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09672发布日期:2021-02-20 19:06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


背景技术:

[0002]
太阳能光伏组件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在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接线盒起着光伏电能有效输出的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是将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流输出以及保护太阳能光伏组件。每个太阳能面板产生的电流是比较小的,需要用光伏接线盒将多个太阳能面板相互电连接在一起,以便将多个太阳能面板产生的电流汇聚在一起输出构成达到一定发电能力的光伏系统。在实际使用时,光伏接线盒一般直接安装在相应的太阳能面板上并与太阳能面板的汇流条电连接。为了方便安装、减少损耗,出现了一些分体式光伏接线盒。如图1所示,图1为一种三分体式光伏接线盒盒体与盒盖的结构示意图,三分体式接线盒安装过程中,需要将接线端子、二极管组成的导电元件分别安装到左、中、右三个盒体内;但是,在使用中,左接线盒、右接线盒需要分别连接电缆线,而中间接线盒不需连接电缆线,因此,现有的三分体式光伏接线盒中,中间接线盒内部的导电元件的结构与左接线盒、右接线盒内部的导电元件的结构不一致,即左接线盒、右接线盒内部的导电元件分别设有电缆线连接结构,中间接线盒内部的导电元件两端不设置电缆线连接结构,在生产制造时需要配置多种结构的冲压模具,增加了生产成本,且不方便零部件的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将一种结构的导电元件应用于三分体式接线盒的不同盒体内,避免生产多种结构的导电元件,提高生产效率,节省制造成本,方便零部件管理。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包括包括第一导电端子、二极管封装模块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二极管封装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之间,所述二极管封装模块包括绝缘塑封体及置于所述绝缘塑封体内部的二极管芯片,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内端、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内端插入所述二极管封装模块内,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分别与所述二极管芯片的p极和n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中的任意一个导电端子的端部设有电缆线铆接部。
[0006]
优选地,所述电缆线铆接部由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或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端部延伸出来经过冲压加工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或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成型为一体结构。
[0007]
优选地,所述电缆线铆接部呈u型,且其u型两侧设有开槽。
[0008]
优选地,所述电缆线铆接部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或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平面部分之间设置有具有折起高度的连接部。
[0009]
优选地,所述电缆线铆接部的端部设有向外伸出的凸台。
[0010]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上靠近所述绝缘塑封体处设有供汇流带穿过的第一槽
孔;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上靠近所述绝缘塑封体处设有供汇流带穿过的第二槽孔。
[0011]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上设有第一汇流条焊接区;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上设有第二汇流条焊接区。
[0012]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电端子和二极管的集成一体化封装技术,避免二次转接,增强了二极管的导电性和散热能力;第一导电端子或第二导电端子的端部设有电缆线铆接部,应用于左接线盒或右接线盒时,电缆线铆接部分别与电缆连接,应用于中间接线盒时,电缆线铆接部不与电缆连接,从而可以采用同样的结构应用于分体式接线盒的不同盒体内,可以避免在接线盒加工时生产多种结构的接线端子,节省额外的冲压模具的投入,兼顾了元件标准化以及成本,方便生产过程中的零部件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一种三分体式光伏接线盒盒体与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的立体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的俯视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的主视图;
[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应用于三分体式光伏接线盒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00-三分体式光伏接线盒,200-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10-第一导电端子,11-第一槽孔,12-第一汇流条焊接区,13-第一定位孔,20-二极管封装模块,21-绝缘塑封体,22-二极管芯片,30-第二导电端子,31-连接部,32-第二槽孔,33-第二汇流条焊接区,34-第二定位孔,35-u型槽,40-电缆线铆接部,41-开槽,42-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21]
请参见图1,图1为一种三分体式光伏接线盒盒体与盒盖的结构示意图,该三分体式光伏接线盒100包括左接线盒、中间接线盒和右接线盒,使用中,左接线盒与右接线盒分别需要与电缆线连接,中间接线盒不需要连接电缆线。现有的三分体式光伏接线盒100中,中间接线盒内部的接线端子与左接线盒、右接线盒内部的接线端子结构不一致,在生产制造时需要配置多种结构的冲压模具,增加了生产成本,且不方便零部件的管理。
[0022]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可以采用同一种结构应用于三分体式光伏接线盒的不同盒体内,能够节省额外的冲压模具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方便光伏组件零部件的管理;请结合参见图2至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的主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200,包括第一导电端子10、二极管封装模块20和第
二导电端子30,二极管封装模块20设于第一导电端子10和第二导电端子30之间,二极管封装模块20包括绝缘塑封体21及置于绝缘塑封体21内部的二极管芯片22,第一导电端子10的内端、第二导电端子30的内端插入二极管封装模块20内,第一导电端子10、第二导电端子30分别与二极管芯片22的p极和n极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电端子和二极管的集成一体化封装技术,避免二次转接,增强了二极管的导电性,还能简化工艺,减小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的体积。
[0023]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中,第一导电端子10、第二导电端子30中任意一个导电端子的端部设有电缆线铆接部40。电缆线铆接部40由第一导电端子10或第二导电端子30的端部延伸出来经过冲压加工与第一导电端子10或第二导电端子30成型为一体结构。请结合参见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二导电端子30的端部设有电缆线铆接部40,方便安装光伏接线盒时将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200与电缆线铆接。电缆线铆接部40由第二导电端子30的端部延伸出来经过冲压加工与第二导电端子30成型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电缆线铆接部40呈u型,且其u型两侧设有开槽41,其可以实现分段铆接,提高铆接连接的强度和可靠性。
[0024]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中,电缆线铆接部40与第一导电端子10或第二导电端子30的平面部分之间设置有具有折起高度的连接部。请结合参见图2或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电缆线铆接部40与第二导电端子30的平面部分之间设置有具有折起高度的连接部31。连接部31可以提高电缆线铆接部40与第二导电端子30的平面部分的连接强度以及过电能力,还可以作为电缆线插入时的挡板,避免电缆线过度插入,方便电缆线端部的铆接固定,提高电缆线铆接固定效率。请参见图2或图3,第二导电端子30与连接部31的连接处两侧还设有u型槽35,用于避免该连接处应力集中,提高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200的结构强度。
[0025]
优选地,电缆线铆接部40的端部设有向外伸出的凸台42,其可以防止电缆线铆接时压到电缆线的表皮对其造成破坏,杜绝漏电情况。
[0026]
优选地,第一导电端子10上靠近绝缘塑封体21处设有供汇流带穿过的第一槽孔11,方便安装汇流带;第二导电端子30上靠近绝缘塑封体21处设有供汇流带穿过的第二槽孔32,方便安装汇流带。
[0027]
优选地,第一导电端子10上设有第一汇流条焊接区12;第二导电端子30上设有第二汇流条焊接区33。第一汇流条焊接区12可以是由第一导电端子10平面凸起或凹陷形成的结构,第二汇流条焊接区33可以是由第二导电端子30平面凸起或凹陷形成的结构,方便工作人员焊接汇流条时快速定位,避免焊接位置偏差。请结合参见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汇流条焊接区12是由第一导电端子10平面凸起形成的矩形结构,第二汇流条焊接区33是由第二导电端子30平面凸起形成的矩形结构,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0028]
优选地,第一导电端子1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13;第二导电端子3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34。第一定位孔13、第二定位孔34用于将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200安装于光伏接线盒内时进行快速定位安装固定。
[0029]
请参见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应用于三分体式光伏接线盒中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200应用于三分体式光伏接线盒100中,左盒体、中盒体、右盒体中安装相同结构的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200,左盒
体内的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200的电缆线铆接部40与左盒体连接的电缆线相对应,右盒体内的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200的电缆线铆接部40与右盒体连接的电缆线相对应。安装中,左盒体与右盒体内部的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200的电缆线铆接部40分别连接电缆线,中盒体内部的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200的电缆线铆接部40不连接电缆线,从而能够采用一种结构应用于不同盒体内,满足安装需求,避免在接线盒加工时生产多种结构的接线端子,节省额外的冲压模具的投入,并方便生产过程中的零部件的管理,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电缆线铆接部还可以设置在第一导电端子的端部,应用于三分体式光伏接线盒中,左盒体内的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200的电缆线铆接部40与左盒体连接的电缆线相对应,右盒体内的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200的电缆线铆接部40与右盒体连接的电缆线相对应。安装中,左盒体与右盒体内部的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200的电缆线铆接部40分别连接电缆线,中盒体内部的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200的电缆线铆接部40不连接电缆线,从而能够采用一种结构应用于不同盒体内,满足安装需求,避免在接线盒加工时生产多种结构的接线端子,节省额外的冲压模具的投入,并方便生产过程中的零部件的管理,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003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采用导电端子和二极管的集成一体化封装技术,避免二次转接,增强了二极管的导电性和散热能力;第一导电端子或第二导电端子的端部设有电缆线铆接部,模块式光伏旁路元件应用于左盒体或右盒体时,电缆线铆接部分别与电缆连接,应用于中盒体时,电缆线铆接部不与电缆连接,可以采用一种结构应用于分体式接线盒的不同盒体内,从而可以避免在接线盒加工时生产多种结构的接线端子,节省额外的冲压模具的投入,并方便生产过程中的零部件的管理,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0032]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