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该车身的挡泥板等外装部件。电动车辆10具备前轮19F和后轮19B。
[007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动车辆10的一例,虽然对具备发动机47的混合动力车辆进行说明,但不限于该车辆。例如,也能够应用于不具备发动机的电动汽车、代替发动机而具备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车辆等。
[0077]整流器13连接于受电装置11,将从受电装置11供给的交流电流变换为直流电流,并供给到DC/DC转换器14。
[0078]DC/DC转换器14对从整流器13供给的直流电流的电压进行调整,并供给到电池15。此外,DC/DC转换器14不是必需的结构,也可以省略。在该情况下,通过在外部供电装置51的送电装置50与高频电力驱动器54之间设置用于匹配阻抗的匹配器,能够代替DC/DC转换器14。
[0079]功率控制单元16包括连接于电池15的转换器和连接于该转换器的变换器,转换器调整(升压)从电池15供给的直流电流,并供给到变换器。变换器将从转换器供给的直流电流变换为交流电流,并供给到马达单元17。
[0080]马达单元17例如采用三相交流马达等,由从功率控制单元16的变换器供给的交流电流驱动。
[0081]受电装置11包括受电部20。受电部20包括螺线管型的次级线圈单元24和连接于该次级线圈单元24的次级电容器23。次级线圈单元24包括次级铁氧体芯21和卷绕于次级铁氧体芯21的次级线圈(第2线圈)22。此外,在受电部20中,次级电容器23也不是必需的结构。次级线圈22连接于整流器13。此外,次级线圈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次级线圈22。
[0082]图2是在图1所示的电力传送系统中实现非接触电力传送的电路图。此外,该图2所示的电路结构是一例,用于实现非接触电力传送的结构不限于图2的结构。
[0083]次级线圈22与次级电容器23 —起形成谐振电路,以非接触方式接受从外部供电装置51的送电部56送出的电力。此外,虽然未特别进行图示,但也可以由次级线圈22和次级电容器23形成闭环,另外设置通过电磁感应从次级线圈22取出由次级线圈22接受到的交流电力并向整流器13输出的线圈。
[0084]另一方面,初级线圈58与初级电容器59 —起形成谐振电路,以非接触方式将从交流电源53供给的交流电力向受电部20输送。此外,虽然未特别进行图示,但也可以由初级线圈58和初级电容器59形成闭环,另外设置通过电磁感应将从交流电源53输出的交流电力向初级线圈58供给的线圈。
[0085]此外,初级电容器59和次级电容器23是为了调整谐振电路的固有频率而设置的部件,在利用初级线圈58和次级线圈22的寄生电容能够得到所期望的固有频率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不设置初级电容器59和次级电容器23的结构。
[0086]图3是示出电动车辆10的底面25的仰视图。在该图3中,“D”表示铅垂方向下方D。“L”表示车辆左方L。“R”表示车辆右方R。“F”表示车辆前进方向F。“B”表示车辆后退方向B。电动车辆10 (车辆主体10A)的底面25是指在电动车辆10的轮胎与地面接触的状态下从相对于电动车辆10向铅垂方向下方远离的位置观察电动车辆10时可看到的面。受电装置11、受电部20以及次级线圈22设置于底面25。
[0087]在此,将底面25的中央部设为中央部P1。中央部Pl位于电动车辆10的前后方向的中央,并且位于电动车辆1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
[0088]车辆主体1A包括设置于电动车辆10的底面的地板26。地板26是划分车辆内部与车辆外部的板状部件。
[0089]此外,所谓受电装置11设置于底面25,包括直接安装于地板26的情况和从地板26、纵梁、横梁等悬架的情况等。
[0090]受电部20和次级线圈22设置于底面25是指在受电装置11设置于底面25的状态下收纳在后述的受电装置11的壳体内。
[0091]前轮19F设置于比中央部Pl靠车辆前进方向F侧。前轮19F包括在电动车辆10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右前轮19FR和左前轮19FL。后轮19B包括在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右后轮19BR和左后轮19BL。
[0092]底面25的周缘部包括前缘部34F、后缘部34B、右侧缘部34R以及左侧缘部34L。前缘部34F是底面25的周缘部中位于比右前轮19FR和左前轮19FL靠车辆前进方向F侧的部分。
[0093]后缘部34B是底面25的外周缘部中位于比右后轮19BR和左后轮19BL靠车辆后退方向B侧的部分。
[0094]在电动车辆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后缘部34B包括连接于后缘部34B的一方的端部的右侧后边部66R和连接于后缘部34B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左侧后边部66L。右侧后边部66R从后缘部34B的一方的端部朝向右后轮19BR延伸,左侧后边部66L从后缘部34B的另一方的端部朝向左后轮19BL延伸。
[0095]右侧缘部34R和左侧缘部34L在电动车辆10的宽度方向上排列。右侧缘部34R和左侧缘部34L是底面25的外周缘部中位于前缘部34F与后缘部34B之间的部分。
[0096]图4是示出设置于电动车辆10侧的受电装置11的分解立体图。此外,为了使得卷绕状态容易理解,与实际相比较宽地图示出线圈线的间隔。后述的图5和图6也是同样的。另外,在图4中,将上下颠倒来进行图示。受电装置11具备受电部20和在内部收纳受电部20的次级侧壳体27。次级侧壳体27具备具有开口部的有底状的次级侧屏蔽部28和以封闭次级侧屏蔽部28的开口部的方式配置的平板状的次级侧盖部件29。
[0097]次级侧屏蔽部28包括与地板26相对的顶板部28a和从顶板部向铅垂方向下方D垂下的环状的周壁部28b。次级侧屏蔽部28例如由铜等金属材料形成。次级侧盖部件29以封闭次级侧屏蔽部28的开口部的方式形成为平板状,例如由树脂材料等形成。
[0098]次级线圈单元24具有次级铁氧体芯21和次级线圈22。次级铁氧体芯21形成为板状。在该次级铁氧体芯21的周面卷绕有次级线圈22。此外,也可以将次级铁氧体芯21收纳在树脂性的固定部件内,将次级线圈22缠绕于该固定部件的周面,从而将次级线圈22安装于次级铁氧体芯21。
[0099]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次级线圈22的卷绕状态的立体图。如该图5所示,次级线圈22包括第I端部22a和第2端部22b。次级线圈22通过以随着从第I端部22a朝向第2端部22b而围绕卷绕轴线Ol的周围并且在卷绕轴线Ol的延伸的方向上移位的方式卷绕线圈线而形成。
[0100]卷绕轴线Ol是近似成在将线圈线划分为微小区间时通过各微小区间中的曲率中心点或其附近的假想线。
[0101]在本实施方式中,次级线圈22的中心部P2是位于卷绕轴线01上的假想点,在卷绕轴线01的延伸方向上位于次级线圈22的中央部。
[0102]如图3所示,这样构成的受电部20 (受电装置11)被配置成卷绕轴线01在电动车辆10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卷绕轴线01通过前缘部34F和后缘部34B。
[0103]受电部20 (受电装置11)配置于比中央部Pl靠车辆后退方向B侧。具体而言,设置于比中央部Pl更接近后缘部34B的位置。并且,中央部P2被配置成最接近前缘部34F、后缘部34B、右侧缘部34R以及左侧缘部34L中的后缘部34B。
[0104]图6是示出设置于驻车空间52侧的送电装置50的分解立体图。送电装置50具备送电部56和在内部收纳送电部56的初级侧壳体62。初级侧壳体62具备具有开口部的有底状的初级侧屏蔽部63和以封闭初级侧屏蔽部63的开口部的方式配置的平板状的初级侧盖部件64。
[0105]初级侧屏蔽部63包括位于驻车空间52侧的顶板部63a和从顶板部63a向铅垂方向上方U立起的环状的周壁部63b。初级侧屏蔽部63例如由铜等金属材料形成。初级侧盖部件64以封闭初级侧屏蔽部63的开口部的方式形成为平板状,例如由树脂材料等形成。
[010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初级侧盖部件64的与初级线圈单元60相对的内面64r设置有用于检测初级线圈单元60的温度上升的多个温度传感器。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进行详细阐述。
[0107]初级线圈单元60具有初级铁氧体芯57和初级线圈58。初级铁氧体芯57形成为板状。在该初级铁氧体芯57的周面卷绕有初级线圈58。此外,也可以将初级铁氧体芯57收纳在树脂性的固定部件内,将初级线圈58缠绕于该固定部件的周面,从而将初级线圈58安装于初级铁氧体芯57。初级线圈58向初级铁氧体芯57的卷绕状态与次级线圈单元24相同(参照图5)。
[0108]如图3所示,这样构成的送电部56 (送电装置50)沿着卷绕轴线01在电动车辆10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向配置。
[0109]在受电部20与送电部56之间进行电力传送时,受电部20与送电部56在铅垂方向上相对。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受电部20的大小与送电部56的大小被设为实质相同的大小,但也可以使送电部56形成为比受电部20大。
[0110]图7是示出电动车辆10以送电部56与受电部20相对的方式停车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表不送电部56与受电部20相对的状态下的电动车辆10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0111]如图8所示,电动车辆10以受电部20配置于送电部56的上方的方式驻车于驻车空间52。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驾驶员使电动车辆10向车辆前进方向F或向车辆后退方向B移动,以使得受电部20位于送电部56的上方。由此,电动车辆10以受电部20与送电部56相对的方式驻车。
[0112](送电部56的磁场强度)
[0113]接着,参照图9和图10,对初级线圈单元60的表面处的磁场强度进行说明。图9是示出初级线圈58向初级铁氧体芯57的卷绕状态的俯视图,图10是示出图9中的X-X线向视时的初级线圈单元60的表面的磁通分布的图。
[0114]如图9所示,在初级线圈58卷绕于初级铁氧体芯57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在沿着卷绕轴线Ol观察初级线圈单元60的表面的磁通分布的情况下,在卷绕有初级线圈58的区域(B1-B2的区域)中,中央部的磁通分布变低,磁通分布朝向与卷绕轴线01交叉的初级线圈58的端部而变高。
[0115]另外,在未卷绕初级线圈58的露出初级铁氧体芯57的区域(A1-B1区域、A2-B2区域),在与卷绕轴线01交叉的初级线圈58的端部附近,磁通分布成为最大值(Pl),且磁通分布朝向与卷绕轴线01交叉的初级铁氧体芯57的端部而降低。
[0116]在次级线圈单元24中也显示与初级线圈单元60的磁通分布的分布相同的磁通分布的分布。
[0117](发热评价I)
[0118]接着,参照图11?图13,对初级线圈单元60的发热评价I进行说明。图11是示出作为发热评价I而在与初级线圈单元60的初级铁氧体芯57的表面相距预定距离的位置配置有铁制的板500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2是图11中的XI1-XII线向视剖视图,图13是示出作为发热评价I而在与初级线圈单元60的初级铁氧体芯57的表面相距预定距离的位置配置有铁制的板500时的、板500的大小与温度上升的关系的图。
[0119]关于铁(Fe)制的板500,准备了尺寸l[50mmX50mm-厚度3mm]、尺寸2 [10mmX 10mm-厚度3mm]以及尺寸3 [200mmX 200mm-厚度3mm]这3个种类的板。关于板500的配置高度(h),将从初级铁氧体芯57的表面到板500的相对的表面的距离设为10mm。另外,如图10所示,板500的中心位置被配置成与磁通分布成为最大值(Pl)的位置一致。
[0120]在预定的输出条件下评价板500的发热,结果确认到:若板500的面积变为4倍,则饱和温度变为大约2倍。在次级线圈单元24中也显示与初级线圈单元60的饱和温度的分布相同的饱和温度的分布。
[0121](发热评价2)
[0122]接着,参照图14?图16,对初级线圈单元60的发热评价2进行说明。图14是示出作为发热评价2而在与初级线圈单元60的初级铁氧体芯57的表面相距预定距离的位置使铁制的板500沿着卷绕轴线01移动的情况下的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5是图14中的