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增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05545发布日期:2021-05-28 11:1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号增益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信号增益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信号增益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射频信号在传输时会有一定的衰减,功率难以达到覆盖要求,而信号增益器用于将衰弱的射频信号进行补偿增益,是一种在功率变低而不能满足覆盖要求时的信号放大设备。

随着电梯的普及,许多居民住宅楼都装有电梯,方便用户上下楼。由于电梯内较为封闭,手机信号往往较差,因此通常需要安装信号增益器,从而解决电梯内的手机信号盲区问题,提高电梯内的通信质量,方便用户在乘坐电梯时的正常通信。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当住宅楼停电时,信号增益器因断电无法继续工作,电梯内的用户被困在电梯内时手机信号较差,不便于与外界取得联系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便于信号增益器在停电时能够继续持续工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增益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号增益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信号增益器,包括信号增益器本体,所述信号增益器本体内设置有增益模块,所述信号增益器本体内还设置有为增益模块供电的备用供电电路;

所述备用供电电路包括电池供电电路c1,所述电池供电电路c1的输出正极与备用供电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输出负极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住宅楼停电时,利用备用供电电路将电池中储存的电能持续提供给增益模块,使得信号增益器能够持续工作,不会因供电电源失电而断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停电时人们被困在电梯内时,由于手机信号差不便于与外界取得联系获取帮助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备用供电电路的电压输出端与信号模块之间设置有开关保护电路,用于控制备用供电电路在供电电源vcc无法供电时对增益模块进行供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供电电源vcc无法供电时,利用开关保护电路控制备用供电电路对增益模块进行供电,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备用供电电路的输出电流流向供电电源vcc的情况,具有防倒灌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开关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保护电路和第一电阻器r1,所述三极管保护电路包括第一pnp三极管q1;所述第一pnp三极管q1,发射极与备用供电电路(101)的电压输出端连接,集电极与增益模块的电源接入端连接,基极与第一电阻器r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r1的另一端与供电电源vcc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供电电源vcc为增益模块供电时,第一pnp三极管q1截止;当供电电源vcc无法供电时,第一pnp三极管q1导通,备用供电电路为增益模块供电,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供电电源vcc失电时增益模块断电引起电梯内通信信号质量差的情况,提高了信号增益器的上电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电池供电电路c1为可充电供电电路;还包括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的电压输入端与供电电源vcc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于电池供电电路c1的输出正极,用于为电池充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持电池供电电路c1接入可充电电池,在供电电源vcc为增益模块供电的同时利用充电电路对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需要经常更换电池的情况,减少了对电池进行维护的频率。

可选的,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稳压模块以及充电指示模块;

所述稳压模块与充电指示模块的电压输入端均连接于供电电源vcc,所述稳压模块的电压输出端连接于电池供电电路c1的输出正极,所述充电指示模块的电压输出端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源vcc为电池充电时,利用稳压模块,控制充电时的输出电压基本不变,具有稳压保护的效果;利用充电指示模块进行充电提示,从而及时反映充电情况。

可选的,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第四电阻器r4、第一开关单元和稳压单元;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六电阻器r6和第三npn三极管q3;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稳压芯片、第七电阻器r7和第八电阻器r8;

所述第四电阻器r4,一端连接于供电电源vcc,另一端连接于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第三npn三极管q3,发射极分别连接于第七变阻器r7的一端和电池供电电路c1的输出正极,基极连接于稳压芯片的电压输入端;所述稳压芯片,电压参考端分别连接于第七变阻器r7的另一端和第八电阻器r8的一端,电压输出端接地;所述第八电阻器r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器r6,一端连接于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于第三npn三极管q3的基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供电电源vcc正常供电时,第三npn三极管q3导通,供电电源vcc为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预先设置第七电阻器r7与第八电阻器r8的阻值,通过稳压芯片控制充电时的输出电压保持恒定,从而提高了充电电路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充电指示模块包括第二开关单元以及提示单元;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五电阻器r5和第二pnp三极管q2;所述提示单元包括第三电阻器r3和发光二极管led;

所述第二pnp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于供电电源vcc,基极连接于第五电阻器r5的一端,集电极连接于第三电阻器r3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器r3的另一端连接于发光二极管led的阳极,所述发光二极管led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五电阻器r5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供电电源vcc为电池充电时,第四电阻器r4的电压增大,第五电阻器r5的电压减小,使得第二pnp三极管q2导通,发光二极管led发光;随着被充电电池电压的上升,充电电流将逐渐减小,待电池充满后,第四电阻器r4的压降将降低,使得第二pnp三极管q2截止,发光二极管led熄灭,从而及时反映充电情况。

可选的,还包括保护电阻器r2,保护电阻器r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供电电源vcc,保护电阻器r2的另一端连接于增益模块的电源接入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电阻器r2用于限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从而一定程度地保证了信号增益器的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当住宅楼停电时,利用备用供电电路将电池中储存的电能持续提供给增益模块,使得信号增益器能够持续工作,不会因供电电源失电而断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停电时人们被困在电梯内时,由于手机信号差不便于与外界取得联系获取帮助的情况;

支持电池供电电路c1接入可充电电池,在供电电源vcc为增益模块供电的同时利用充电电路对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需要经常更换电池的情况,减少了对电池进行维护的频率;

当电源vcc为电池充电时,利用稳压模块,控制充电时的输出电压基本不变,具有稳压保护的效果;利用充电指示模块进行充电提示,从而及时反映充电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1、备用供电电路;102、开关保护电路;103、充电电路;1031、稳压模块;10311、第一开关单元;10312、稳压单元;1032、充电指示模块;10321、第二开关单元;10322、提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停车场、电梯以及地下购物中心等室内场所常常会出现手机信号盲区,通过安装信号增益器可以有效地解决室内信号无法覆盖的问题,以提高通信网络质量。在发生停电时,由于供电电源无法供电,导致信号增益器关闭,从而引起人们在室内手机信号较差,不便于与外界通信的情况发生。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信号增益器。参照图1,一种信号增益器包括信号增益器本体,信号增益器本体内设置有增益模块,增益模块与供电电源vcc连接;作为便于信号增益器在停电时继续持续工作的一种实施方式,信号增益器本体内还设置有为增益模块供电的备用供电电路101,以使供电电源vcc不能为增益模块供电时,备用供电电路101能够继续为增益模块供电,一定程度地避免了信号增益器在停电时无法继续工作的情况。

参照图1,作为备用供电电路101的一种实施方式,备用供电电路101包括电池供电电路c1;电池供电电路c1的输出正极与备用供电电路101的电压输出端连接,输出负极接地,以使备用供电电路101能够将电池中储存的电能持续提供给增益模块,使得信号增益器在停电时能够继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停电时人们被困在电梯等室内手机信号盲区时,由于手机信号差不便于与外界取得联系获取帮助的情况。

作为一种控制电路的实施方式,备用供电电路101的电压输出端与信号模块之间设置有开关保护电路102,用于控制备用供电电路101在供电电源vcc无法供电时对增益模块进行供电。开关保护电路102电路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备用供电电路101的输出电流流向供电电源vcc的情况,具有防倒灌的效果。

参照图1,作为开关保护电路102的一种实施方式,开关保护电路102包括三极管保护电路和第一电阻器r1,三极管保护电路包括第一pnp三极管q1,第一电阻器r1用于保护第一pnp三极管q1,一定程度上地避免了供电电源vcc输出电压过大将其击穿;其中,第一pnp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于电池供电电路c1的电压输出端,集电极连接于增益模块的电源接入端,基极连接于第一电阻器r1的一端,第一电阻器r1的另一端连接于供电电源vcc。

供电电源vcc处于为增益模块供电的供电状态时,第一pnp三极管q1的基极电压为高电平,第一pnp三极管q1截止,备用供电电路101无法为增益模块供电;当供电电源vcc无法供电时,第一pnp三极管q1的基极电压为0,为低电平,第一pnp三极管q1导通,备用供电电路101通过第一pnp三极管q1向增益模块供电,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供电电源vcc失电时增益模块断电引起电梯内通信信号质量差的情况,提高了信号增益器的上电稳定性。

作为电池供电电路c1的一种实施方式,电池供电电路c1为可充电供电电路。支持接入充电电路103,以能够对电池供电电路c1中的可充电式电池进行充电。

电池供电电路c1和增益模块所需要的供电电源可以来自同一供电电源,也可以来自不同的供电电源,在本实施例中,为有效利用供电电源,作为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电池供电电路c1和增益模块的供电电源来自同一供电电源vcc,不需要再设置其他供电电源。

作为充电电路103,参照图1,充电电路103的电压输入端与供电电源vcc连接,充电电路103的电压输出端连接于电池供电电路c1的输出正极,用于为可充电式电池充电。

电池供电电路c1作为可充电供电电路,在供电电源vcc为增益模块供电的同时利用充电电路103对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需要经常更换电池的情况,减少了对电池进行维护的频率。

参照图1,作为充电电路103的一种实施方式,充电电路103包括稳压模块1031、充电指示模块1032以及第四电阻器r4。其中,稳压模块1031用于控制充电时的输出电压保持恒定,具有稳压保护的效果;充电指示模块1032用于进行充电提示,从而及时反映充电情况。

参照图1,作为稳压模块1031的一种实施方式,稳压模块1031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0311和稳压单元10312;其中,第一开关单元10311用于控制充电电路103的启闭,稳压单元10312用于控制充电时的输出电压保持恒定。

参照图1,第一开关单元10311包括第六电阻器r6和第三npn三极管q3;稳压单元10312包括稳压芯片、第七电阻器r7和第八电阻器r8;其中,作为稳压芯片的一种选择,本实施例选用tl431型号的可控精密稳压源。

参照图1,对于第四电阻器r4,一端连接于供电电源vcc,另一端连接于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对于第三npn三极管q3,发射极分别连接于第七变阻器r7的一端和电池供电电路c1的输出正极,基极连接于可控精密稳压源tl431的阴极;对于可控精密稳压源tl431,参考极分别连接于第七变阻器r7的另一端和第八电阻器r8的一端,阳极接地;第六电阻器r6,一端连接于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三npn三极管q3的基极。

当供电电源vcc正常供电时,第三npn三极管q3导通,供电电源vcc为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可控精密稳压源tl431的内部具有基准电压,预先设置第七电阻器r7与第八电阻器r8的阻值,输出反馈引入到参考极,通过可控精密稳压源tl431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且使输出电压保持恒定,从而提高了充电电路103的稳定性。

作为稳压单元10312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七电阻器r7和第八电阻器r8其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均可用可变电阻器替代,通过调整可变电阻器的阻值,便于随时调节可控精密稳压源tl431的输出电压。

参照图1,作为充电指示模块1032的一种实施方式,充电指示模块1032包括第二开关单元10321以及提示单元10322;其中,第二开关单元10321用于控制充电指示模块1032的启闭,提示单元10322用于进行充电提示。

参照图1,第二开关单元10321包括第五电阻器r5和第二pnp三极管q2;提示单元10322包括第三电阻器r3和发光二极管led;其中,对于第二pnp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于供电电源vcc,基极连接于第五电阻器r5的一端,集电极连接于第三电阻器r3的一端,第三电阻器r3的另一端连接于发光二极管led的阳极,发光二极管led的阴极接地,第五电阻器r5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

当供电电源vcc正常供电时,充电电流逐渐增大,第四电阻器r4的电压增大,第五电阻器r5的电压减小,使得第二pnp三极管q2导通,发光二极管led发光;随着被充电电池电压的上升,充电电流将逐渐减小,待电池充满后第四电阻器r4的压降将降低,使得第二pnp三极管q2截止,发光二极管led熄灭,从而便于及时反映充电情况。

作为增益模块的电源接入端分别与供电电源vcc和备用供电电路101连接的进一步实施方式,参照图1,增益模块的电源接入端分别通过第二电阻器r2连接于供电电源vcc和电池供电电路c1的输出正极。

第二电阻器r2用于对供电电源vcc和电池供电电路c1输出的电流进行限制,从而使得输入增益模块的电流较小,一定程度地避免了电流过大使得信号增益器被烧坏的情况,保证了信号增益器的正常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信号增益器的实施原理为:常态下,供电电源vcc持续为增益模块供电;当供电电源vcc无法正常供电时,则转换为备用供电电路101继续为增益模块供电,从而便于信号增益器在停电时能够继续持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停电时人们被困在电梯等室内场所手机信号盲区时,由于手机信号差不便于与外界取得联系获取帮助的情况。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