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无功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53392发布日期:2021-10-30 08: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合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功率开关模块、检测模块、至少两组并联的电容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功率开关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电容模块均与铁道牵引供电网末端线路连接,所述电容模块与所述功率开关模块相互并联;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功率开关模块所在支路及所述电容模块所在支路连接,以检测相应支路的电流信号,所述检测模块还与所述末端线路连接,以检测所述末端线路电压信号;所述检测模块发送检测到的电压信号和/或电流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电压信号和所述电流信号,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至少两组并联的功率开关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和/或所述至少两组并联的电容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功率开关模块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调节其所在支路输出的感性无功功率;所述电容模块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其所在支路的电容组的投入或切除,以实现容性无功功率的补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功率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功率开关元件、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二功率开关元件、第二整流二极管、第三功率开关元件、第三整流二极管、第四功率开关元件和第四整流二极管,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元件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元件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元件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功率开关元件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功率开关元件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功率开关元件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四功率开关元件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四功率开关元件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元件的发射极与第二功率开关元件的集电极连接,在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元件的发射极与第二功率开关元件的集电极的连接支路设置第一输出端子,所述第三功率开关元件的发射极与第四功率开关元件的集电极连接,在所述第三功率开关元件的发射极与第四功率开关元件的集电极的连接支路设置第二输出端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分别设置于各个所述功率开关模块所在支路及各个所述电容模块所在支路的电流检测元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末端线路的电压检测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元件为过流保护元件,所述过流保护元件与相应支路上的馈线断路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开关模块与所述电容模块分别通过馈线断路器与所述铁道牵引供电网末端线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充电单元;各个所述功率开关模块通过电抗器与所述软充电单元串联连接,所述软充电单元用于对应功率开关模块启动前的预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开关模块还包括电抗器单元,所述电抗器单元一端与第一功率开关元件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抗器单元另一端与第二功率开关元件的发射极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电抗器单元并联,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一功率开关元件、第二功率开关元件所在支路并联;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第三功率开关元件、第四功率开关元件所在支路并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为直流电容器,所述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为吸收电容器。10.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电容模块包括三角接法的电容组或星型接法的电容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合型无功补偿装置,包括:功率开关模块、检测模块、并联的电容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检测模块检测功率开关模块所在支路及电容模块所在支路的电流信号,以及末端线路电压信号,并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基于接收到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到至少两组并联的功率开关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和/或至少两组并联的电容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上述混合型无功补偿装置可通过调节功率开关模块所在支路输出的感性无功功率以及电容模块输出的容性无功功率,从而调节末端线路电压。从而调节末端线路电压。从而调节末端线路电压。


技术研发人员:康德建 郝佐霖 张树国 许根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神华新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2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