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设备带电除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5989发布日期:2020-10-28 12:14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设备带电除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设备带电除冰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设备附冰是指露天变电设备的绝缘支撑、裸露带电体和机构运动副等由于天气原因被冻上一层厚冰。变电设备附冰危害:变电设备的绝缘支撑、裸露带电体附冰会造成爬距增大,绝缘降低,发生闪络或放电导通等现象;机构运动副附冰会造成其冻成一体,无法实现分、合闸动作或其它需要的动作,造成操作无法实施。

变电设备附冰过去通常是采用人工敲击的方式清除,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效果差、易损设备,不能满足设备除冰要求,某些部位还需停电清除,极大的降低变电站的工作可靠性,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电设备带电除冰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对变电设备上的附冰进行不直接接触的割冰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变电设备带电除冰装置,包括空气热线除冰割枪、热气流加热装置和移动支撑装置;

所述空气热线除冰割枪包括动静枪头、喷嘴和进气管;所述动静枪头包括枪座和气道转座;所述气道转座安装在所述枪座上,并与所述枪座同轴转动连接;所述喷嘴设在所述气道转座上;所述喷嘴的出气口端相对设置,用于实现所述喷嘴喷出的热气流交叉设置;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枪座连接;所述进气管通过热气流加热装置与空气泵连接,用于实现通过所述气道转座对所述喷嘴进行热气流的供应;

所述热气流加热装置设在所述移动支撑装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静枪头包括枪座和气道转座;所述枪座为中空腔体结构;所述气道转座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枪座中空腔体连通的进气主通道,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进气主通道连通的分支通道;所述喷嘴分别设在所述气道转座径向的两端,并与所述分支通道分别连通;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中空腔体连通,另一端所述热气流加热装置的热气流出口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一个所述进气主通道与两个所述分支通道形成三通结构的通道结构,通过形成“t”字型侧通道结构,所述分支通道对称设在所述进气主通道的两侧,来实现热气流的均匀分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枪座上还设有锁定螺钉;所述锁定螺钉螺纹连接在所述枪座上,并与所述进气主通道的闭合端轴向对应设置,通过旋拧所述锁定螺钉,可实现所述锁定螺钉轴向与所述进气主通道的闭合端的抵接限位,来实现所述枪座和气道转座的相对定位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喷嘴分别设在所述气道转座直径方向的两端;相对的所述喷嘴的出气管端的轴线相交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手持定位装置;所述手持定位装置包括卡枪抱箍、支座和绝缘操作杆;所述卡枪抱箍的卡口卡设在所述枪座上;所述卡枪抱箍卡口外端连接部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绝缘操作杆与所述支座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气流加热装置包括箱体、电加热器和热交换管;

所述电加热器设在所述箱体上,用于实现对箱体内的液体加热;

所述热交换管的一端与空气热线除冰割枪的进气管连通,另一端与空气泵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热交换管的中间段设在所述箱体内,用于实现对所述热交换管内的气流和箱体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交换管的中间段为螺旋状管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箱盖;所述箱盖设在所述箱体的上部开口上;所述箱盖上还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后上还设有自鸣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支撑装置包括绝缘移动小车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转动支撑立柱、支撑横梁和弹簧角支撑;所述转动支撑立柱设在所述绝缘移动小车上;所述支撑横梁轴向一端与所述支撑立柱的顶部铰接;所述弹簧角支撑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支撑立柱和支撑横梁的分别定位连接,用于实现对所述转动支撑立柱和支撑横梁的定位弹性支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喷嘴的出气口端相对设置,喷嘴的气流相交,可以得到交叉垂直的热空气割线或者偏心热空气割线,交叉垂直热空气割线对附冰造成全断面割离;偏心热空气割线对动静枪头形成旋转力矩,使得其旋转,得到圆锥状割线,对块状积冰进行割离;通过热气流进行割冰,不需要进行工具或设备的敲击,减少了对电力设备的损伤,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且热气流加速了冰块的融化,大大提高了除冰的效率,除冰效果好;同时通过采取热气流进行割冰,设备不需要进行需停电清除,极大的提高变电站的工作可靠性,经济实用,值得广泛推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支撑装置,通过将进气管和热气流加热装置安装所述移动支撑装置上,通过手持空气热线除冰割枪进行操作,亦可直接放置在移动支撑装置上进行除冰,整个装置移动方便,更便于操作,安全性高。

3、本实用新型通过热交换管的一端与空气热线除冰割枪的进气管连通,另一端与空气泵的出气端连通,热交换管的中间段设在箱体内,来实现热交换管内的气流与箱体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为空气热线除冰割枪提供热气流,结构简单实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热线除冰割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热线除冰割枪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枪头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气道转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气道转座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枪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7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枪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图9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1的侧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气流加热装置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热气流加热装置的箱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4的侧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4的俯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空气热线除冰割枪;11、动静枪头;111、枪座;112、气道转座;1121、进气主通道;11211、进气孔;1122、分支通道;1123、定位螺母;113、锁定螺钉;114、密封组件;1141、固定环套;1142、密封毡环;1143、轴承;1144、卡环;12、喷嘴;13、进气管;14、手持定位装置;141、卡枪抱箍;142、支座;143、绝缘操作杆;144、螺栓组件;2、热气流加热装置;21、箱体;22、电加热器;23、热交换管;24、箱盖;241、注水口;242、提手;25、自鸣盖;26、遥控电磁阀;27、空气泵;28、温度水位传感器;3、移动支撑装置;31、绝缘移动小车;311、中间绝缘节;312、底座;313、移动轮;32、支撑机构;321、转动支撑立柱;322、撑横梁;323、弹簧角支撑;33、管卡;4、磁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附图1至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电设备带电除冰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对变电设备上的附冰进行不直接接触的割冰装置。

具体地,结合附图1、图2、图3和图4,包括空气热线除冰割枪1、热气流加热装置2和移动支撑装置3;

所述空气热线除冰割枪1包括动静枪头11、喷嘴12和进气管13;所述动静枪头11包括枪座111和气道转座112;所述气道转座112安装在所述枪座111上,并与所述枪座111同轴转动连接;所述喷嘴12设在所述气道转座112上;所述喷嘴12的出气口端相对设置,用于实现所述喷嘴12喷出的热气流交叉设置;所述进气管13与所述枪座111连接;所述进气管13通过热气流加热装置2与空气泵27连接,用于实现通过所述气道转座112对所述喷嘴12进行热气流的供应;

所述热气流加热装置2设在所述移动支撑装置3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喷嘴12的出气口端相对设置,喷嘴12的气流相交,可以得到交叉垂直的热空气割线或者偏心热空气割线,交叉垂直热空气割线对附冰造成全断面割离,偏心热空气割线对动静枪头11形成旋转力矩,使得其旋转,得到圆锥状割线,对块状积冰进行割离;通过热气流进行割冰,不需要进行工具或设备的敲击,减少了对电力设备的损伤,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且热气流加速了冰块的融化,大大提高了除冰的效率,除冰效果好;同时通过采取热气流进行割冰,设备不需要进行需停电清除,极大的提高变电站的工作可靠性,经济实用,值得广泛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移动支撑装置3,通过将进气管13和热气流加热装置2安装所述移动支撑装置3上,通过手持空气热线除冰割枪1进行操作,亦可直接放置在移动支撑装置上进行除冰,整个装置移动方便,更便于操作,安全性高。

所述动静枪头11包括枪座111和气道转座112;所述枪座111为中空腔体结构;所述气道转座112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枪座111中空腔体连通的进气主通道112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进气主通道1121连通的分支通道1122;所述喷嘴12分别设在所述气道转座112径向的两端,并与所述分支通道1122分别连通;所述进气管13的一端与所述中空腔体连通,另一端所述热气流加热装置2的热气流出口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附图5和图6,一个所述进气主通道1121与两个所述分支通道1122形成三通结构的通道结构,通过形成“t”字型侧通道结构,所述分支通道1122对称设在所述进气主通道1121的两侧,来实现热气流的均匀分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进气主通道1121的轴向外端为闭合端;所述进气主通道1121管体的径向侧边均匀分布有多个进气孔11211。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13的接头、枪座111和进气主通道1121的轴线平行设置,实现整个装置的紧凑安装。

所述枪座111上还设有锁定螺钉113;所述锁定螺钉113螺纹连接在所述枪座111上,并与所述进气主通道1121的闭合端轴向对应设置,通过旋拧所述锁定螺钉,可实现所述锁定螺钉轴向与所述进气主通道1121的闭合端的抵接限位,来实现所述枪座111和气道转座112的相对定位设置;通过此种结构实现气道转座112的均匀进气的同时,还不影响通过锁定螺钉对枪座111和气道转座112的相对定位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附图4、图7和图8,两个所述喷嘴12分别设在所述气道转座112直径方向的两端;相对的所述喷嘴12的出气管端的轴线相交设置。

优选地,喷嘴12安装在动静枪头11上;具体地,所述气道转座112上还设有定位螺母1123,所述定位螺母1123与所述与分支通道1122末端连通的开孔同轴定位设置;所述喷嘴12与所述定位螺母1123螺纹连接后与所述开孔对应设置,来实现所述喷嘴12与所述分支通道1122的连通。

所述枪座111和气道转座112之间还设有密封组件114;通过工艺孔密封螺栓和工艺孔密封螺钉建立了内部高压气体通道,使得其具备通气、旋转、支撑等功能,配合动静枪头11锁定螺钉113实现全工况割冰作业。

优选地,所述密封组件114包括固定环套1141、密封毡环1142、轴承1143和卡环1144;所述固定环套1141、密封毡环1142、轴承1143和卡环1144套设在所述进气主通道1121上。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定环套1141通过螺钉与所述枪座111定位安装;所述轴承1143为滚动轴承1143,所述轴承1143的内圈与所述进气主通道1121紧密配合,外圈与所述枪座111紧密配合;所述轴承1143设在轴阶和卡环1144之间,实现对所述轴承1143的限位。

共同实现动静枪头11的支撑、定位、旋转、密封等功能实现。

所述枪座111的开口端与所述气道转座112的进气主通道1121上的轴阶抵接限位,用于实现对所述枪座111内的热气流的密封。

在另一实施例中,结合附图3、图9、图10、图11和图12,还设有手持定位装置14;所述手持定位装置14包括卡枪抱箍141、支座142和绝缘操作杆143;所述卡枪抱箍141的卡口卡设在所述枪座111上;所述卡枪抱箍141卡口外端连接部通过螺栓组件144安装在所述支座142上;所述绝缘操作杆143与所述支座142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所述绝缘操作杆143含摆动铰支座142具备等电位作业、地电位操作功能,摆动铰支座142具备空气热线割枪俯仰摆动调整功能。

在另一实施例中,结合附图13,所述热气流加热装置2包括箱体21、电加热器22和热交换管23;

所述电加热器22设在所述箱体21上,用于实现对箱体21内的液体加热;

所述热交换管23的一端与空气热线除冰割枪1的进气管13连通,另一端与空气泵27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热交换管23的中间段设在所述箱体21内,用于实现对所述热交换管23内的气流和箱体21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通过热交换管的一端与空气热线除冰割枪的进气管连通,另一端与空气泵的出气端连通,热交换管的中间段设在箱体内,来实现热交换管内的气流与箱体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为空气热线除冰割枪提供热气流,结构简单实用。

结合附图13、图14、图15和图16,三个所述电加热器22均匀设在所述箱体21底部,用于实现对箱体21内的水体进行加热。

优选地,所述热交换管23的中间段为螺旋状管体结构,通过螺旋状的管体结构大大增加了整个管体的总长,提高了换热面积。

优选地,所述热交换管23的中间段设有多段螺旋状管体结构,且多段所述螺旋状管体结构之间通过连管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热交换管23设在所述箱体21内。

优选地,还设有箱盖24;所述箱盖24设在所述箱体21的上部开口上,所述箱盖24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箱体21的开口侧边延伸部上,用于实现对所述箱体21的密封。

所述箱盖24上还设有注水口241;所述注水口241后上还设有自鸣盖25,可实现当水开时,自鸣盖25可发出声响和泄压;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自鸣盖25可采用水壶自鸣盖25。

所述箱盖24上还设有提手242,便于整个装置的运输和管理。

所述热交换管23的两端分别定位设在所述箱盖24上;通过在从箱体21内伸出箱盖24的所述热交换管23外套设锁定橡胶圈,来实现所述热交换管23两端的定位设置。

优选地,还设有遥控电磁阀26;所述遥控电磁阀26设在所述热交换管23的进气端,用于实现空气泵27进气的通断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空气泵27上有独立电源,便于整机携带;独立电源为内燃发电机或者直流电源,不得使用外接电源,以防绝缘等级不够;空气泵为市购空气压缩机,根据对象设备的耐压状况,可以进行压力调整,防止气压冲击造成误动作,

还设有温度水位传感器28;所述温度水位传感器28安装在所述箱盖24上,且所述温度水位传感器28的感应触头设在所述箱体21内,用于实现对所述箱体21内的液体的水位和温度进行感应。

还设有控制系统和显示面板;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显示面板、温度水位传感器28和遥控电磁阀26连接;通过将所述温度水位传感器28传输的温蒂和水文的信号传送到所述控制系统,在通过控制系统将信号传输到显示面板上。

还设有电能参数表,所述电能参数变设在所述箱体21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结合附图17,所述移动支撑装置3包括绝缘移动小车31和支撑机构32;所述支撑机构32包括转动支撑立柱321、支撑横梁322和弹簧角支撑323;所述转动支撑立柱321设在所述绝缘移动小车31上;所述支撑横梁322轴向一端与所述支撑立柱的顶部铰接;所述弹簧角支撑323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支撑立柱321和支撑横梁322的分别定位连接,用于实现对所述转动支撑立柱321和支撑横梁322的定位弹性支撑。

所述转动支撑立柱321与所述绝缘小车转动连接,通过转动支撑立柱321可在转动移动小车的绕轴转动,同时支撑横梁322可绕转动支撑立柱321的顶端弹性转动,实现了进气管13在使用时的位置的调整,设计合理,使用灵活。

所述绝缘移动小车31包括中间绝缘节311、底座312和移动轮313;所述中间绝缘节311设在所述底座312上;所述底座312设在所述移动轮313上。

所述转动支撑立柱321安装在所述中间绝缘节311上。

还是设有管卡33;所述进气管13通过管卡33安装在所述转动支撑立柱321和支撑横梁322上,用于实现进气管13的定位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小车与支架系统共同组成绝缘电气气隙,将根据对象电压等级进行调节,满足全电压等级要求。绝缘小车为整个除冰装置的承重基础,通过人力推行,便于对磁支柱4的割冰操作,且方便在变电区间进行转场作业。

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操作便捷,可重复利用,经济实用,便于携带、管理,使用灵活,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携带至工作现场进行装配,而且整个装配过程作业范围很小,工作人员在地面即可完成,工作人员不需要爬高,整个安装和使用过程安全性高,而且省时省力、非常方便,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作业空间小,使用范围大,操作简单,可在变电站各种场合使用,维护方便,一人即可完成操作。体积小,使用该工具都将十分方便、易于携带;该工具使用操作简单,可在变电站各种类型设备除冰时迅速使用,维护方便便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未详细阐述部分属于本领域公知技术,或可直接从市场上采购获得,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获得,其具体的连接方式在本领域或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此处不再详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