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轴向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37808发布日期:2021-06-04 19:12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转子轴向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转子与其支撑轴承的轴向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2.电机作为实现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一种动力装置,在社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主要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电枢铁芯)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机转子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机整体的性能。
3.目前很多电机转子与电机轴固定为一体,但是目前由于转子组件及其负载本身重力或安装精度等原因,电机运转过程中,转子会发生轴向窜动,进而转子与轴承的端面发生摩擦,引起电机颤动加大、磨损加剧,而且带来的很大的噪音。
4.现在有些电机结构通过在转子与轴承之间添加耐磨垫片的方式解决此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但由于转子在旋转的过程中转子端面与耐磨垫片之间、耐磨垫片与轴承端面之间为面与面之间的接触摩擦,接触面积大,磨损大,噪音也会很大。
5.当在家用设备上使用这种噪音大的电机时,特别是夜间休息时,这些噪音会对部分对声音敏感的使用者造成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电机转子轴向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用于电机后,通过在轴承端面与电机转子端面之间设置凸起结构,使得电机转子端面与轴承端面之间为线接触或点接触,减少接触面积,从而大幅度减低噪音和磨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大多数电机转子的轴向定位结构。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电机转子轴向定位结构,包括电机转子、电机轴和轴承;所述电机转子与所述电机轴匹配连接;所述轴承与所述电机轴匹配套接;所述电机转子与所述轴承相对的端面之间设置凸起,使得所述电机转子与所述轴承相对的端面之间的接触由面接触转变为线接触或点接触,从而减少接触面积,减低噪音和磨损。
9.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机转子的两侧;所述电机轴的两端与所述轴承匹配安装;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轴承,形成轴承凸环。
10.进一步地,在至少一个所述轴承的面对所述电机转子的端面上设置所述轴承凸环。
11.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转子与所述电机轴固定为一个整体。
12.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轴和所述轴承内孔之间可能由于安装和制造误差的存在而不同心,至少一个所述轴承为球形轴承,使得所述电机轴与所述轴承可以自同心。
13.进一步地,为了调整所述电机转子与所述轴承之间的轴向间隙和减少摩擦,在所述电机转子和至少一个所述轴承之间设置耐磨垫片。
14.进一步地,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耐磨垫片的一侧或两侧,形成耐磨垫片凸环。
15.进一步地,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电机转子,形成转子凸环。
16.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转子的至少一个端面设置所述转子凸环,这样在所述轴承端面和所述耐磨垫片之间、所述耐磨垫片和所述电机转子端面之间都为线接触。
17.应当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点接触和所述线接触,指的是理论设计中的点与面的接触和线与面的接触,但是由于所述耐磨垫片等所用材料存在弹性,由于形变可能使得所述点或线和/或面变形,从而实际上是面积很小的点或线与面进行接触,而不是理论上没有面积的点或线与面接触。从而面积小于等于1mm2的区域与面接触可以被认为是点与面接触,线宽度小于等于0.5mm的区域与面接触可以被认为是线与面的接触。
18.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
19.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所述电机转子在励磁的作用下高速旋转,所述耐磨垫片在所述电机转子的摩擦作用下,所述耐磨垫片也会跟着所述电机转子一起旋转(所述耐磨垫片的旋转带有几率性),从而所述耐磨垫片与所述轴承之间也会存在摩擦。
20.由于所述轴承的端面设置有轴承凸环,从而所述轴承端面与所述耐磨垫片之间为线接触的摩擦,接触面积大大减少,从而降低所述耐磨垫片和所述轴承之间的摩擦噪音以及磨损。同理,所述电机转子和所述耐磨垫片之间也为线接触的摩擦,同样减少了噪音以及磨损。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机转子轴向定位结构,通过在所述轴承端面与所述电机转子端面之间设置凸起结构,使得电机转子端面与轴承端面之间为线接触或点接触,减少接触面积,从而降低噪音和磨损,使得电机可以更加安静地运行,对使用者更加友好,而且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3.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机转子轴向定位结构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现有技术中电机转子轴向定位结构的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机转子轴向定位结构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机转子轴向定位结构的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机转子轴向定位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轴承的放大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电机转子轴向定位结构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电机转子轴向定位结构的c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1.图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对应的部件名称是:
[0032]1‑
电机转子;11

转子凸环;2

电机轴;3

轴承;31

轴承凸环;4

耐磨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容后,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
非本质的改动或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4]
实施例1
[0035]
一种电机转子轴向定位结构,如图3~图6所示,包括电机转子1、电机轴2和轴承3,电机转子1与电机轴2固定为一个整体,电机轴2随着电机转子1一起旋转。轴承3为两个球形轴承,分别对称设置在电机转子1的两侧,电机轴2的两端与轴承3的内孔匹配安装。
[0036]
在轴承3和电机转子1之间设置有耐磨垫片4,在两个轴承3上面对电机转子1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凸起,即轴承凸环31。
[0037]
本实施例电机转子轴向定位结构的工作过程:
[0038]
工作时,电机转子1在电机定子励磁的作用下高速旋转,耐磨垫片4在电机转子1的作用下,耐磨垫片4也会跟着电机转子1一起旋转,从而耐磨垫片4与轴承3之间也会存在摩擦。由于轴承3的端面设置有轴承凸环31,从而轴承3的端面与耐磨垫片4之间为线接触的摩擦,接触面积大大减少,从而降低耐磨垫片4和轴承3之间的摩擦噪音以及磨损。
[0039]
实施例2
[004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与实施例1相比,如图7~图8所示,不仅两个轴承3上均设置有凸起,即轴承凸环31,而且在电机转子1的两个端面上还设置有另一种凸起,即转子凸环11,这样在轴承3的端面和耐磨垫片4之间、耐磨垫片4和电机转子1的端面之间都为线接触,从而接触面积大大减少,能够有效降低噪音以及磨损。
[0041]
实施例3
[004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与实施例1相比,所述凸起仅设置于所述耐磨垫片4的两侧,形成耐磨垫片凸环(图中未示出),使得耐磨垫片4与电机转子1端面之间、以及耐磨垫片4与轴承3端面之间的接触均为线接触,从而减少接触面积,减低噪音和磨损。
[0043]
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