尘配电柜或其他设备进行吹风降温。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第一过滤网42覆盖进风口11,气体经由第一过滤网42过滤大部分的灰尘后进入到导风腔14中,并在导风腔14内风机3的作用下向上流动工作腔13,最后经由出风口12离开箱体1,气体在箱体1内的流动过程中会带走箱体1内的热量以加快箱体1的散热,且气体向上流动以使气体中留有的少量灰尘跟随气体向上移动,从而减少灰尘在箱体1的沉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