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用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73355发布日期:2021-02-18 22:5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用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箱,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用配电箱。


背景技术:

[0002]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需要用到配电箱,它能够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可以合理的分配电能,方便对电路的开合操作,有较高的安全防护等级,且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不受场地限制的特点,应用比较普遍。
[0003]
现有技术中的配电箱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一些配电箱是安装在室外且不受场地限制,尤其是安装在低洼之处的配电箱,当遇到下雨天气容易对配电箱造成损坏,且容易发生意外危险,因此需设计一种可调节箱体高度的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用配电箱。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用配电箱,通过箱体、升降组件和传动组件之间的协同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
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用配电箱,包括箱体、升降组件和传动组件三部分。
[0006]
其中,箱体,包括箱门、外壳和防尘罩,所述防尘罩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端,所述外壳与所述箱体之间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
[0007]
升降组件,包括平台、升降柱和支撑柱,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下方,其中,所述平台与所述支撑住固定连接,且所述升降柱嵌入所述支撑柱的内腔;
[0008]
传动组件,包括连杆、第一齿轮轴、第二齿轮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平台上方。
[0009]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滤网,所述箱体的侧壁设置有降温风扇,其中,远离所述降温风扇的侧壁设置有通风口。
[0010]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下方设置有四个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一端与所述箱体连接,另一端嵌入所述支撑柱的内腔且滑动连接。
[0011]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柱嵌入支撑柱内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u型槽的两个内壁之间设置有圆柱块。
[0012]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支撑架和轴承座,所述第一齿轮轴和第二齿轮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凹槽内,其中,所述连杆靠近所述支撑柱的一段设置有第二u型槽,所述第二u型槽与设置在所述第一u型槽内的圆柱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轴和第二齿轮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齿轮轴和第二齿轮轴啮合。
[0013]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轴和第二齿轮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轴和第二齿轮轴上的齿轮啮合。
[0014]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连接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且
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与所述轴承座连接。
[0015]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用配电箱,通过箱体、升降组件和传动组件之间的协同配合,具体的,通过平台、升降柱和支撑柱,以及连杆、第一齿轮轴、第二齿轮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协同配合有效防止了配电箱造成损坏,且容易发生意外危险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右侧视图的立体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视图的立体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组件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柱和支撑柱的配合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组件的示意图。
[0021]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箱体100、箱门101、外壳102、防尘罩103、平台201、升降柱202、支撑柱203、连杆301、第一齿轮轴302、第二齿轮轴303、第一齿轮304、第二齿轮305、第一电机306、第二电机307、滤网102a、降温风扇102b、通风口102c、第一u型槽202a、圆柱块202a-1、第二u型槽301a、支撑架308、轴承座309。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
实施例一:
[0025]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用配电箱,其包括,箱体100,包括箱门101、外壳102和防尘罩103,升降组件200,包括平台201、升降柱202和支撑柱203,传动组件300,包括连杆301、第一齿轮轴302、第二齿轮轴303、第一齿轮304、第二齿轮305、第一电机306和第二电机307。
[0026]
具体的,防尘罩103设置在外壳102的顶端,有效的防止了外部灰尘进入箱体内部,外壳102与箱体101之间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
[0027]
其中,箱体100的顶端设置有滤网102a,能够对箱体100内散热,也能够防止外部灰尘进入箱体100内.
[0028]
进一步的,箱体100的侧壁设置有降温风扇102b,对箱体100内进行降温处理,且远离降温风扇102b的侧壁设置有通风口102c,对降温风扇102b吹出来的冷风形成冷风通道,
加快了箱体100内的降温效果。
[0029]
进一步的,升降组件200设置在箱体100的下方,其中,平台201与支撑柱203固定连接,用来支撑传动组件300,且升降柱202嵌入支撑柱203的内腔,使得升降柱202在支撑柱203的内部自由升降;
[0030]
更进一步的,传动组件300设置在平台201上方,使得传动组件300可以正常平稳的工作。
[0031]
其中,第一电机306和第二电机307能够分开工作,避免了一个电动机损坏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0032]
实施方式:第一电动机306工作,带动第一齿轮304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轴302转动,同时第一齿轮轴302带动第二齿轮轴303转动,此时带动固定设置在齿轮轴两端的连杆301转动,带动升降柱202在支撑柱203的内部上下滑动,从而带动箱体100上下运动,实现配电箱的升降功能。
[0033]
实施例二:
[0034]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不同于实施例一在于,箱体100的下方设置有四个升降柱202,使得箱体100在升降过程中更加稳固,升降柱202一端与箱体100连接,另一端嵌入所述支撑柱203的内腔且滑动连接。
[0035]
具体的,升降柱202嵌入支撑柱203内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u型槽202a,第一u型槽202a的两个内壁之间设置有圆柱块202a-1,用来与连杆301上的第二u型槽301a配合转动。
[0036]
进一步的,传动组件300还包括支撑架308和轴承座309,分别用来支撑第一齿轮轴302、第二齿轮轴303和第一齿轮304、第二齿轮305。
[0037]
其中,连杆301靠近支撑柱20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u型槽301a,用来与第一u型槽202a内的圆柱块202a-1配合转动。
[0038]
其中,连杆301远离支撑柱203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齿轮轴302和第二齿轮轴303的两端固定连接,防止升降过程中压力过大发生滑动现象,且第一齿轮轴302和第二齿轮轴303啮合。
[0039]
更进一步的,第一齿轮轴302和第二齿轮轴303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齿轮304和第二齿轮305,用来促使第一齿轮轴302和第二齿轮轴303发生转动的,且第一齿轮304和第二齿轮305分别与第一齿轮轴302和第二齿轮轴303上的齿轮啮合。
[0040]
其中,第一齿轮304和第二齿轮305连接有第一电机306和第二电机307,用来提供动力输出,两个电机可以交互工作,防止其中一个电机算坏无法正常工作,且第一齿轮304和第二齿轮305与第一电机306和第二电机30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输出轴远离电机的一端与轴承座309连接,用来支撑输出轴正常工作。
[0041]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相同。
[0042]
实施方式:第一电动机306工作,提供动力输出之后,带动第一齿轮304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轴302转动,同时第一齿轮轴302带动第二齿轮轴303转动,此时带动固定设置在齿轮轴两端的连杆301转动,从而带动与连杆301上的第二u型槽301a转动配的圆柱块202a-1上下运动,从而带动与圆柱块202a-1固定连接的第一u型槽202a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升降柱202在支撑柱203的内部上下滑动,从而带动箱体100上下运动,实现配电箱的升降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