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振动智能供电系统

文档序号:29361875发布日期:2022-03-23 01:5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振动智能供电系统

1.本发明属于供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振动智能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2.桥梁结构在动荷载下常会发生较大的结构振动,在桥梁工程设计中往往会采取结构优化和附加减振装置以控制结构振动强度,而其中减振装置的实质就是能量吸收装置。结合近年俘能器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一些振动俘能器应用的提出,使得接触式摩擦发电装置在桥梁振动控制及振动能量收集再利用上的应用成为可能。
3.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云计算也正在成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全球的信息技术企业都在纷纷向云计算转型。云计算的可贵之处在于高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高性比等,与传统的网络应用模式相比,其具有如下优势与特点:虚拟化技术、动态可扩展、按需部署、灵活性高、可靠性高。它能提供虚拟化的计算资源,将设备反馈的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并能根据分析的数据结构对设备发布合理的指令。云计算的出现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使整个管理服务体系更加智能化。云计算技术也为桥梁的供电系统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4.当车辆行驶于桥面时,桥梁结构会发生大幅度的振动,目前没有一种能够有效利用振动压力进行发电的装置,导致能源浪费。
5.桥梁振动智能供电系统各器件愈加小型化,低功耗化,拉入市电需要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系统装配在电柜中,且电柜安装在户外,一般电柜只有一道转舌锁,容易被不法分子撬开;针对目前的供电系统使用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有必要对供电系统进行结构上的改进与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梁振动智能供电系统,具有加强电柜防盗和柜门定位的特点。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振动智能供电系统,包括悬架板,所述悬架板的顶端中部固定有两个第一轴承座,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内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外壁固定有输出齿轮,所述悬架板的顶部两端固定有两个第二轴承座,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座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壁固定有传动齿轮,且输出齿轮与两侧的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安装有超越离合器,所述悬架板顶部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内部安装有双面齿条,且双面齿条与两侧的超越离合器啮合连接,所述双面齿条的底端安装有质量块,所述双面齿条的顶端安装有导入板,所述双面齿条的外壁套有弹簧,所述质量块的顶部安装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输出轴之间连接有万向联轴器,所述悬架板的一侧设有电柜。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桥梁振动智能供电系统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柜通过铰链安装有柜门,所述电柜的两端下方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电柜的顶端设有防雨帽,所述柜门的前端
表面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内部安装有锁芯,所述锁芯的内端安装有转舌,所述转舌的内端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销杆,所述电柜的前端内部设有门框。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桥梁振动智能供电系统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位于限位架与导入板之间。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桥梁振动智能供电系统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面齿条通过外壁开设的滑槽与限位架和悬架板滑动连接。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桥梁振动智能供电系统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柜门的内壁上下端都固定有限位套,且销杆位于限位套的内部滑动连接。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桥梁振动智能供电系统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杆为弯折结构。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桥梁振动智能供电系统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柜的两端上方安装有散热风扇。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了车辆在通过桥面时,桥梁产生的振动压力,巧妙地将振动压力转化为驱动发电机运行的动力。
15.当柜门关闭,当通过钥匙插入锁芯内部上锁时,转舌转动至水平,从而将柜门锁上,同时转舌带动转杆转动,转杆通过两端的连杆带动销杆移动,使得销杆远离连杆的一端插入门框内部,从而将柜门的上下端锁住,使得不法分子难以从电柜的任何一端撬开,提高了电柜整体的防盗性能。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发明中能量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中供电系统流程图;
19.图3为本发明柜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智能供电系统电柜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柜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电柜;2、柜门;3、通风口;4、散热风扇;5、防雨帽;6、把手;7、锁芯;8、转舌;9、转杆;10、连杆;11、销杆;12、限位套;13、门框;14、悬架板;15、第一轴承座;16、输出轴;17、输出齿轮;18、第二轴承座;19、传动轴;20、传动齿轮;21、超越离合器;22、限位架;23、双面齿条;24、质量块;25、导入板;26、弹簧;27、发电机;28、万向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
26.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振动智能供电系统,包括悬架板14,悬架板14的顶端中部固定有两个第一轴承座15,两个第一轴承座15内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输出轴16,输出轴16的外壁固定有输出齿轮17,悬架板14的顶部两端固定有两个第二轴承座18,两个第二轴承座18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9,传动轴19的外壁固定有传动齿轮20,且输出齿轮17与两侧的传动齿轮20啮合连接,传动轴19的一端安装有超越离合器21,悬架板14顶部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架22,限位架22内部安装有双面齿条23,且双面齿条23与两侧的超越离合器21啮合连接,双面齿条23的底端安装有质量块24,双面齿条23的顶端安装有导入板25,双面齿条23的外壁套有弹簧26,质量块24的顶部安装有发电机27,发电机27与输出轴16之间连接有万向联轴器28,悬架板14的一侧设有电柜1,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导入板25与桥梁底面连接,桥梁振动时压力通过导入板25传递给双面齿条23,通过挤压双面齿条23向下移动带动超越离合器21转动,超越离合器21通过传动轴19带动传动齿轮20,传动齿轮20通过输出齿轮17带动输出轴16,输出轴16通过万向联轴器28带动发电机27的轴旋转,产生电能,充分利用了车辆在通过桥面时,桥梁产生的振动压力,巧妙地将振动压力转化为驱动发电机27运行的动力;发电机27产生的电力通过电能存储装置进行储存,在通过云计算控制中心计算分析,通过电源管理设备发送至电柜1,通过将用电设备与电柜1连接,通过电柜1向其供电。
27.具体的,电柜1通过铰链安装有柜门2,电柜1的两端下方开设有通风口3,电柜1的顶端设有防雨帽5,柜门2的前端表面安装有把手6,把手6的内部安装有锁芯7,锁芯7的内端安装有转舌8,转舌8的内端固定有转杆9,转杆9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连杆10,连杆10远离转杆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销杆11,电柜1的前端内部设有门框13,本实施例中当柜门2关闭,通过钥匙插入锁芯7内部上锁时,转舌8转动至水平,从而将柜门2锁上,同时转舌8带动转杆9转动,转杆9通过两端的连杆10带动销杆11移动,使得销杆11远离连杆10的一端插入门框13内部,从而将柜门2的上下端锁住,使得不法分子难以从电柜1的任何一端撬开,提高了电柜1整体的防盗性能。
28.具体的,弹簧26位于限位架22与导入板25之间,本实施例中通过弹簧26回弹的压力推动导入板25配合双面齿条23向上移动。
29.具体的,双面齿条23通过外壁开设的滑槽与限位架22和悬架板14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使得双面齿条23在运动时保持垂直运动。
30.具体的,柜门2的内壁上下端都固定有限位套12,且销杆11位于限位套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套12限制销杆11,使得销杆11在移动时沿着限位套12内部运动。
31.具体的,连杆10为弯折结构,本实施例中使得转杆9在转动角度增大,从而通过连杆10带动销杆11移动的幅度变大。
32.具体的,电柜1的两端上方安装有散热风扇4,本实施例中电柜1内部电子元件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过散热风扇4对其内部进行散热处理。
3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导入板25与桥梁底面连接,桥梁振动时压力通过导入板25传递给双面齿条23,通过挤压双面齿条23向下移动带动超越离合器21转动,超越离合器21通过传动轴19带动传动齿轮20,传动齿轮20通过输出齿轮17带动输出轴16,输出轴16通过万向联轴器28带动发电机27的轴旋转,产生电能,充分利用了车辆在通过桥
面时,桥梁产生的振动压力,巧妙地将振动压力转化为驱动发电机27运行的动力;发电机27产生的电力通过电能存储装置进行储存,在通过云计算控制中心计算分析,通过电源管理设备发送至电柜1,通过将用电设备与电柜1连接,通过电柜1向其供电。
34.当柜门2关闭,当通过钥匙插入锁芯7内部上锁时,转舌8转动至水平,从而将柜门2锁上,同时转舌8带动转杆9转动,转杆9通过两端的连杆10带动销杆11移动,使得销杆11远离连杆10的一端插入门框13内部,从而将柜门2的上下端锁住,使得不法分子难以从电柜1的任何一端撬开,提高了电柜1整体的防盗性能。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