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地埋式箱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54146发布日期:2021-10-16 03:01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紧凑型地埋式箱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变电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紧凑型地埋式箱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2.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
3.现有的地埋式箱式变电站在埋下后不方便使用者对电器元件的维护与更换,整个箱式变电站的升降困难,有些能够进行的箱式变电站升降使用电机等进行驱动,但是升降结构深埋低下,当电机突然损毁后无法进行维修并将箱式变电站升起,使用牢靠性不足,且大多箱式变电箱一体成型,不方便运输安装,影响安装效率,故而提出了一种紧凑型地埋式箱式变电站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型地埋式箱式变电站,以解决现有的地埋式箱式变电站在埋下后不方便使用者对电器元件的维护与更换,整个箱式变电站的升降困难,有些能够进行的箱式变电站升降使用电机等进行驱动,但是升降结构深埋低下,当电机突然损毁后无法进行维修并将箱式变电站升起,使用牢靠性不足,且大多箱式变电箱一体成型,不方便运输安装,影响安装效率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紧凑型地埋式箱式变电站,包括地埋箱,所述地埋箱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变电箱,所述地埋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提拉机构,所述地埋箱的底部绕接有钢缆,所述钢缆的两端均与提拉机构连接,所述地埋箱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罩。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变电箱包含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左右两侧均可拆卸式安装有扣板,所述扣板上开设有柜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侧板与扣板的连接处连接有橡胶密封条,所述侧板与扣板之间开设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的内侧填充有密封胶。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提拉机构包含有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固定安装于地埋箱的顶部,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收束轮,所述收束轮的底部与地埋箱转动连接,所述钢缆的一端与收束轮固定连接,所述变速器的输入轴安装有操作杆。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地埋箱的内侧设置有操作槽,所述提拉机构固定安装于操作槽的内侧,所述
操作槽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顶部与钢缆接触。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脚,所述钢缆位于相邻的两个支脚之间,所述底板的固定连接有绕柱,所述钢缆绕接于绕柱上,所述绕柱的数量与钢缆的数量对应。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操作杆包含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变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部插接有活动杆。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地埋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制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限制杆接触。
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2.本方案,通过将变电站分为地埋箱与变电箱,地埋箱埋入地下后,将变电箱组装利用携带钢缆放置至地埋箱的内部,盖上防护罩进行防雨防护,地埋箱能够对内侧安装有大量电气元件的变电箱进行防护,当需要对变电箱内部进行维护检修时通过操作提拉机构能够将钢缆的外放长度进而将变电箱从地埋箱内侧抬起,方便使用者针对电器元件进行维护以及更换,该装置安装方便,能够方便定期对变电站检修,同时降低检修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实用性强,结构简单,相对于电器驱动使用更加可靠,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侧板与扣板的局部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底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中标号说明:
28.1、地埋箱;2、变电箱;21、底板;22、侧板;23、顶板;24、柜门;25、扣板;26、填充腔;27、支脚;28、绕柱;29、橡胶密封条;3、提拉机构;31、变速器;32、收束轮;33、操作杆;331、连接杆;332、活动杆;4、钢缆;5、防护罩;6、操作槽;7、导向轮;8、限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0.请参阅图1~4,本发明中,一种紧凑型地埋式箱式变电站,包括地埋箱1,地埋箱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变电箱2,地埋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提拉机构3,地埋箱1的底部绕接有钢缆4,钢缆4的两端均与提拉机构3连接,地埋箱1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罩5。
31.本发明中,通过将变电站分为地埋箱1与变电箱2,地埋箱1埋入地下后,将变电箱2组装利用携带钢缆4放置至地埋箱1的内部,盖上防护罩5进行防雨防护,地埋箱1能够对内侧安装有大量电气元件的变电箱2进行防护,当需要对变电箱2内部进行维护检修时通过操作提拉机构3能够将钢缆4的外放长度进而将变电箱2从地埋箱1内侧抬起,方便使用者针对电器元件进行维护以及更换,该装置安装方便,能够方便定期对变电站检修,同时降低检修
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实用性强,结构简单,相对于电器驱动使用更加可靠,节省成本。
32.请参阅图1~3,其中:变电箱2包含有底板21,底板2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22,两个侧板22之间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板23,两个侧板22之间的左右两侧均可拆卸式安装有扣板25,扣板25上开设有柜门24。
33.本发明中,相对于传统的一体成型的箱体,能够进行拆解运输,且制作更加方便,能够方便周转安装使用,安装简单通过螺栓将侧板22与底板21及顶板23进行连接,然后通过扣锁安装扣板25,该安装技术为现有公知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过多赘述,通过柜门24方便使用者进行检修。
34.请参阅图2,其中:侧板22与扣板25的连接处连接有橡胶密封条29,侧板22与扣板25之间开设有填充腔26,填充腔26的内侧填充有密封胶。
35.本发明中,通过橡胶密封条29密封扣板25与侧板22之间的缝隙,扣板25与底板21及顶板23的缝隙也可使用该结构进行密封,形成第一层密封,然后利用填充腔26形成第二层密封层,进一步提高密封性与稳定性。
36.请参阅图1与图4,其中:提拉机构3包含有变速器31,变速器31固定安装于地埋箱1的顶部,变速器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收束轮32,收束轮32的底部与地埋箱1转动连接,钢缆4的一端与收束轮32固定连接,变速器31的输入轴安装有操作杆33。
37.本发明中,通过旋转操作杆33带动变速器31的输入轴旋转,该变速器31可为行星减速器,变速器31为现有公知技术,其具体工作原理与安装均为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过多赘述,能够轻松带动变速器31的输出轴旋转,从而让收束轮32收放钢缆4,更加省力,以便于人力操作将变电箱2抬起,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
38.请参阅图1与图4,其中:地埋箱1的内侧设置有操作槽6,提拉机构3固定安装于操作槽6的内侧,操作槽6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导向轮7,导向轮7的顶部与钢缆4接触。
39.本发明中,通过操作槽6方便安装提拉机构3,避免提拉机构3过于突出影响变电箱2的升降,而导向轮7对钢缆4进行引导,方便钢缆4的收束,降低钢缆4的磨损,保证钢缆4的使用寿命。
40.请参阅图1与图3,其中:底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脚27,钢缆4位于相邻的两个支脚27之间,底板21的固定连接有绕柱28,钢缆4绕接于绕柱28上,绕柱28的数量与钢缆4的数量对应。
41.本发明中,通过绕柱28使得底板21的底部与钢缆4连接,避免变电箱2在钢缆4上随意左右横移,通过支脚27方便搁置变电箱2,同时限制钢缆4在变电箱2底部的滑动,提高升降稳定性。
42.请参阅图1与图4,其中:操作杆33包含有连接杆331,连接杆331的底端与变速器31的输入轴固定连接,连接杆331的顶部插接有活动杆332。
43.本发明中,通过连接杆331与活动杆332的插接,能够对活动杆332进行拆卸,当变电箱2放入后,可将活动杆332卸下,方便操作使用。
44.请参阅图1与图4,其中:地埋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制杆8,活动杆332的一端与限制杆8接触。
45.本发明中,通过限制杆8能够限制活动杆332的旋转,当需要旋转时,通过向上略微拔动活动杆332,避免活动杆332旋转时能够接触限制杆8即可进行旋转,以方便在检修维护
时固定活动杆332,提高安全性。
46.工作原理:通过将变电站分为地埋箱1与变电箱2,地埋箱1埋入地下,相对于传统的一体成型的箱体,能够进行拆解运输,且制作更加方便,能够方便周转安装使用,安装简单通过螺栓将侧板22与底板21及顶板23进行连接,然后通过扣锁安装扣板25,通过柜门24方便使用者进行检修,将变电箱2组装利用携带钢缆4放置至地埋箱1的内部,盖上防护罩5进行防雨防护,地埋箱1能够对内侧安装有大量电气元件的变电箱2进行防护,当需要对变电箱2内部进行维护检修时通过操作操作杆33带动变速器31的输入轴旋转,该变速器31可为行星减速器,变速器31为现有公知技术,其具体工作原理与安装均为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过多赘述,能够轻松带动变速器31的输出轴旋转,从而让收束轮32收放钢缆4,改变钢缆4的外放长度进而将变电箱2从地埋箱1内侧抬起,方便使用者针对电器元件进行维护以及更换,该装置安装方便,能够方便定期对变电站检修,同时降低检修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实用性强,结构简单,相对于电器驱动使用更加可靠,节省成本。
47.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