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接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1271发布日期:2022-02-09 14:2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接单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接单元。


背景技术:

2.母线槽是一种低压输配电装置,具有容量大,过载能力强,免维护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输配电系统中,母线槽作为输电载体,不同于其他输电装置,无法直接从母线槽中将电取出,供需电设备使用,需要专用的分接单元-插接箱从母线槽中将电引入到分接单元中的塑壳开关,再往需电设备引电,通过塑壳开关分断控制电流的通断。所以分接单元-插接箱是母线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供配电必须装置,分接单元主要是由塑壳开关、插脚座、铜插脚、导线/铜排以及箱体通过紧固件相互固定组成。因母线槽的插接口是密集式结构,导致相线之间距离很短,铜插脚之间距离比较近,铜插脚平面位置上重叠区域多。
3.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相线之间电气干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接单元,该分接单元可以有效地解决相线之间电气干涉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分接单元,包括开关、插脚座、导电插脚和导体,所述导电插脚插入至所述插脚座对应插口内,所述导体一端与所述开关对应端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电插脚对应连接,所述导电插脚呈十字型且一组相远离的两端中一端为与所述插脚座插接连接的插接部、另一端为与所述导体一端连接的连接部。
7.在该分接单元中,其中导电插脚改为十字型,即导电插脚连接部不再是与插口深度方向垂直的平面,而是向远离插口的方向延伸,以使得导体可以在插口延伸方向上,与导电插脚的连接部进行连接。以使得可以将导体此处布线方式,由之前的水平布线更改为现在的垂直方向布线,以可以有效地避开相线之间的电气干涉问题。综上所述,该分接单元能够有效地解决相线之间电气干涉问题。
8.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呈板状,所述导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一端为呈板状的插脚连接端,所述插脚连接端与所述连接部沿板厚方向叠置。
9.优选地,多个所述插口依次并列设置,且各个所述插口之间的并列方向与所述连接部板厚方向垂直设置。
10.优选地,所述导电插脚另一组相远离的两端为均呈板状的支撑部,且分别叠置在所述插脚座插口的两侧。
11.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导电插脚的所述连接部相反两侧板面分别贴靠对应的所述插脚连接端设置。
12.优选地,所述导体为圆柱棒体。
13.优选地,多个所述导体之间相反弯折以避开设置。
14.优选地,所述插脚座与所述开关并列设置,所述插脚座具有插口的一侧与所述开关相对设置,所述开关远离所述插脚座的一侧具有开关拨件。
15.优选地,所述导体为铜棒,所述导体表面为镀锡面。
16.优选地,所述导体套设有绝缘热缩套管。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体与导电插脚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插脚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标记如下:
22.开关1、插脚座2、导电插脚3、导体4、插部31、连接部32、支撑部33、插脚连接端41。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接单元,该分接单元可以有效地解决相线之间电气干涉问题。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体与导电插脚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插脚的结构示意图。
27.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接单元,以作为母线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母线槽是一种低压输配电装置,是一种输电载体。具体的,该分接单元包括开关1、插脚座2、导电插脚3和导体4。
28.其中开关1可以是一种塑壳开关,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它开关,以能够实现开关功能为准。开关1一般具有调整机构,通过调整机构调整两端是电导通状态还是电断开状态,而开关1中一端与导体4连通,另一端连接其它设备,以可以通过控制开关1,以控制导体4与对应的其它设备是否处于电导通状态。
29.其中插脚座2具有插口,一般具有一个或多个插口,其中导电插脚3插入至插脚座2的插口中,以实现两者之间的电导通。其中插脚座2中具有多个插口时,一般是将多个插口设置在插脚座2的同一侧面,且沿一方向依次均匀设置。
30.其中导体4一端与开关1对应端口连接,此处连接指的是连通,即电导通;而导体4的另一端与导电插脚3对应连接,同样的是电导通,以将开关1对应端口与导电插脚3进行电
导通,进而使开关1对应端口与插脚座2对应端部电导通。其中导体4可以是铜排,当然也可以是其它杆体。
31.其中导电插脚3呈十字型,其中一组相远离的两端中:一端为与插脚座2插接连接的插接部,以插入至插口中,因此插接部具体形状与插口具体形状对应设置,一般导电插脚3的该端均插入至插口中;而另一端为与所述导体4一端连接的连接部32,即该连接部32向远离插口的方向延伸,以使得在插口处凸出设置。而其中导电插脚3另一组相远离的两端为支撑部33,以分别布置在插口两侧,以起到限位支撑的效果,同时方便通过支撑部33施加推力,以推动插接部插入至插口中。
32.在该分接单元中,其中导电插脚3改为十字型,即导电插脚3的连接部32不再是与插口深度方向垂直的平面,而是向远离插口的方向延伸,以使得导体4可以在插口延伸方向上,与导电插脚3的连接部32进行连接。以使得可以将导体此处布线方式,由之前的水平布线更改为现在的垂直方向布线,以可以有效地避开相线之间的电气干涉问题。综上所述,该分接单元能够有效地解决相线之间电气干涉问题。
33.其中为了方便连接,此处优选连接部32,即导电插脚3与导体4连接的端部,呈板状,即优选为板体,即该连接部32立设在插口面上,而不是平躺在插口面上。其中插口也优选为扁平口,即插部31也优选呈扁平状,一般插部31两侧设置有弹性卡扣,以更好的卡入至插口中,其中插口的宽度方向,即扁平口的扁向,与连接部32的板厚方向一致。基于此,此处优选导电插脚另一组相远离的两端为均呈板状的支撑部33,且分别叠置在插脚座2插口的两侧,且支撑部33上均设置有圆柱孔,该圆柱孔孔深方向,即为插部31插接方向一致。而在支撑部33外端边沿处设置有凹口,以可以作为限位卡口,以能够引导导电插脚沿插部31插接方向移动。
34.且优选其中导体4与连接部32连接的一端为呈板状的插脚连接端41,且优选其中插脚连接端41与连接部32沿板厚方向叠置,以更好的贴靠在一起,以保证更好的导电接触面,以实现更好的导电接触。为了方便连接,其中连接部32与插脚连接端41均设置有彼此对齐的圆柱孔,以方便螺栓依次连接部32上圆柱孔以及插脚连接端41的圆柱孔,以将连接部32和插脚连接端41进行锁紧连接。其中,为了方便错开设置,此处优选相邻两个导电插脚3的所述连接部32相反两侧板面分别贴靠对应的所述插脚连接端41设置。
35.如上所述,其中插脚座2上一般设置有多个插口,一般是将多个所述插口依次并列设置,且均布置插脚座2同一侧面,一般均布置在插脚座2朝向开关1的侧面,即使得插脚座2具有插口的一侧与所述开关1相对设置。为了方便各个导体4与各个导电插脚3进行连接,此处优选且各个插口之间的并列方向与连接部32板厚方向垂直设置,以使得各个连接部32上的圆柱孔,在插口并列方向,依次并列设置,且彼此之间平行设置,以方便采用螺栓将连接部32和插脚连接端41进行锁紧。
36.进一步的,为了避免相线之间存在干涉问题,所以需要相线彼此尽可能相远离设置,这就要求相邻导体4之间存在较远的距离。基于此,此处优选导体4为圆柱棒体,以在三维空间内导体4可以根据需要向不同方向弯折,以使彼此尽可能相远离,能够对圆柱棒体进行任意角度弯曲换向,且转角光滑平整易于套绝缘热缩套管。具体使多个所述导体4之间相反弯折以避开设置。其中导体4优选为铜棒,铜棒具有易加工、免焊接,易绝缘处理等特点,铜棒作为导体,能够实现批量化,自动化作业,减少生产工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
本。且优选导体4表面为镀锡面,且优选套设有绝缘热缩套管。其中铜棒根据不同电流选用不同直径的铜棒满足载流需求。其中为了方便连接,导体4的两端采用压平,冲孔,满足两端连接需求。
37.具体的,插脚座2与开关1并列设置,如上下并列设置或左右并列设置,如其中开关1设置在插脚座上方,其中开关1远离所述插脚座2的一侧具有开关拨件。其中插脚座2朝向开关1的一侧,依次布置有四个插口,对应插接有四个导电插脚3。在插口并列方向上,开关1的一端与导体4进行连接,即具有四个连接口以分别与四根导体4进行连接,而四根导体4的另一端依次分别与各个导电插脚3连接,为了方便描述,沿靠向开关1上与导体连接的端部,即朝向前向方向,依次为第一导电插脚、第二导电插脚、第三导电插脚、第四导电插脚,那么对应的为第一导体、第二导体、第三导体和第四导体,其中第一导体和第三导体均贴合在对应连接部32的左侧,而第二导体和第四导体均贴合在对应连接部32的右侧。第一导体、第二导体、第三导体和第四导体首先均向开关1延伸,延伸的长度大小不一,以在该方向上错开;随后均向前延伸,在向前延伸的过程中,部分左右方向弯折,以在左右方向上错开;以在整体向前延伸至开关1对应端部位置后,向上延伸,至同一高度后,再向后弯曲,以插入至开关1对应端口中。
38.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3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