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智能电源浪涌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72948发布日期:2021-11-18 12:0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装的智能电源浪涌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浪涌保护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智能电源浪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2.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电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现有的浪涌保护器,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插槽与固定孔进行快速拆装,将与与壳体铰接的固定板插入插槽,再将壳体上的定位杆穿过固定孔插入固定板,通过浪涌保护器的插拔实现快速拆装,但装好后的浪涌保护器稳定性差,容易定位杆因震动与固定板分离,导致浪涌保护器松动,且将固定板插入安装板后需要调整对准固定孔再进行安装,操作较为不便。因此,设计一种操作步骤简便且不易松动的便于拆装的智能电源浪涌保护器成为了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的智能电源浪涌保护器。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的智能电源浪涌保护器,包括壳体以及固定板,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沿水平方向的连接孔以及扣板槽,该扣板槽设置在壳体的顶端;所述连接孔的孔底连通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槽沿竖直方向延伸至壳体顶端,该锁定槽内设有锁定件以及支撑弹簧;所述壳体还设有从锁定槽延伸至扣板槽的第一锁定孔;所述扣板槽还设有扣板、转动轴以及u形扭簧,所述扣板的一端设有与转动轴相适应的转轴孔,所述转动轴穿过转轴孔且两端均固定连接扣板槽的侧壁,该转动轴与固定板相互平行;所述u形扭簧固定设置在扣板朝向扣板槽的一面,该u形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设置在转动轴的两端;所述固定板的顶面设有与扣板槽相对应的扣合槽,该固定板的正面设有与连接孔相适应的连接柱;所述扣合槽的槽底设有竖直向下的卡块孔;所述扣板还设有与第一锁定孔相对应的第二锁定孔以及与卡块孔相对应的卡块;所述锁定件的两端分别对应设有伸至第二锁定孔的锁定柱以及伸至连接孔的推块,所述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锁定槽的侧壁以及锁定件。
5.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连接柱正对着插入连接孔将推块压入锁定槽并挤压支撑弹簧,同时带动锁定件上的锁定柱从第二锁定孔中退到第一锁定孔,扣板在u形扭簧的作用下转动进入扣合槽,扣板上的卡块插入卡块孔,防止连接柱因震动从连接孔中退出,完成壳体与固定板的固定;通过将扣板转回扣板槽,u形扭簧转动蓄力后,拔出壳体使连接柱与连接孔分离,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推动锁定件,使锁定柱以及推块对应回到第二锁定孔与连接孔内,使扣板固定在扣板槽的同时将壳体从固定板上拆下;实现了将连接柱插入连接孔,扣板自动扣住固定板固定浪涌保护器,将扣板转回扣板槽,连接柱拔出连接孔完成拆卸,简化
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拆装效率,通过卡块孔与连接孔相垂直,卡块插入卡块孔后壳体无法移动拔出连接柱,同时通过u形扭簧的弹力,防止扣板因震动翻开,避免因卡块与卡块孔分离,而导致连接柱与连接孔之间连接出现松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扣合槽的槽底还设有l形分离槽,所述l形分离槽的一端连通卡块孔,该l形分离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扣合槽位于固定板正面一侧的边缘,所述卡块孔与l形分离槽的连接处设有限位凸块;所述固定板的正面还设有与l形分离槽平行的滑动槽,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设有滑块,该滑块卡设于滑动槽内做可移动连接。
7.采用上述结构后,在更换浪涌保护器时,通过移动壳体带动卡块沿l形分离槽移动,从固定板正面的边缘离开l形分离槽,同时连接柱通过滑块沿滑动槽移动后从连接孔中拔出,完成壳体与固定板的分离后将连接柱推回原位,能快速更换新的浪涌保护器,结束后再将拆下的浪涌保护器上的扣板转回扣板槽,缩减了更换的步骤,提高了拆装的效率;通过设置在卡块孔与l形分离槽连接处的限位凸块,防止卡块因震动进入l形分离槽,避免浪涌保护器与固定板之间产生松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槽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滑块以及滑动槽的侧壁。
9.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滑块以及滑动槽的侧壁间连接设置复位弹簧,更换新的浪涌保护器时,在拆除过程中滑块移动使复位弹簧形变,连接柱与连接孔分离后复位弹簧复原,发力推动滑块回到原位,无需手动将连接柱复位,提高了下次安装时的效率。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柱的顶面设有导向斜角。
11.采用上述结构后,将拆下的浪涌保护器上的扣板转回扣板槽时,通过扣板挤压锁定柱上的导向斜角,锁定柱退入第一锁定孔并挤压支撑弹簧,当第二锁定孔正对第一锁定孔时锁定柱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进入第二锁定孔,实现扣板的自动锁定。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扣板的表面固定设有橡胶垫层。
13.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扣板的表面设置橡胶垫层,使扣板转动至扣合槽后由橡胶垫层进行缓冲,避免扣板碰撞扣合槽出现损坏。
附图说明
14.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所示为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0017]1‑
壳体,2

固定板,3

连接孔,4

扣板槽,5

锁定槽,6

锁定件,7

支撑弹簧,8

第一锁定孔,9

扣板,10

转动轴,11

u形扭簧,12

扣合槽,13

连接柱,14

卡块孔,15

第二锁定孔,16

卡块,17

锁定柱,18

推块,19

l形分离槽,20

限位凸块,21

滑动槽,22

滑块,23

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如图1

图3所示一种便于拆装的智能电源浪涌保护器,包括壳体1以及固定板2,所述壳体1的背面设有沿水平方向的连接孔3以及扣板槽4,该扣板槽4设置在壳体1的顶端;所述连接孔3的孔底连通设有锁定槽5,所述锁定槽5沿竖直方向延伸至壳体1顶端,该锁定槽5
内设有锁定件6以及支撑弹簧7;所述壳体1还设有从锁定槽5延伸至扣板槽4的第一锁定孔8;所述扣板槽4还设有扣板9、转动轴10以及u形扭簧11,所述扣板9的一端设有与转动轴10相适应的转轴孔,所述转动轴10穿过转轴孔且两端均固定连接扣板槽4的侧壁,该转动轴10与固定板2相互平行;所述u形扭簧11固定设置在扣板9朝向扣板槽4的一面,该u形扭簧11的两端分别连接设置在转动轴10的两端;所述固定板2的顶面设有与扣板槽4相对应的扣合槽12,该固定板2的正面设有与连接孔3相适应的连接柱13;所述扣合槽12的槽底设有竖直向下的卡块孔14;所述扣板9还设有与第一锁定孔8相对应的第二锁定孔15以及与卡块孔14相对应的卡块16;所述锁定件6的两端分别对应设有伸至第二锁定孔15的锁定柱17以及伸至连接孔3的推块18,所述支撑弹簧7的两端分别连接锁定槽5的侧壁以及锁定件6。
[0019]
通过连接柱13正对着插入连接孔3将推块18压入锁定槽5并挤压支撑弹簧7,同时带动锁定件6上的锁定柱17从第二锁定孔15中退到第一锁定孔8,扣板9在u形扭簧11的作用下转动进入扣合槽12,扣板9上的卡块16插入卡块孔14,防止连接柱13因震动从连接孔3中退出,完成壳体1与固定板2的固定;通过将扣板9转回扣板槽4,u形扭簧11转动蓄力后,拔出壳体1使连接柱13与连接孔3分离,在支撑弹簧7的作用下推动锁定件6,使锁定柱17以及推块18对应回到第二锁定孔15与连接孔3内,使扣板9固定在扣板槽4的同时将壳体1从固定板2上拆下;实现了将连接柱13插入连接孔3,扣板9自动扣住固定板2固定浪涌保护器,将扣板9转回扣板槽4,连接柱13拔出连接孔3完成拆卸,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拆装效率,通过卡块孔14与连接孔3相垂直,卡块16插入卡块孔14后壳体1无法移动拔出连接柱13,同时通过u形扭簧11的弹力,防止扣板9因震动翻开,避免因卡块16与卡块孔14分离,而导致连接柱13与连接孔3之间连接出现松动。
[0020]
所述扣合槽12的槽底还设有l形分离槽19,所述l形分离槽19的一端连通卡块孔14,该l形分离槽19的另一端延伸至扣合槽12位于固定板2正面一侧的边缘,所述卡块孔14与l形分离槽19的连接处设有限位凸块20;所述固定板2的正面还设有与l形分离槽19平行的滑动槽21,所述连接柱13的一端设有滑块22,该滑块22卡设于滑动槽21内做可移动连接。
[0021]
在更换浪涌保护器时,通过移动壳体1带动卡块16沿l形分离槽19移动,从固定板2正面的边缘离开l形分离槽19,同时连接柱13通过滑块22沿滑动槽21移动后从连接孔3中拔出,完成壳体1与固定板2的分离后将连接柱13推回原位,能快速更换新的浪涌保护器,结束后再将拆下的浪涌保护器上的扣板9转回扣板槽4,缩减了更换的步骤,提高了拆装的效率;通过设置在卡块孔14与l形分离槽19连接处的限位凸块20,防止卡块16因震动进入l形分离槽19,避免浪涌保护器与固定板2之间产生松动。
[0022]
所述滑动槽21还设有复位弹簧23,所述复位弹簧23的两端分别连接滑块22以及滑动槽21的侧壁。
[0023]
通过在滑块22以及滑动槽21的侧壁间连接设置复位弹簧23,更换新的浪涌保护器时,在拆除过程中滑块22移动使复位弹簧23形变,连接柱13与连接孔3分离后复位弹簧复原23,发力推动滑块22回到原位,无需手动将连接柱13复位,提高了下次安装时的效率。
[0024]
所述锁定柱17的顶面设有导向斜角。
[0025]
将拆下的浪涌保护器上的扣板9转回扣板槽4时,通过扣板9挤压锁定柱17上的导向斜角,锁定柱17退入第一锁定孔8并挤压支撑弹簧7,当第二锁定孔15正对第一锁定孔8时锁定柱17在支撑弹簧7的作用下进入第二锁定孔15,实现扣板9的自动锁定。
[0026]
所述扣板9的表面固定设有橡胶垫层。
[0027]
通过在扣板9的表面设置橡胶垫层,使扣板9转动至扣合槽12后由橡胶垫层进行缓冲,避免扣板9碰撞扣合槽12出现损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