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网格型电缆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69712发布日期:2021-03-05 19:04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网格型电缆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变压器网格型电缆箱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电缆箱装置,因使用常规的钢板折边及焊接,螺栓连接方法结构,要求电缆盒所用钢板厚度达到3mm以上,钢板的切割、折边需使用激光切割设备、折边设备、起重设备配合,才能进行整体制造,结构较复杂,耗费钢板材料较多,重量较大,以致影响变压器的运输成本,制造成本;运行时因电缆箱整体为封闭结构,内部线路产生的热量较高,导致电缆箱整体发热,产生安全隐患;运行检修时无法直观看到箱体内部线路运行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电缆箱整体为封闭结构导致运行检修时无法直观看到箱体内部线路运行情况的问题,现提供可方便维修人员观看电缆箱内部情况的一种变压器网格型电缆箱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压器网格型电缆箱装置,包括框形底座,所述的框形底座的框架内架设有若干均布的加强杆,所述的框形底座上端分别架设有若干均布的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与支撑柱间铺设有隔离网,所述的支撑柱顶部亦铺设有隔离网,所述的框形底座的框架底部开有若干均布的缓冲槽,所述的缓冲槽内设有缓冲装置。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隔离网为10mm孔径不锈钢钢丝网。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均采用螺栓固定,运输时可拆除螺栓,将各部件拆卸平放运输。本实用新型是将箱壁改为网格结构,节约了钢板材料,有效降低整体重量,还曾大了箱体的散热性能,便于安装、搬运和维修。所述的缓冲装置可有效地吸收框形底座与地面间的压力,从而保护框形底座,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6.作为优选,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缓冲槽顶部左右两侧的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的下端装有弹簧销,所述的弹簧销下端设有缓冲板,所述的弹簧销外套有一号弹簧,所述的一号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弹簧销端部和缓冲板上端面相焊接。
7.作为优选,所述的缓冲板与固定板间设有长销杆,所述的长销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中心设有用于安装长销杆的销孔,所述的限位块底部与缓冲板上端面相焊接,所述的长销杆外围套有二号弹簧,所述的二号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压环,所述的压环的侧端焊接有推杆,所述的推杆另一端铰接有摇臂,所述的摇臂的另一端与铰链块一端相铰接,所述的铰链块的另一端与固定板侧边相焊接。
8.当框形底座上安装的变压器质量较大时,此时地面与框形底座间的作用力会先挤压缓冲板,所述的缓冲板为弹性较好的橡胶板,在挤压过程中弹簧销会挤压一号弹簧,在一号弹簧形变过程中会吸收变压器带来的压力,在一号弹簧被压缩时,缓冲板会略微平移,在
平移过程中摇臂会带动推杆和压环去挤压二号弹簧,通过一号弹簧和二号弹簧的形变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级缓冲功能。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成本低,散热性高,使用寿命长,安装、搬运和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10.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
12.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框形底座1,加强杆2,支撑柱3,隔离网4,铰链块5,缓冲槽6,固定板7,弹簧销8,缓冲板9,一号弹簧10,长销杆11,限位块12,二号弹簧13,压环14,推杆15,摇臂16。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15.实施例:根据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本例的一种变压器网格型电缆箱装置,包括框形底座1,所述的框形底座1的框架内架设有若干均布的加强杆2,所述的框形底座1上端分别架设有若干均布的支撑柱3,所述的支撑柱3与支撑柱3间铺设有隔离网4,所述的支撑柱3顶部亦铺设有隔离网4,所述的框形底座1的框架底部开有若干均布的缓冲槽6,所述的缓冲槽6内设有缓冲装置。
16.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缓冲槽6顶部左右两侧的固定板7,所述的固定板7的下端装有弹簧销8,所述的弹簧销8下端设有缓冲板9,所述的弹簧销8外套有一号弹簧10,所述的一号弹簧10的上下端分别与弹簧销8端部和缓冲板9上端面相焊接。
17.所述的缓冲板9与固定板7间设有长销杆11,所述的长销杆1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12,所述的限位块12中心设有用于安装长销杆11的销孔,所述的限位块12底部与缓冲板9上端面相焊接,所述的长销杆11外围套有二号弹簧13,所述的二号弹簧13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压环14,所述的压环14的侧端焊接有推杆15,所述的推杆15另一端铰接有摇臂16,所述的摇臂16的另一端与铰链块5一端相铰接,所述的铰链块5的另一端与固定板7侧边相焊接。
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