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79898发布日期:2021-07-16 18:2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配电柜。


背景技术:

2.电柜又称为电箱,主要用于变电以及配电控制的容器设备,当今社会是电子科技信息时代,电是社会运行的基本必要条件之一,随着社会用电量每年都在持续的增加,为保证变电设备周边环境安全,采用电柜(电箱)存放变电设备进行变电在城市社区和建筑施工等中会持续增加,有时随着用电负荷的增大,需要增加变电设备,必须增加电柜(电箱)的容量。
3.现有的配电柜大多都是一体的,不可以拆卸,而且配电柜内部空间是一定的,而实际需要安装的配件是不同,当配电柜内部空间过小时,影响配电柜内部配件的安装和散热,当配电柜使用过大,又会导致配电柜内部空间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配电柜,采用组合式设计,能根据配件的数量调整使用的配电柜的数量,使配电柜内部的空间不会过小或者过大。
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组合式配电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至少两组柜体,柜体一侧面设有柜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柜体中的上一柜体的底部四角设有四根竖向的安装轴,且下一柜体的顶部四角开设有供安装轴置入的安装槽,下一柜体的侧壁由上至下设有若干螺栓将安装轴固接在安装槽内;所述柜体的顶面和底面开口,且开口处两侧设有滑轨,两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滑动方向上的柜体侧壁开设有供隔板滑出/入的抽拉口,所述隔板的底面两侧沿滑动方向形成有若干凸起,与隔板对应的滑轨底面开设有供凸起卡入的通孔。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两所述柜体之间的隔板上开设有供电线穿入的穿线口。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最底部的柜体底面四角设有支脚,所述支脚包裹住该柜体底部的安装轴。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最顶部的柜体顶面上设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底面上设有用于插入该柜门顶面安装槽内的插杆,通过设置防尘盖防止落灰进入到柜体内部空间。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轴和安装槽的配合实现各个柜体的组装连接,可根据需要安装的配件的数量决定所要使用的柜体的数量,不会造成柜体内空间的狭窄或者空间有大量空闲而浪费,同时柜体采用可滑动的隔板,便于使用者根据配件所需的空间来拆装隔板。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13.图3为图1的b处放大示意图。
14.图4为图1的仰视图。
15.图中:柜体1、柜门2、安装轴3、安装槽4、螺栓5、滑轨6、隔板7、抽拉口8、凸起9、通孔10、穿线口11、支脚12、防尘盖13、插杆14。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如图1

4所示,一种组合式配电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至少两组柜体1,柜体1一侧面设有柜门2,相邻两柜体1中的上一柜体1的底部四角设有四根竖向的安装轴3,且下一柜体1的顶部四角开设有供安装轴3置入的安装槽4,下一柜体1的侧壁由上至下设有若干螺栓5将安装轴3固接在安装槽4内;柜体1的顶面和底面开口,且开口处两侧设有滑轨6,两滑轨6之间滑动连接有隔板7,隔板7滑动方向上的柜体1侧壁开设有供隔板7滑出/入的抽拉口8,隔板7的底面两侧沿滑动方向形成有若干凸起9,与隔板7对应的滑轨6底面开设有供凸起9卡入的通孔10。
18.上述相邻两柜体1之间的隔板7上开设有供电线穿入的穿线口11。
19.上述最底部的柜体1底面四角设有支脚12,支脚12包裹住该柜体1底部的安装轴3。
20.上述最顶部的柜体1顶面上设有防尘盖13,防尘盖13底面上设有用于插入该柜门2顶面安装槽4内的插杆14,通过设置防尘盖13防止落灰进入到柜体1内部空间。
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2.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24.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