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后端盖装配设备

文档序号:27485660发布日期:2021-11-20 04:54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后端盖装配设备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装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后端盖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公开得知的电机后端盖装配需要使用锤子来敲打端盖,并且敲打端盖要用力均匀,切不可固定位置敲打,不然会造成同心度不良,使得电机后端盖在装配过程中手工操作比例高,导致了装配难度高、质量不稳定,并且在手工操作过程中后端盖受到的敲击也可能使操作者失去对后端盖的控制而发生意外危险情况,如图12—图13所示:本发明中装配的电机后端盖包括有滚珠a、内圈b及外壳c,滚珠a需要压装至内圈b内以及外壳c需要压装至内圈b底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保证装配质量的一种电机后端盖装配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便捷,加工效率高的电机后端盖装配设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1、一种电机后端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第一加工转盘、第二加工转盘、内圈上料机构、滚珠上料机构、外壳上料机构、第一分拣机构、第二分拣机构、传送机构、内圈压装清尘机构、滚珠压装清尘机构、外壳压装机构、内圈安装机构、滚珠安装机构、外壳安装机构、第一质检机构、第二质检机构、第三质检机构及第四质检机构,所述的第一加工转盘与第二加工转盘分别设置于底座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底座与各加工转盘之间设置有驱动加工转盘旋转的旋转机构,各所述的加工转盘均设置有安装座,第一安装座依次在内圈安装机构、第一质检机构、内圈压装清尘机构、滚珠安装机构、滚珠压装清尘机构、第二质检机构及传送机构之间移动,第二安装座依次在第一分拣机构、第三质检机构、外壳安装机构、外壳压装机构、第四质检机构及第二分拣机构之间移动,所述的传送机构与第一分拣机构位于第一加工转盘和第二加工转盘之间,所述的内圈上料机构将内圈传送至内圈安装机构并由内圈安装机构将其安装于安装座上,所述的第一质检机构用于检测内圈是否安装成功,所述的内圈压装清尘机构用于将内圈压装进安装座内并清除内圈在装配过程中触及的灰尘,所述的滚珠上料机构将滚珠传送至滚珠安装机构并由滚珠安装机构将其安装至内圈上,所述的滚珠压装清尘机构用于将滚珠压装进内圈内于并清除滚珠在装配过程中触及的灰尘,所述的第二质检机构用于检测滚珠的安装是否成功,所述的传送机构用于将工件传送至第一分拣机构,所述的第一分拣机构用于分拣第一加工转盘的合格工件与不合格工件并将合格工件传送至第二加工转盘上,所述的第三质检机构用于检测工件的安装是否成功,所述的外壳上料机构将外壳传送至外壳安装机构并由外壳安装机构将其安装于内圈上,所述的外壳压装机构用于将外壳压装于后内圈,所述的第四质检机构用于检测外壳的安装是否成功,所述的第二分拣机构用于分拣第二加工转盘中的合格工件与不合格工件。
5.通过上述流程达到的有益效果:由内圈上料机构、滚珠上料机构及外壳上料机构来为外壳安装机构、滚珠安装机构及内圈安装机构传送各个装配零件,再由外壳安装机构、滚珠安装机构及内圈安装机构将各个装配零件放置于各个加工座上,各个加工座依靠驱动加工转盘旋转的旋转机构将各个装配零件转移至内圈压装清尘机构、滚珠压装清尘机构及外壳压装机构来完成压装并清除灰尘,第一质检机构、第二质检机构及第三质检机构分别检测各个装配零件是否安装成功,传送机构使第一加工转盘的工件能够转移至第二加工转盘,第一分拣机构、第二分拣机构能够分拣装配过程的合格工件与不合格工件,使得整个加工过程实现自动化,装配便捷,加工效率高。
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内圈安装机构包括有内圈安装支架、内圈安装气缸轴、内圈移动气缸、第一托块、第二托块、顶杆、内圈安装块及第一转接块,所述的内圈安装支架设置有让内圈上料机构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的内圈安装块位于第一通孔前端,所述的内圈安装块与内圈上料机构衔接并设置了限制内圈移动的限位槽,所述的内圈安装块前端设置有与各个托块滑动配合的滑轨,各所述托块底端用于支撑内圈,各所述的托块顶端设置有滚轮,各所述的托块后端设置有限制各个托块移动范围的限位块,所述的内圈移动气缸纵向固定于内圈安装支架顶端并通过第一转接块与内圈安装气缸轴固定配合,所述的内圈安装气缸轴用于将内圈放置于安装座上,所述的顶杆与内圈安装气缸轴固定配合,所述内圈安装气缸轴向下移动时被带动的顶杆会挤开各个托块上的滚轮使第一托块、第二托块各自向外移动让内圈能被内圈安装气缸轴从内圈安装块上推出。
7.通过上述流程达到的有益效果:设置限制内圈移动的限位槽使内圈上料机构传送内圈时,内圈不会发生位置偏移,设置有限制各个托块移动范围的限位块能防止托块移动超程,顶杆与内圈安装气缸轴固定配合的设置使内圈安装气缸轴与顶杆能够同时移动,内圈圈安装气缸未移动时第一托块、第二托块底端可用于支撑内圈,内圈圈安装气缸移动时同时移动的顶杆可挤开各个托块上的滚轮使第一托块、第二托块各自向外移动让内圈能被内圈安装气缸轴从内圈安装块上推出,确保能够依次安装内圈,保证装配精度和效率。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内圈压装清尘机构包括有压装清尘支架、压装清尘气缸、第二移动气缸、第二转接块,所述的第二移动气缸纵向固定于压装清尘支架顶端并通过第二转接块与压装清尘气缸固定配合,所述的压装清尘气缸设置有用于将内圈压装进第一安装座内的压装清尘气缸轴,所述的压装清尘气缸轴设置有用于清除内圈装配时产生的灰尘的内圈气孔。
9.通过上述流程达到的有益效果:通过压装清尘气缸轴依次将内圈压装进安装座内,通过设置有用于清除内圈装配时产生的灰尘的内圈气孔使压装清尘气缸轴能同时完成压装内圈与清除灰尘,有效节省了空间与装配时间。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滚珠安装机构包括有滚珠安装支架、滚珠安装气缸、滚珠安装块、第三转接块、滚珠移动气缸、滚珠推动气缸、推动平台及推动滑块,所述的滚珠安装支架设置有供推动滑块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的推动平台设置于第二通孔后端并用于固定滚珠推动气缸,所述的滚珠推动气缸驱动推动滑块移动,所述的滚珠安装块固定于第二通孔前端并设置有放置滚珠和供推动滑块往复来回活动的滑槽,所述的滚珠移动气缸纵向固定于滚珠安装支架顶端并通过第三转接块与滚珠安装气缸固定配合,所述的滚珠安装气缸设置有将滚珠放置于内圈上的滚珠安装气缸轴。
11.通过上述流程达到的有益效果:滑槽能够依次放置待装配滚珠和供推动滑块往复来回活动,滚珠移动气缸通过第三转接块与滚珠安装气缸固定配合来驱动滚珠安装气缸纵向移动,通过推动气缸驱动推动滑块移动依次将待装配的滚珠向前推进,确保能够依次安装滚珠,保证装配精度和效率。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传送机构包括有传送支架、矫正支架、夹持气缸、矫正气缸、活动气缸、支撑气缸、传送夹爪、压板、传送座及第一旋转平台,所述的支撑气缸设置于第一加工转盘下方并设置有将工件向上顶起的支撑气缸轴,所述的矫正支架设置于传送支架的右侧,所述的矫正气缸固定于矫正支架顶端并驱动压板移动,所述的压板位于传送夹爪上方并用于压平工件来防止工件倾斜,所述的活动气缸纵向固定于传送支架的顶端背面,所述的第一旋转平台设置于传送支架顶端正面并与夹持气缸固定配合,所述的夹持气缸驱动传送夹爪夹持工件,所述的传送座设置于传送支架右侧并用于接收工件。
13.通过上述流程达到的有益效果:支撑气缸轴将工件向上顶起便于传送夹爪夹持,矫正气缸驱动压板压平工件来防止工件倾斜,第一旋转平台能够使夹持气缸带动传送夹爪进行旋转将传送夹爪朝向传送座。有效节省了空间与装配时间。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分拣机构包括有滑座支架、二级气缸、第一卸料口及第一分拣夹爪,所述的滑座支架设置有与二级气缸滑动配合的第一横向滑轨,所述的二级气缸驱动第一分拣夹爪夹持工件,所述的第一卸料口位于第二加工转盘外侧并用于分拣不合格工件。
15.通过上述流程达到的有益效果:滑座支架设置有与二级气缸滑动配合的第一横向滑轨使二级气缸能够进行横向移动,二级气缸能够两段同时延升增加第一分拣夹爪的移动范围,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外壳安装机构包括有外壳安装支架、第四转接块、外壳夹爪、外壳夹持气缸及外壳移动气缸,所述的外壳安装支架设置有与外壳移动气缸滑动配合的第二横向滑轨,所述的外壳移动气缸通过第四转接块与外壳夹持气缸固定配合,所述的外壳夹持气缸驱动外壳夹爪来夹持外壳并将其安装于内圈上,所述的外壳夹爪下方为外壳上料机构。
16.通过上述流程达到的有益效果:第二横向滑轨与外壳移动气缸滑动配合使外壳移动气缸能够进行横向移动,外壳移动气缸通过第四转接块与外壳夹持气缸固定配合使得外壳移动气缸能够带动外壳夹持气缸横向移动,外壳夹持气缸驱动外壳夹爪能够夹持外壳上料机构中的外壳并安装至内圈上。
1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外壳压装机构包括有外壳压装支架、外壳压装气缸及外壳压块,所述的外壳压装气缸纵向固定于外壳压装支架,所述的外壳压装气缸驱动外壳压块纵向移动并将外壳压装至内圈,所述的外壳压块的形状与外壳的轮廓相对应。
18.通过上述流程达到的有益效果:外壳压装气缸通过驱动外壳压块纵向移动来将外壳压装至内圈,外壳压块的形状与外壳的轮廓相对应使得外壳压装时能够受力均匀,避免外壳压装时发生侧翻或损坏。
1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分拣机构包括有第二卸料口、第三卸料口、第二分拣夹爪、第二旋转平台、支撑架、支撑板、支撑气缸、横向气缸及夹持气缸,所述的支撑气缸设置于支撑架内并与支撑板固定配合,所述的横向气缸设置于支撑板上并用于设置第二
旋转平台,所述的夹持气缸固定于第二旋转平台并驱动第二分拣夹爪夹持工件,所述的第二卸料口设置于支撑架前端并用于分拣合格工件,所述的第三卸料口设置于支撑架左侧并用于分拣不合格工件。
20.通过上述流程达到的有益效果:支撑气缸设置于支撑架内并与支撑板固定配合使得支撑气缸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支撑板的高度,横向气缸设置于支撑板上并用于设置第二旋转平台使得固定于第二旋转平台的夹持气缸拥有更多的移动范围,第二卸料口与第三卸料口能将合格工件与不合格工件分别转移至底座外。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图3为内圈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5为滚珠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内圈压装清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第一分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外壳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外壳压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第二分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电机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复合后端盖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
”ꢀ
、“下
”ꢀ
、“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
ꢀ“
第一”、“第二”、“第三
”ꢀ
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
如图1—13图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后端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第一加工转盘2、第二加工转盘3、内圈上料机构11、滚珠上料机构12、外壳上料机构13、第一分拣机构21、第二分拣机构31、传送机构28、内圈压装清尘机构22、滚珠压装清尘机构23、外壳压装机构32、内圈安装机构24、滚珠安装机构25、外壳安装机构33、第一质检机构26、第二质检机构27、第三质检机构34及第四质检机构37,第一加工转盘2与第二加工转盘3分别设置于底座1的左右两侧,底座1与各加工转盘之间设置有驱动加工转盘旋转的旋转机构14,各加工转盘均设置有安装座,第一安装座29依次在内圈安装机构24、第一质检机构
26、内圈压装清尘机构22、滚珠安装机构25、滚珠压装清尘机构23、第二质检机构27及传送机构28之间移动,第二安装座36依次在第一分拣机构21、第三质检机构34、外壳安装机构33、外壳压装机构32、第四质检机构37及第二分拣机构31之间移动,传送机构28与第一分拣机构21位于第一加工转盘2和第二加工转盘3之间,内圈上料机构11将内圈传送至内圈安装机构24并由内圈安装机构24将其安装于第一安装座29上,第一质检机构26用于检测内圈是否安装成功,内圈压装清尘机构22用于将内圈压装进安装座211内并清除内圈在装配过程中触及的灰尘,滚珠上料机构12将滚珠传送至滚珠安装机构25并由滚珠安装机构25将其安装至内圈上,滚珠压装清尘机构23用于将滚珠压装进内圈内于并清除滚珠在装配过程中触及的灰尘,第二质检机构27用于检测滚珠的安装是否成功,传送机构28用于将工件传送至第一分拣机构21,第一分拣机构21用于分拣第一加工转盘2的合格工件与不合格工件并将合格工件传送至第二安装座36上,第三质检机构34用于检测工件是否安装成功,外壳上料机构13将外壳传送至外壳安装机构33并由外壳安装机构33将其安装于内圈上,外壳压装机构32用于将外壳压装于内圈,第四质检机构37用于检测滚珠的安装是否成功,第二分拣机构27用于分拣第二加工转盘3中的合格工件与不合格工件,其中,内圈上料机构11、滚珠上料机构12、外壳上料机构13为市售的现有模块,可由直振,振动盘组合实现该功能,故不标识,第一质检机构26、第二质检机构27及第三质检机构34为市售的现有模块,可由工业相机、质检相机、摄影架组合实现该功能,故不标识,旋转机构为分度盘,市售的现有模块,可由电机,轴承组合实现该功能,其中,滚珠压装清尘机构23包括有滚珠压装清尘支架、滚珠压装清尘气缸、移动气缸、转接块,移动气缸纵向固定于滚珠压装清尘支架顶端并通过转接块与压装清尘气缸固定配合,滚珠压装清尘气缸设置有用于将滚珠压装进第一安装座29内的滚珠压装清尘气缸轴,滚珠压装清尘气缸轴设置有用于清除滚珠装配时产生的灰尘的气孔,本发明中装配的电机后端盖包括有滚珠a、内圈b及外壳c。
[0025]
内圈安装机构24包括有内圈安装支架241、内圈安装气缸轴242、内圈移动气缸243、第一托块244、第二托块245、顶杆246、内圈安装块247及第一转接块248,内圈安装支架241设置有让内圈上料机构穿过的第一通孔2411,内圈安装块247位于第一通孔2411前端,内圈安装块247与内圈上料机构11衔接并设置了限制内圈移动的限位槽2471,所述的内圈安装块247前端设置有与各个托块滑动配合的滑轨2472,各托块底端用于支撑内圈,各托块顶端设置有滚轮2441,各托块后端设置有限制各个托块移动范围的限位块2442,内圈移动气缸243纵向固定于内圈安装支架241顶端并通过第一转接块248与内圈安装气缸轴242固定配合,内圈安装气缸轴242用于将内圈放置于安装座29上,顶杆246与内圈安装气缸轴242固定配合,内圈安装气缸轴242向下移动时被带动的顶杆246会挤开各个托块上的滚轮2441使第一托块244、第二托块245各自向外移动让内圈能被内圈安装气缸轴242从内圈安装块247上推出。
[0026]
内圈压装清尘机构22包括有压装清尘支架221、压装清尘气缸222、第二移动气缸223、第二转接块224,第二移动气缸223纵向固定于压装清尘支架221顶端并通过第二转接块224与压装清尘气缸222固定配合,所述的压装清尘气缸222设置有用于将内圈压装进第一安装座29内的压装清尘气缸轴2221,所述的压装清尘气缸轴2221设置有用于清除内圈装配时产生的灰尘的内圈气孔22211。
[0027]
滚珠安装机构25包括有滚珠安装支架251、滚珠安装气缸252、滚珠安装块253、第
三转接块254滚珠移动气缸255、滚珠推动气缸256、推动平台257及推动滑块258,滚珠安装支架251设置有供推动滑块258穿过的第二通孔2511,推动平台257设置于通孔2511后端并用于固定滚珠推动气缸256,滚珠推动气缸256驱动推动滑块258移动,滚珠安装块253固定于第二通孔2511前端并设置有放置滚珠和供推动滑块258往复来回活动的滑槽2531,滚珠移动气缸255纵向固定于滚珠安装支架251顶端并通过第三转接块254与滚珠安装气缸252固定配合,所述的滚珠安装气缸252设置有将滚珠放置于内圈上的滚珠安装气缸轴2521。
[0028]
传送机构28包括有传送支架280、矫正支架281 、夹持气缸282、矫正气缸283、活动气缸284、支撑气缸285、传送夹爪286、压板287、传送座288及第一旋转平台289,支撑气缸285设置于第一加工转盘2下方并设置有将工件向上顶起的支撑气缸轴2851,矫正支架281设置于传送支架280的右侧,矫正气缸283固定于矫正支架281顶端并驱动压板287移动,压板287位于传送夹爪286上方并用于压平工件来防止工件倾斜,活动气缸284纵向固定于传送支架280的顶端背面,第一旋转平台289设置于传送支架280顶端正面并与夹持气缸282固定配合,所述的夹持气缸282驱动传送夹爪286夹持工件,所述的传送座288设置于传送支架280右侧并用于接收工件。
[0029]
第一分拣机构21包括有滑座支架211、二级气缸212、第一卸料口213及第一分拣夹爪214,所述的滑座支架211设置有与二级气缸滑动212配合的第一横向滑轨2111,所述的二级气缸212驱动第一分拣夹爪214夹持工件,所述的第一卸料口213位于第二加工转盘3外侧并用于分拣不合格工件。
[0030]
外壳安装机构33包括有外壳安装支架331、第四转接块332、外壳夹爪333、外壳夹持气缸334及外壳移动气缸335,外壳安装支架331设置有与外壳移动气缸335滑动配合的第二横向滑轨3311,外壳移动气缸335通过第四转接块332与外壳夹持气缸334固定配合,外壳夹持气缸334驱动外壳夹爪333来夹持外壳并将其安装于内圈上,外壳夹爪333下方为外壳上料机构13。
[0031]
外壳压装机构32包括有外壳压装支架321、外壳压装气缸322及外壳压块323,外壳压装气缸322纵向固定于外壳压装支架321,外壳压装气缸322驱动外壳压块323纵向移动并将外壳压装至内圈,外壳压块323的形状与外壳的轮廓相对应。
[0032]
第二分拣机构31包括有第二卸料口311、第三卸料口312、第二分拣夹爪313、第二旋转平台314、支撑架315、支撑板316、支撑气缸317、横向气缸318及夹持气缸319,支撑气缸317设置于支撑架315内并与支撑板316固定配合,横向气缸318设置于支撑板316上并用于设置第二旋转平台314,夹持气缸319固定于第二旋转平台314并驱动第二分拣夹爪313夹持工件,第二卸料口311设置于支撑架315前端并用于分拣合格工件,第三卸料口312设置于支撑架315左侧并用于分拣不合格工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