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9118发布日期:2020-12-01 11:46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串激电机换向器钩数和转子槽数均是整倍数关系,如12钩换向器配12槽转子,或24钩换向器配12槽转子,或36钩换向器配12槽转子;这样传统的结构设计,其绕线工艺简单并容易实现。

然而,此种绕线工艺在电机空间有限,空间不改变或改变很少但需要增加换向器钩数的情况下,因换向器钩数增加导致相邻钩之间的漆包线因间距小而容易引起匝间短路(匝间短路是指定子端部绕组的同相线圈之间由于电磁倍频振动,导致线圈绝缘磨损损伤而发生匝间短路的故障),致使电机性能和寿命不达标。

综上,亟需一种可以避免相邻漆包线不易短路的电机及其绕线方法。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邻漆包线不易短路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包括转子轴、转子铁芯、换向器、漆包线,所述转子铁芯和所述换向器设于所述转子轴上,所述转子铁芯上设有若干转子铁芯槽,所述换向器上设有若干换向器槽,所述的换向器在面对所述转子铁芯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换向器钩,所述的漆包线绕在所述换向器钩和所述转子铁芯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钩的数量和所述转子铁芯槽的数量不是整数倍数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换向器钩的数量是所述转子铁芯槽数量的1.5倍。

进一步地,所述换向器钩包括若干组换向器钩,每组换向器钩包括依次包括第一换向器钩、第二换向器钩、第三换向器钩,所述转子铁芯槽包括若干组转子铁芯槽,每组转子铁芯槽包括第一转子铁芯槽和第二转子铁芯槽,绕过第一换向器钩的所有匝漆包线均绕过所述第一转子铁芯槽,绕过第二换向器钩的漆包线的一半绕过所述第一转子铁芯槽,另一半绕过所述第二转子铁芯槽,绕过所述第三换向器钩的所有匝漆包线均绕过所述第二转子铁芯槽。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铁芯槽的每一个槽内的漆包线匝数完全一样。

进一步地,所述换向器钩的每一钩都要挂漆包线,所述换向器钩上所绕漆包线的匝数一样。

第一步:漆包线挂上第一换向器钩后在第一转子铁芯槽里绕一定的匝数;

第二步:漆包线继续挂第二换向器钩,在第一转子铁芯槽里绕第一步中一半的匝数;

第三步:漆包线在第二转子铁芯槽里绕第一步中一半的匝数;

第四步:漆包线挂第三换向器钩,在第二转子铁芯槽里绕一定的匝数;

以上四步为一个循环进行绕线,直至最后挂上一个换向器钩。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在不改变现有电机产品结构的情况下,仅仅将适当增加换向器的钩数,在绕线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的方式,相邻换向器钩上的漆包线因距离较大而避免了匝间短路;同时又改善了电机换向火花;简化了生产工艺,增加了电机性能和电机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的转子轴、转子铁芯和换向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的转子轴、转子铁芯和换向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18钩换向器配12槽转子铁芯时绕线挂钩过程的简化平面示意图。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转子轴

2、转子铁芯

21、转子铁芯槽

3、换向器

31、换向器槽

32、换向器钩

4、漆包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请参照附图1、附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的转子轴、转子铁芯、换向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的转子轴、转子铁芯、换向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电机包括转子轴1、转子铁芯2、换向器3、以及漆包线4(见图3);所述的转子轴1的中部安装有转子铁芯2和换向器3;所述转子铁芯2的侧面均布有转子铁芯槽21;所述换向器3的侧面均布有换向器槽31,所述的换向器3在面对转子铁芯2一端的周向设置有换向器钩32;所述的漆包线4绕在换向器钩32和转子铁芯槽21中。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换向器钩32的数量和转子铁芯槽21的数量不是整数倍数关系;例如,具有十八个换向器钩32的换向器配合具有十二个转子铁芯槽21的转子铁芯2,此时,换向器钩32的数量和转子铁芯槽21数量的1.5倍。所述转子铁芯槽21的每一个槽内漆包线4的匝数完全一样;所述换向器钩32的每一钩都要挂漆包线4,所述换向器钩32的每一钩上所绕的漆包线4匝数一样。

为使换向器钩32的数量和转子铁芯槽21的数量不是整数倍数关系的情况下,每个换向器钩32上所绕的漆包线匝数保持一致,且每个转子铁芯槽21内所绕的漆包线匝数也保持一致,漆包线4的绕线应满足如下条件:

首先,定义换向器钩32包括若干组换向器钩,每组换向器钩32包括沿换向器3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换向器钩32a、第二换向器钩32b、第三换向器钩32c,即换向器钩32的数量为3的整数倍,转子铁芯槽21包括若干组转子铁芯槽,每组转子铁芯槽包括沿转子铁芯2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转子铁芯槽21a和第二转子铁芯槽21b,即转子铁芯槽21的数量为2的整数倍,其中,绕过第一换向器钩32a的所有匝漆包线均绕过第一转子铁芯槽21a,绕过第二换向器钩32b的漆包线的一半绕过第一转子铁芯槽21a,另一半绕过第二转子铁芯槽21b,绕过第三换向器钩32c的所有匝漆包线均绕过第二转子铁芯槽21b。

具体的绕线步骤为:

第一步:漆包线4挂上第一换向器钩32a后在第一转子铁芯槽21a里绕一定的匝数;

第二步:漆包线4继续挂第二换向器钩32b,在第一转子铁芯槽21a里绕第一步中一半的匝数;

第三步:挂第二换向器钩32b的漆包线4继续在第二转子铁芯槽21b里绕第一步中一半的匝数;

第四步:漆包线4挂第三换向器钩32c,在第二转子铁芯槽21b里绕一定的匝数;

以上四步为一个循环进行绕线,直至挂上最后一个换向器钩32。

下文主要以具有十八个换向器钩32的换向器、十二个转子铁芯槽21的电机转子绕线方式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方法进行说明。

请参照附图3,图3是18钩换向器配12槽转子铁芯绕线挂钩过程的简化平面示意图。

18钩换向器配12槽转子铁芯绕线挂钩说明:

①挂第一换向器钩32a,绕换向器3脖子,在第一转子铁芯槽21a内绕14圈;

②再换第二换向器钩32b,绕换向器脖子,在第一转子铁芯槽21a内绕7圈;

③不换钩但要换成第二转子铁芯槽21b,在第二转子铁芯槽21b内绕7圈;

④换第三换向器钩32c,但不换槽,在第二转子铁芯槽21b内圈绕14圈;

⑤按照第1、第2、第3、第4步,如此循环:14+7/7+14......;最后尾线挂对面的首钩上。

通过上述的绕线方法,使所述电机在不改变现有电机的空间结构,例如不改变换向器3的外径高度、换向器钩32的外径及长度,不改变电机电刷、电刷护套、电机支架等零件结构,但需要增加换向器钩数的情况下,仅仅通过将换向器钩32由12钩变为18钩,同时改变绕线方法,即可实现,改变后的电机与24钩换向器配12槽转子铁芯的电机相比,相邻换向器钩之间的漆包线间距更大,不易引起匝间短路。

基于上文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在不改变现有电机产品结构的情况下,仅仅适当增加换向器的钩数,在绕线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的方式,即可使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相邻换向器钩上的漆包线因距离较大而避免了匝间短路;同时又改善了电机换向火花。

2、简化了生产工艺,增加了电机性能和电机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