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同直径的电力管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9271发布日期:2020-09-15 19:5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同直径的电力管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管安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不同直径的电力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力管是采用pe(改性聚乙烯)进行热浸塑或环氧树脂进行内外涂覆的产品,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同时涂层本身还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不会产生电蚀。吸水率低,机械强度高,摩擦系数小,能够达到长期使用的目的。还能有效的防止植物根系及土壤环境应力的破坏等。现有的电力管大多需要预埋在地下。

现有的电力管在安装连接时一般都需要通过热熔对接的方式进行,而该种连接方式的要求较高,且连接过程的效率不够高。

授权公告号为cn20848963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易安装mpp电力管,包括主体部、分别设于主体部两端的插入部及定位部,插入部包括沿主体部端部延伸的插入管、设于插入管外侧管壁上的多组定位孔、设于插入管内侧管壁上的多条定位条;定位部包括内管、外管、连接内管及外管端部的底圈、设于内管外侧管壁上的多条定位槽、设于外管管壁上的多组锁孔、设于锁孔处的紧固带,底圈连接主体部;插入管端部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密封条,底圈上设有配合密封槽的密封圈;密封槽的宽度自其开口一端向其槽底逐渐减小,密封槽槽底设有缓冲腔;密封圈包括配合密封槽的粘合部、连接粘合部及底圈的挤压部。

通过在mpp电力管主体部的两端设置相互配合的插入部及定位部,使得两根mpp电力管在连接时只需相互插接即可,方便高效,极大地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布置电力管的管道时,在开阔的地区,例如郊区,一般布置直径大的电力管;在地下建筑较多的地区,例如市区,一般布置直径小的电力管。因此在电力管过渡的区域处,需要将两个不同直径的电力管连接在一起。

但是在实际的连接中,有时两个电力管的直径相差不大,使得直径较小的电力管无法直接插入直径较大的电力管中,给工作人员的安装带来困扰,甚至是需要工作人员更换新的电力管才能继续进行工作,从而耽误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不同直径的电力管连接结构,能够在两个电力管的直径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让小电力管不需要插入大电力管中,也能让两个电力管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不同直径的电力管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大电力管内壁上的多个大连接钉和小电力管内壁上的多个小连接钉;

所述大电力管中安装有大连接板,大连接板的一侧套设在大连接钉上,每个大连接钉上套设有一个大连接板,在多个大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大连接环,所述小电力管中安装有小连接板,小连接板的一侧套设在小连接钉上,每个小连接钉上套设有一个小连接板,在多个小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小连接环;

在大连接环的外环上沿大连接环直径方向凸出延伸有多个大安装板,在小连接环的外环上沿小连接环直径方向凸出延伸有多个小安装板;

在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上穿设有将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固定连接的连接螺栓;

所述大连接环、所述小连接环布置在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螺栓的作用下,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固定连接,而且大安装板和大连接板通过大连接环连接在一起,小安装板和小安装板通过小连接环连接在一起,使得大连接板和小连接板能够连接在一起,而且大连接板通过大连接钉与大电力管连接在一起,小连接板通过小连接钉与小电力管连接在一起,使得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连接在一起,而且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之间出现分离的趋势时,大连接板和大连接钉之间的钩接以及小连接板和小连接钉之间的钩接会对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的分离进行限制。通过设置连接结构,让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不需要通过相互插接就能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大连接钉在大电力管中弯曲布置;所述小连接钉在小电力管中弯曲布置;

在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对接在一起时,大连接钉和小连接钉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弯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实现大连接板和大连接钉之间的钩接以及小连接板和小连接钉之间的钩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上开设有大条型槽和小条型槽;所述连接螺栓穿设在大条型槽和小条型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便于将连接螺栓穿设在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通过弯折形成对连接螺栓安装位置进行限制的弯折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折部对连接螺栓在大条型槽和小条型槽中的滑移进行限制,让连接螺栓布置的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大条型槽中安装有与大条型槽滑移连接且沿着大条型槽长度方向滑移的大滑块;所述小条型槽中安装有与小条型槽滑移连接且沿着小条型槽长度方向滑移的小滑块;

大滑块和小滑块上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螺栓穿设在通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大滑块和小滑块滑动,让大滑块和小滑块上的通孔对齐,然后将连接螺栓穿设在通孔中,从而通过将大滑块和小滑块连接在一起,实现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的连接。而且工作人员在弯折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时,沿着大滑块和小滑块的边缘弯折,既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弯折,也能够对连接螺栓进行更好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大电力管和所述小电力管的连接处套设有限制管,限制管的两端安装有与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抵接的滑板,所述限制管与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管和滑板增加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对接处的抗弯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制管由多个弧形板对接围成,所述弧形板与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便于将限制管安装在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弧形板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滑板滑移布置在滑槽中,弧形板上穿设有用于滑板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限制螺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让滑板更方便与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接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板与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接触的位置设置为锯齿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滑板能够在与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接触时有更好的接触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大连接环与大电力管之间、小连接环与小电力管之间均安装有橡胶密封环;大连接环与小连接环之间也安装有中间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大电力管与小电力管连接处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连接结构,让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不需要通过相互插接就能连接在一起;

2.通过设置弯折部,能够让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连接在一起时更为稳定;

3.通过设置限制管,增加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连接处的抗弯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连接处未安装限制管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大连接环和小连接环连接时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电力管;2、小电力管;3、连接结构;301、大连接钉;302、小连接钉;303、大连接板;304、小连接板;305、大连接环;306、小连接环;307、橡胶密封环;308、中间环;309、大安装板;310、小安装板;311、连接螺栓;312、大条型槽;313、小条型槽;314、弯折部;315、大滑块;316、小滑块;317、通孔;318、限制管;319、弧形板;320、滑槽;321、滑板;322、限制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不同直径的电力管连接结构,用于将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连接在一起,大电力管1的直径大于小电力管2的直径。具体的来说,大电力管1的内圈直径小于小电力管2的外圈直径,使得小电力管2无法直接插入大电力管1中。在连接结构3的作用下,让小电力管2不需要插入大电力管1中也能与大电力管1牢固的连接在一起。

参照图3、图4,连接结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内部的大连接钉301和小连接钉302,大连接钉301和小连接钉302布置在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的内壁上,大连接钉301和小连接钉302在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中弯曲布置,而且在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对接在一起时,大连接钉301和小连接钉302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弯曲。在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中均设置有多个大连接钉301和小连接钉302,大连接钉301的数量与小连接钉302的数量相同,多个大连接钉301在大电力管1上沿大电力管1周向等间距布置,多个小连接钉302在小电力管2上沿小电力管2周向等间距布置。

在大电力管1中安装有大连接板303,大连接板303的一侧套设在大连接钉301上,每个大连接钉301上套设有一个大连接板303,在多个大连接板303上固定连接有大连接环305,大连接板303和大连接环305均为金属材料制成,大连接板303与大连接环305的内环连接。在小电力管2中安装有小连接板304,小连接板304的一侧套设在小连接钉302上,每个小连接钉302上套设有一个小连接板304,在多个小连接板304上固定连接有小连接环306,小连接板304和小连接环306均为金属材料制成,小连接板304与小连接环306的内环连接。

在将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对接在一起时,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将大连接环305和小连接环306夹持在中间。而且大连接环305与大电力管1内外对齐,小连接环306与小电力管2内外对齐。在大连接环305与大电力管1之间、小连接环306与小电力管2之间均安装有橡胶密封环307。而且在大连接环305与小连接环306之间也安装有中间环308,中间环308也由橡胶材质制成。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的对接将大连接环305、小连接环306、橡胶密封环307、中间环308夹紧。

在大连接环305的外环上沿大连接环305直径方向凸出延伸有多个大安装板309,多个大安装板309在大连接环305上沿大连接环305周向等间距布置。在小连接环306的外环上沿小连接环306直径方向凸出延伸有多个小安装板310,多个小安装板310在小连接环306上沿小连接环306周向等间距布置。

在将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对接在一起时,大连接环305上的大连接板303与小连接环306上的小连接板304对齐且一一对应,大连接环305上的大安装板309与小连接环306上的小安装板310对齐且一一对应。而且在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上穿设有将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固定连接的连接螺栓311。

在连接螺栓311的作用下,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固定连接,而且大安装板309和大连接板303通过大连接环305连接在一起,小安装板310和小安装板310通过小连接环306连接在一起,使得大连接板303和小连接板304能够连接在一起,而且大连接板303通过大连接钉301与大电力管1连接在一起,小连接板304通过小连接钉302与小电力管2连接在一起,使得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连接在一起,而且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之间出现分离的趋势时,大连接板303和大连接钉301之间的钩接以及小连接板304和小连接钉302之间的钩接会对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的分离进行限制。

为了让连接螺栓311穿设在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上时更方便,在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上开设有大条型槽312和小条型槽313,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将连接螺栓311穿设在大条型槽312和小条型槽313中拧紧固定,让工作人员更容易将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安装在一起。大条型槽312沿着大安装板309长度方向布置,小条型槽313沿着小安装板310长度方向布置。

而且为了防止连接螺栓311在大条型槽312和小条型槽313中滑移,影响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的连接,将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一同弯折,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弯折的位置靠近连接螺栓311,让连接螺栓311在大条型槽312和小条型槽313中的滑移受到限制。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弯折的位置为弯折部314。

另外,在大条型槽312中安装有大滑块315,大滑块315在大条型槽312中沿着大条型槽312长度方向滑移,而且大滑块315与大安装板309滑移连接;在小条型槽313中安装有小滑块316,小滑块316在小条型槽313中沿着小条型槽313长度方向滑移,而且小滑块316与小安装板310滑移连接。大滑块315和小滑块316上贯穿开设有通孔317。在将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通过连接螺栓311连接在一起时,工作人员将大滑块315和小滑块316滑动,让大滑块315和小滑块316上的通孔317对齐,然后将连接螺栓311穿设在通孔317中,从而通过将大滑块315和小滑块316连接在一起,实现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的连接。而且工作人员在弯折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时,沿着大滑块315和小滑块316的边缘弯折,既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弯折,也能够对连接螺栓311进行更好的限制。

为了让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连接的更为稳定,增加连接处的抗弯折能力,参照图1、图4,在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的连接处套设有限制管318,限制管318为多个弧形板319对接围成,而且弧形板319与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通过螺钉安装在一起,多个弧形板319与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连接后,在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连接处形成限制管318。

在弧形板319的两侧开设有滑槽320,滑槽320中滑移布置有滑板321,滑板321通过穿入滑槽320中与弧形板319安装在一起。在弧形板319上穿设有用于滑板321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限制螺钉322,限制螺钉322拧紧时,抵接在滑板321上,限制螺钉322与滑板321的布置方向垂直。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将限制螺钉322调松,将滑板321穿入滑槽320中,并让滑板321与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发生抵接,调紧限制螺钉322,限制螺钉322顶紧滑板321,限制滑板321的活动。其中,滑板321与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接触的位置设置为锯齿形,让滑板321能够在与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接触时有更好的接触效果。

为了让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连接的更牢固,可以通过穿设螺钉将大连接环305安装在大电力管1上,小连接环306安装在小电力管2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